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那是1872年1月15日,我一如往常的在訓練營的營長辦公室和文件、訓練計劃作對。

忽然外麵傳來一陣歡呼聲,我皺起了眉,一早這些學員就在大呼小叫些什麼?正想出門去看發生了什麼,我的副營長蔣賓達,一個強壯的空降兵中校揮舞著一張報紙衝進了我的辦公室。

“營長!哈哈……大勝啊!大勝啊!”他滿麵都是笑容,一張嘴咧得好象再也閉不上一樣。他一邊這樣大笑著,一邊把手裏的那張報紙攤在我的麵前。

這是一張號外,上麵用大大的黑字標出新聞標題:“我國遠征軍攻占托那汪達”。我才剛一看到這個標題就跳起了身,用兩隻手撐在辦公桌上,蔣賓達走到我身後,嘴裏說道:“我就知道會贏,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他們實在是太行了!嘿!”

我嘴裏“恩”了兩聲算是回答,一邊仔細看那篇報道。

“[本報訊]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我軍順利攻占東大陸西海岸重鎮托那汪達。

我軍在12日登陸後,隨即向托那汪達進發,巴比倫駐軍對我軍的攻勢沒有任何準備,有組織的抵抗迅速瓦解。13日下午15時,我遠征軍司令部已推進至托那汪達近郊,隨即對城內進行了炮擊,摧毀了敵軍的防禦工事。巴軍士氣低落,城防司令官塔拉爾納在我軍的最後通牒下宣布投降,我軍於14日拂曉進入托那汪達市區,接管該市的防務………………”

這後麵是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巴比倫的城防司令向我們的遠征軍司令遞交佩劍。

“這不就是投降儀式嗎?”蔣賓達哈哈笑著,“我就知道這些巴比倫豬不經打,沒有想到這麼嫩……”

我沒有去聽他的厥詞,我隻看到了那張照片裏一張我再熟悉不過的臉:陸賓。他也出席了受降儀式,這家夥,運氣還真不錯,才一參戰就打了個大勝仗。

後麵的報道是連篇累牘的渲染我軍損失之輕微、對敵軍造成的打擊又如何重大,還有各地對此舉行的慶祝儀式的報道。我一掃而過,一邊想著托那汪達的重要性。

對於登陸的一方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後勤補給,有了一個可靠的海港,就有了可靠的補給渠道,才有了可靠的基礎可以發動下一步軍事行動。托那汪達是東大陸的良港,此地原屬於易洛魁,巴比倫在當地實行殖民統治,並不得民心,看來很快就能完成掃尾工作。一旦鞏固了港口,遠征軍就可以進一步向內陸進攻。不過先向巴比倫開刀,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巴比倫軍隊素質低下,裝備也不好,空有龐大的數量,並不能與我國的精銳部隊爭鋒。如果一開始就直接攻擊希臘本土,以希臘軍隊的戰鬥力,我軍一定損失慘重,就算攻下什麼港口也是強弩之末,很快又會被奪回。想到這裏,我開始佩服起總參謀部的那些家夥,看來他們也不是完全吃飯不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