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陸崇壽之《哀挽錄》 (19)(1 / 1)

1926年的夏秋,淮安又發生了水災,水災後瘟疫肆虐,忙於救災的陸崇壽在1926年8月15日下午被傳染上了霍亂,於次日--1926年8月16日淩晨五時病逝,終年五十一歲。陸崇壽病逝的時候,他的次子、二十五歲的陸肇璜才從江寧法政大學畢業不久,他的三子、二十四歲的陸肇瑛已從北京法政大學畢業一年多了,他的侄子、二十四歲的陸肇珩也已從北京法政大學畢業一年多了,他的女兒、十五歲的陸肇瑢還正在中學讀書。陸崇壽的妻子、此時已五十歲的汪安和主持了陸崇壽的喪禮,這次喪禮辦成了一次賑災活動,所有前來吊唁的災民都在陸家吃到了飽飯。

陸崇壽病逝之後的一年裏,陸肇璜、陸肇瑛、陸肇珩兄弟將人們悼念陸崇壽的挽額、挽聯、挽辭、挽詩、誄文、墓誌銘等彙聚、編纂,印成了一部厚厚的《哀挽錄》。中國在亡清末年到民國初年這個過渡時代的許多故事永遠留在了這部《哀挽錄》中……出現在這部《哀挽錄》中的許多悼念者各自都經曆了非常傳奇而複雜的人生。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為陸崇壽題挽額"德茂神潛"。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為陸崇壽題挽額"畸人乘真"。中華民國政府內閣總理靳雲鵬為陸崇壽題的挽聯說得很直白:"果有至人能感盜,斷無善事不升天。"陸崇壽的那位年長他三十二歲的表哥--亡清探花、擔任過安徽巡撫的馮煦為陸崇壽題像讚之句有"與世異趨"。中國同盟會暗殺部副部長、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副議長、江蘇省長陳陶遺以"惠澤沛江淮,時雨春風重南國"哀挽陸崇壽之仗義疏財。辛亥誌士周人菊在挽聯中讚陸崇壽"是錚錚佼佼者"。江蘇省長韓國鈞在像讚中歎陸崇壽"時難方亟,哲人其萎"。"北國工業巨子"周學熙在挽聯中歎陸崇壽之死為"邦家多難失斯文"。江蘇督軍公署秘書長周嵩堯之挽詩有句驚歎說"噩耗傳來人共訝,前朝猶曬腹中書。"南洋公學總理、憲政名人王清穆在挽聯中希望陸家在陸崇壽死後仍能"淮右企名門,堂構繼承看後起"。北京女高師校長方還為陸崇壽題像讚"各報所誌,複我邦閭"。江蘇省議員、陸崇壽的堂弟陸應泰以挽聯感慨陸崇壽一生"曆遍宗族鄉黨國家,萬苦千辛,到此劫盡功成,難留身住。"江蘇省議員、著名中小學教育家李荃以挽聯讚譽陸崇壽平生"拯亂扶危,主持正義"。江蘇省議員魏家驊題像讚而歎"天不假年,善人雲亡。"江蘇省議員仇繼恒題像讚言陸崇壽"義聲所至,慈惠均恩。"江蘇省議員彭轂孫題像讚盛譽陸崇壽"天生賢俊,勳相國家。"代表江蘇省長參加九縣"治水"揚州會議的武同舉的挽聯道出了人生終於撒手之悲哀:"時局正蒼茫,幾多清流多撒手;長淮忽淒咽,商量水學更何人。"陸崇壽的摯友、著名曆史學家毛乃庸在挽聯中痛慨"茫茫終古,九原他日再逢君。"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曾樸為陸崇壽題像讚"山陽笛裂,令我淒清"……

陸崇壽病逝八天之後--1926年8月24日,"甲午狀元"張謇病死於南通,終年七十三歲。

1926年11月,北伐軍已將直係軍閥孫傳芳與吳佩孚的主力部隊基本消滅……

1927年3月18日,"三一八慘案"發生一周年之後,"康大聖人"康有為在青島的一家粵菜館英記酒樓猛吃了一頓有著許多海鮮的晚飯之後又大喝一杯橙汁。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鈣等營養物質與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的橙汁同食下去,讓康有為體內產生了砒霜(砷),結果,第二天--1927年3月19日清晨五時三十分,康有為在他那座根據亡清宣統皇帝"小混蛋"溥儀賞給他的"天遊堂"牌匾命名為"天遊園"的花園洋房海景別墅的臥室裏"七竅出血而死",終年六十九歲。康有為這個以嚷嚷維新變法而名噪於世的"康大聖人"到底沒死於變法,而亡於食物中毒。也許,如果康有為吃東西不那麼饞、不那麼貪婪的話,他就不會死於這種完全可以避免的食物中毒,所以,蓋棺論定,康有為亡命"饞癆"!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攻占了江蘇省垣南京,然而就在當天晚上,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借口保護外國僑民和領事館,竟命令他們停泊在長江上的軍艦炮轟北伐軍和南京居民,製造了"南京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