大樹
記當年塔山英雄團一背前沿陣地臨時指揮所附近的一棵大樹。
那一仗打得真夠殘酷,
反撲的敵人如狼似虎,
我軍隻有一個班拚死堅守,
依仗著陣地旁這棵大樹。,
說來還真有點神奇的色彩,
槍彈飛來,大樹總是挺身而出,
任憑打斷它的血脈,洞穿它的肺腑,它象無畏的盾牌把戰士衛護……
今天,我站在這筆直的樹幹麵前,
它滿身的彈洞引我深深回顧,
用鮮血、用生命掩護戰士,
人民群眾好比這棵大樹……
那大別山滿頭飛雪的老祖母,
一家一戶集齊僅有的鹽巴、紅薯.
兒子因為上山被白狗子槍殺,
又派孫子上山送給自己的隊伍;
那晉察冀稚氣未退的少年,
自告奮勇地給鬼子“帶路”,
他極明白八路軍叔叔的去處,
卻舍身把鬼子引進埋雷的山穀麥
那沂蒙山裏年輕的媳婦,
麵對痛苦的抉擇毫不含糊,
匪徒麵前,她一把摟住新四軍傷員,
含淚的眼,看著敵人綁走她心愛的丈夫;
那祖祖輩輩長江上漂蕩的船夫,
毅然給解放大軍升帆搖櫓,
為掩護站立船頭的指揮員啊,
他挺身讓流彈射進自己的胸脯……
啊,千瘡百孔的大樹!巍然挺立的大枳,人民群眾永遠是擎天大柱!
為了今天,他們曾怎樣含辛茹苦,
英雄樹啊,你教我回看了難忘的一幕!
1979年9月於錦州
溫暖的棉袍
當年黑山人民為戰士禦寒,荇送來各種家做衣物,其中葙縫著一排紐襻兒的思布棉袍……
穿上這件棉袍,
簡直象個“鄉巴佬”,
或者象小鎮上的商鈑……
怎麼也聯想不到“戰士”的稱號。
那個年代啊,戰煙飄飄,
軍民的心擰成一條,
人民願雙手捧獻一切一隻要自己軍隊說聲需要。
子弟兵伏在前線的塹壕,
刺骨的寒風如針似刀,
老鄉送來了黑布棉袍,
深深的情誼象旺旺的火苗……
如今我們穿戴的軍衣、軍帽,
不再與群眾打直接的交道,
軍裝,由國家統一發給,
你隻須報一下幾號、幾號……
可是啊,我們該牢牢記住,
這同樣是工農的汗水和辛勞。
正是他們武裝了我們的一切,
從裏到外,從頭到腳!
每當領到嶄新的棉軍裝,
我就想起那件黑布棉袍,
周身感到無比的溫暖,
如同投入母親的懷抱I
1979年9月
黎明的窗帷
是誰織就這一幅窗帷,
編織得這般精致秀美!
那山泉,仿佛真有叮咚流水;那祥雲,仿佛召喚鳥兒高飛‘
它的作者是一名抗聯女兵,就義時剛剛二十一歲。
她在鐵牢裏完成了這件傑作,把它獻給祖國,留給後輩!
從雞啼牆外到月照鐵窗,
從冰封鬆江到雁飛塞北,她在獄中長了一歲,
她的鬥爭銳氣長了百倍!敵人威逼她供出組織,
各種刑具都叫她“品味”,
她毅然把舌頭咬去半戠,
驚呆了在場的大小魔鬼
每次拷打完被拖回牢房,
她都吃不能吃,睡不能睡,
但她卻頑強地拿起針線,
要把理想和信念描繪!
這是一件無價的藝術珍品,
多少後來人在它麵前打開心扉!它曾掛在祖國的黎明之窗啊,在新長征的今天格外寶貴
紅軍標語
當年紅軍有規定:每人每天要寫三條標
一個白粉桶,
一把小板刷,
長征二萬五千裏,
紅色標語沿途撒!
寫在地主的莊訇裏:
“抗租抗捐,反對剝削壓榨!”寫在新占領的域門上:
“打倒賣國的國民黨軍閥!”
寫在高高的山崖頂:
“驅逐曰寇,救我中華!”
寫在村頭大樹上:
“參加紅軍,變革天下”
一條條,紅豔豔
象舂天的紅山茶;
一條條,明亮亮一象夜裏的大火把!
條條是豪門的當頭棒,
條條是窮人的心裏話,
一條條聯成一篇偉大的宣言:
無產階級革命,永遠生機勃發!
1975年10月於金沙江
石印機頌
啊!石印機,
你靜靜地立在這裏,
象一架曆史的犁杖,
可又邵麼尋常,那麼簡易
小小的圓木桶中,
還凝著當年的油墨方方的青石板上,
還刻著當年的字跡。
“確立毛澤東同誌領導全黨,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你用最濃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