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羅的海沿岸的北歐人侵襲南方是個很早就有的移民傾向,隻是前麵的規模沒有這個期間的明顯而已,而且來源稍有差異,但皆與日爾曼人結緣。比如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自3世紀時即從德國方向的歐洲大陸移民至不列顛島,這些人甚至也有遊牧色彩,但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同樣擅長航海也是事實。英國的這個移民活動最終與9世紀前後的諾曼人南侵會合在一起,構成了英國乃至許多西歐國家的文化底色。
諾曼人向南、向西的遷徙很可能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冷的一個行為,因為北海附近受洋流影響,氣候比同緯度地區更加溫暖,所以他們一直可以生活在接近北極圈的地方。但是在近1000年裏,氣候逐漸變冷迫使他們如同亞洲地區的北方草原牧民一樣開始大規模南下,從而構成了對南方居民的侵害。
北歐人對歐洲文明的貢獻
這些北歐人盡管以破壞甚巨著稱,卻也給整個西歐帶來了許多鮮明的文化特色。其中一個重要的、與東方構成顯著差異的特點是,移居英國後他們將原始的血緣關係轉化為臣屬關係(參見錢端升譯《英國史》)。這一文化無論對於後世現代社會的建立還是對滋生腐敗的庸俗人情社會的消解,都起到了明顯的正麵作用。今天最民主、最清廉的發達國家多集中在西北歐,與這種傳統應該有一定關係。
北歐人血緣與宗法觀念南遷後的明顯淡薄,可能由長途渡海的軍事化行動所帶來的隔離與衝擊造成的。
另外,北歐民族中自古就有重視誠實品德的習慣,在6世紀就有“從不撒謊的業亞爾(Njal)”的傳說,而這些人異教徒的身份足以說明歐洲重視誠信並非是基督教獨有的,無論如何這些傳統對於現代化規則社會的裨益是其他區域—尤其是亞洲社會所不能比擬的。
這些南遷的北歐人還有一個重要的文化特點是:除了熱愛自由以外,他們還喜歡詩歌創作,並且善於鑽研學術,這在英國表現得尤為突出,如9世紀的阿爾弗雷德王以及後來的亨利二世等都是學者型首領,接觸南方文明後,英國人就開始執歐洲的科學技術牛耳,這一定有類似的良好文化傳統作為支撐。
這些後期入侵的諾曼海盜同時還是優秀的商人,一手拿刀,一手拿秤是他們的典型形象,這於即將到來的資本主義社會大有裨益。
諾曼人南侵影響廣泛,他們最終通過法國進入意大利、希臘,甚至遠達西亞,在十字軍東征時還在今天的土耳其與敘利亞之間建立了安提阿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