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初到時候的一天,鄭俊彥部的一個擔任文書的年輕軍官讓陸崇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天,那個年輕軍官進到淮安城中辦事,他路過保安局的時候,陸崇壽正在給難民們分粥。那個年輕軍官看著難民、還有粥碗時的目光引起了陸崇壽的注意,陸崇壽覺得這個年輕軍官一定是個讀過很多書、有著憂國憂民之心的人,於是,陸崇壽就跟他談起話來。"你當兵幾年了?"陸崇壽問道。那個年輕軍官看了看陸崇壽,用帶著安徽桐城口音的官話簡短地答道:"三年了。""你是安徽桐城人吧?"陸崇壽又問道。那個年輕軍官一聽陸崇壽的判斷如此準確,就微笑著點了點頭。陸崇壽說道:"看你的樣子,當兵前一定是個大學生。"那個年輕軍官一聽,觸動心中感慨,就很痛快地向陸崇壽說道:"我小時候,在家中跟著父親讀古書,到了民五那年(1916年),我都十八歲了,才進了桐城縣立中學讀書。民十那年(1921年),我考進了金陵大學經濟係。"陸崇壽一聽到這裏,就說道:"我的兒子陸肇璜比你早一年考進金陵大學經濟係,你跟他也算是同學了。"那個年輕軍官連忙說道:"陸肇璜,我認識,他這人很忠厚的。隻可惜,我才在金陵大學讀了兩個月,陸肇璜就因病休學了。我在金陵大學隻讀了一年多,然後就投軍了,也不知道陸肇璜是什麼時候重回金陵大學讀書的。"陸崇壽說道:"他休學一年多、病好了之後,就另考進江寧法政大學,改學法律了,沒再回金陵大學。你為什麼隻讀了一年大學就投軍了?"那個年輕軍官歎道:"金陵大學的學費太貴了。我家家境清寒,我讀大學一年級的學費是我嶽父家資助的。這些年,災禍頻繁,鄉下收成一直不好,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嶽父家遭了些事,將本來就不算太多的田產又折賠了一些之後,就也著實窘迫起來了。於是,我的學費就沒了著落。沒奈何,我隻得先不上大學了,先去找工作。當時,上海的海關正在招考職員,我就去投考了。考試結果公布出來之後,我的成績列在很前頭。我本以為這樣我就能得到那個工作了,哪知海關卻通知我說,海關是重要部門、職員為人必須特別可靠,我若想上崗工作,得先找十個大商鋪為我出具'鋪保'。哼,我一家也找不到!於是,我一怒之下就投軍當兵了。投軍之後,經過一些輾轉,我就成了鄭俊彥部的文書。"陸崇壽向那個年輕軍官說道:"你很有誌氣、很有骨氣!將來一定能作出一番事業!能將你的尊姓大名告訴我嗎?"那個年輕軍官很莊重地答道:"我名叫張棠,字浣生。"
--陸崇壽在這一天對張棠說的那番預言很準。這個名喚張棠的年輕軍官以後真的作出了一番值得讚譽的大事業。在這一天過去之後的將近十二年時間裏,張棠又經曆了許多人生傳奇。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張棠由於多次戰功而逐步升為陸軍中將,他曾率部在山西太原、湖南瀏陽、還有許多地方血戰。太原是陸光熙陸公子的死地,瀏陽是民族英雄譚嗣同的故鄉……陸崇壽的玄孫女、也就是張棠的外曾孫女達芸(之玄),她在這一天過去八十三年之後的2008年初冬,將他們在這一天相遇的故事寫進了長篇小說《生在中國》……
古舊的中國隨著一代又一代古舊的人物的衰亡而衰亡,現代的中國隨著一代又一代現代的人物的新生而新生!
1925年12月29日,"基督將軍"馮玉祥命其部下第五師師長張之江在廊坊車站率軍卡住了"天梟"徐樹錚所乘的火車專列,將徐樹錚強行"請"下車,在距離車站東不到一裏遠的地方槍殺。徐樹錚被殺時四十五歲。
1926年3月18日,為了鎮壓愛國學生的學潮,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在北京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在在執政府衛隊的槍彈的掃射中,四十六人死亡,一百五十餘人受傷。一個多月之後--1926年4月20日,六十一歲的臨時執政"北洋之虎"段祺瑞宣布下野,逃往天津
1926年6月,二十二歲的邵蕙波從金陵女子大學理科畢業了。畢業之後,她到金陵女子大學附屬中學擔任了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