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陸總動員”也許是有史以來人類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雖然立場不同,但是在遠征軍司令部裏,對於三國的軍事力量能夠在這樣的規模上協同作戰,對他們的指揮力量還是很欽佩的。
關於“東大陸總動員”,去年我為了寫這本回憶錄去圖書館查資料。上海圖書館的一個館員在館藏書籍裏給我查了一下,結果居然查到了400多本相關的不同書籍,`讓我很吃了一驚。後來他推薦了二十幾本比較權威的,讓我很親切的,裏麵就有一本錢隆的著作:《防禦與反擊》,雖然是有關用兵學的著作,但是裏麵也有許多戰例,相當部分的戰例就是出自“東大陸總動員”戰役。還有幾本是當時我們的敵人寫的,比如巴比倫總參謀部的一個參謀馬拉紮?特希,他參與了整個戰役的協同作戰指揮,戰後寫了一本《黯淡的日子》,那是本充滿了追憶和無奈的書,基調很感傷,給人的感覺更象是篇散文而不是一本軍事書籍。美國方麵當時的總指揮德裏歐?凱文也寫了一本回憶錄,叫做《東大陸總動員:真正的戰爭》,美國人的書相當嚴謹,部隊序列表、地圖、作戰經過一絲不苟,但是也很枯燥,如果不是我也全程參加了這一戰役,我想我是堅持不到看完它的。希臘人似乎對著書立說的興趣不大,竟然沒有關於“東大陸總動員”的專著問世。不過我查到了希臘最高司令部的一本內部報告集,1881年的大部分報告都是關於當時正在進行的“東大陸總動員”戰役的,所以也算是第一手的資料吧?那是本很厚的集子,大概有1200頁,其中大部分章節沒有經過翻譯,我的希臘文水平又很一般,結果看起來就讓人感覺很吃力。
錢隆在《防禦與反擊》中說:“在‘東大陸總動員’戰役中,防禦,尤其是一開始的靈活防禦,為後來的作戰爭取了大量的準備時間。可以說,沒有一個得力有效的防禦係統,我們是無法應對這樣規模的全方位進攻的。”話是這麼說,畢竟我們打勝了。但是在1880年的12月1日,誰也不知道我們的防禦係統到底是不是“得力有效”,所以我和柳平那天在聖雷吉斯的指揮部裏,為了協調各地的防禦忙得焦頭爛額。我記得最清楚的,美國人在北部祖魯山地一帶突破了我軍防線,有四個機械化步兵師楔入我方戰線25公裏,與中路大舉進攻的巴比倫人遙相呼應,聲勢非常驚人。偏偏希臘人在南方的進攻又拖住了我們的不少兵力,一時還抽不出機動部隊去應付這些美國人。柳平在司令部裏急得團團轉,結果抓住朱良國要他馬上從南部集群抽調兵力馳援。朱良國苦著個臉,本來就有些翹的嘴唇翹得更厲害了,打著哈哈求饒,說南部集群也很吃緊,“巴比倫在南邊還有20萬人沒有動呢”這句話我聽他說了不下十次,總之就是不肯抽調的意思。柳平沒有辦法,隻得從托那汪達調出遠征軍最後一點老本——第七近衛主戰坦克師,配合在維魯拉紐駐紮的4個機械化步兵師從北線直撲防線缺口。我看到他那樣的用兵,也給他捏了一把汗,因為這麼一來已經把維魯拉紐所有的駐軍全部都拉出來了,如果頂不住美國人的攻擊,那他們可以一口氣攻下已成空城的維魯拉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