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鬼神所持(2 / 2)

(p.s:不知道他幹什麼了~夜叉跟他這麼叫勁)

左奴醒過來見媽哭~問:“媽你哭什麼啊?隻見過死人才哭的~我還活著呢~您哭啥啊?”

優婆夷:“兒子啊~人死的時候會哭~生別離的時候也會哭~你之前一度離欲(暗示他似乎出過家)~現在又回來了~對我來說你就是雖生尤死~既然你已經從爐炎中逃脫~就不要再回來了~你已經逃脫地獄了~就別再進去了~你回來幹嘛啊~穿上你的袈裟趕緊走吧!”

p.s:南傳《相應部/夜叉相應/左奴》~北傳《雜阿含經/一三二五》~《別譯雜阿含經/三二四》

《雜阿》:[有優婆夷子。受八支齋。尋即犯戒。即為鬼神所持]

這位優婆夷說:“不是說受八支齋[不為鬼戲弄]嗎?”

鬼說:“沒錯~但是[梵行不清淨~終不得大果~譬如拔菅草~執緩則傷手]~八支齋也沒好好持啊~就像拔菅草一樣~動作越慢越傷手~說持戒卻不持戒~反而傷自己~[譬如拔菅草~執緩則傷手~沙門行惡觸~當墮地獄中]~沙門行惡還得墮落地獄呢~[譬如拔菅草~急捉不傷手~沙門善攝持~則到般涅槃]~就像拔菅草一樣~動作越快越安全~沙門[善攝持]~則到涅槃”

[時。彼鬼神即放優婆夷子。]~暫時饒了他

之後優婆夷把這事告訴他兒子~[彼優婆夷子如是覺悟已。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然後他就出家了

然而沒多久~[心不得樂。還歸自家。]~覺得出家不爽~又回來了

優婆夷:[邁世而出家~何為還聚落~燒舍急出財~豈還投火中]~明明已經跳出火海了~你怎麼又回來了?

兒子:[但念母命終~存亡不相見~故來還瞻視~何見子不歡]~我是怕您說不在就不在了~想您~所以回來了~您咋還不高興呢?

優婆夷:[舍欲而出家~還欲服食之~是故我憂悲~恐隨魔自在]~你說你都舍欲出家了~又走回頭路~這是隨魔自在~我能不悲傷麼

最後~[優婆夷如是.如是發悟其子。如是。其子還空閑處。精勤思惟。斷除一切煩惱結縛。得阿羅漢果證]~被他媽苦口婆心的勸解~他繼續修行去了~終得阿羅漢

《別譯雜阿》:[爾時優婆夷有一男兒。受持八戒於戒有缺。以犯戒故鬼著而狂]~因為他犯了八關齋戒~被[鬼著而狂]~之後跟《雜阿》基本一致

對比南北傳~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南傳原版沒有北傳敘事完整~如果單看南傳~無論中英版~都是個不完整的事件~隻有偈~沒有細節~而且脫節~有很多缺失環節

加上北傳的細節~才能還原出一個完整的事件

北傳緣起與南傳又有明顯差異

南傳緣起是先被夜叉魅惑~北傳緣起是因為他不好好持戒導致被夜叉魅惑~這倆可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果不好好持戒就被夜叉魅惑~誰還敢持戒?這個緣起有問題~北傳沒交代他為什麼要持戒~我個人認為南傳的緣起比北傳靠譜

我個人認為~結合南北傳~這個事件似乎是:因為她兒子作了什麼惡~被夜叉魅惑~她教兒子持八關齋戒免除此苦惱~但兒子不好好持戒~照樣被夜叉搞~她因此很困惑~夜叉告訴她這些道理~暫時放了他一馬~兒子醒來後她把這事告訴兒子~兒子被這麼一折騰似乎想明白了~決定離欲出家~然而沒兩天又回來了~她媽就傷心了~畢竟是位優婆夷~勸兒子別走回頭路~各種苦口婆心

如果誰家鬧鬼鬧妖什麼的~教他持八關齋戒即可~佛法是免費噠~就看自己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