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陸崇壽之《哀挽錄》 (20)(1 / 1)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

1927年6月18日,奉係軍閥頭子張作霖在北京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並在懷仁堂就任陸海軍大元帥職。兩天之後--1927年6月20日,任命潘複為內閣總理。

1927年11月1日,由五十五歲的曾樸與其三十二歲的長子曾虛白共同主編的《真美善》半月刊問世,曾樸撰寫的那部反映生在清末民初這個過渡時代的中國的青年之坎坷成長經曆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魯男子》第一部《戀》開始在《真美善》半月刊創刊號上連載。

1928年6月1日,張作霖下令將"安國軍大元帥"印旗、內閣印信及外交部重要檔案全部運往奉天,政務交內閣攝理。

1928年6月2日,中華民國軍政府召開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潘複表示退讓賢能,院中事務交許寶衡暫時負責。

1928年6月3日,潘複隨張作霖出京歸奉,淩晨1時15分火車專列載著他們一行三十餘人離開北京。至此,統治中華民國十六年的北洋軍閥政府遂告消亡。同一天,"民國元勳"黎元洪因為腦溢血病逝於天津。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專列在皇姑屯被日軍預埋之炸彈炸死。而潘複這個北洋軍閥政府的"末代總理"則由於專列開到天津的時候他就隨張作霖的首席日本顧問町野武馬下了車,居然逃得一命。

1928年6月中旬,二十八歲的孫立人結束了在美國為期四年的留學生活和在歐洲為期將近一年的考察生活,從國外回到了上海家中。孫立人於1925年6月9日、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從美國普渡大學畢業、獲土木工程學士學位之後,於1925年秋天進入美國弗吉尼亞軍校三年級學習,入學報到時實已二十五歲的他將自己的年齡填寫為二十一歲、1904年生。用孫立人自己的話形容,經過兩年"活像在家鄉童養媳受惡婆婆虐待一般"的生活之後,他於1927年夏天從美國弗吉尼亞軍校步兵科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28年8月中旬,二十四歲的邵蕙波啟程離開中國、赴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物理學。

1928年11月3日,金陵女子大學為在美國密執安大學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年僅三十五歲的吳貽芳舉行了隆重的校長就職典禮。

1928年12月29日,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通電全國,聲稱:"力謀統一,貫徹和平,已於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國民黨南京政府立刻發表通電,正式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至此,國民黨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逝於北京,終年五十六歲。由於梁啟超臨死前病重之時,堅持不看中醫、隻看西醫,結果,在西醫先給他割去右腎、又給他拔去七顆牙齒之後,他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重……有人歎歎,說真是梁啟超死殉西醫!

第96章

生生不息1929年2月6日,陸肇瑢與許維鈞的婚禮。陸孚遠這時已快八歲了。

淮安陸家,生生不息!1929年2月6日,淮安陸家陸崇壽的女兒、十八歲的陸肇瑢與淮安大鹽商許家的兒子、十九歲的許維鈞舉行了婚禮。許維鈞此時是上海光華大學化學係一年級學生。

在舊式婚慶典禮中,當新郎用喜轎將新娘從女家接走之後,女家的親屬是不能到男家參加典禮的。可是,在許維鈞與陸肇瑢的婚慶典禮上,許、陸兩家卻都同意對於舊式禮儀有所改造。在許維鈞帶著喜轎來到陸家接陸肇瑢的時候,陸肇瑢的侄子陸孚遠--這個很受許維鈞與陸肇瑢喜歡的男孩子早就自己一路猛跑,衝進許家布置好的禮堂內,等著觀看將要舉行的隆重熱鬧的婚慶典禮。

陸孚遠就是陸崇壽與汪安和的長孫、陸肇瑛與居銘竹的長子,他這時已快八歲了……

淮安陸家,生生不息!……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簡單閱讀,同樣精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