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國在世界上是否先進過(2 / 2)

古羅馬的藝術乃至建築,為西方藝術開創了先河,僅對比羅馬帝國高超的雕塑藝術與中國的玉石文化,即可知中國當時的文化無法與之比肩,玉文化的審美更多地來自材質本身,工藝隻在其次。在城市建設與建築藝術方麵,希臘、羅馬乃至附近的一些西亞地區,至今依然保留著大量古代宏偉的建築遺跡,建築藝術造詣很高。

最重要的是,後來的羅馬帝國在4世紀對於基督教的接納與推廣奠定了日後整個西方文明的基礎。從歐洲走出的基督教文化在今天覆蓋了歐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部分非洲與部分亞洲,這遠遠大於漢朝人“獨尊”的儒術所影響的範圍。儒教從來就沒有走出過遠東,是幾大文明中影響力最小的一個,即便是從印度板塊走出的佛教也比儒教影響力更大。

知名度就是先進性的一個測評標準。今天全世界的知識分子都知道曆史上有個羅馬帝國,但並非每個人都知道中國的漢朝。漢朝是中國第一個可以和外部世界做比較的重要王朝,但與同期的西方文明相比,還有差距。

中國另外一個可以和國際上的強國一比高低的時期是唐朝。唐朝的主要成就是文學,李白、杜甫等詩人給我們留下了隻有中國人才能看懂的唐詩,就政治與科學方麵而言,唐朝對世界沒有任何貢獻。所以,唐朝盡管是個興隆盛世,但那隻是中國人自己的盛世,其影響力並沒有超出亞洲,甚至沒有超出遠東。當然,對於唐朝的評價也如對於中國文明的評價一樣,不是說不領先世界就一無是處,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隻是並不具有傲視全球的先進性而已。

西方與唐朝同期的是自6世紀創立的千年帝國—拜占庭。在其最興盛時的7世紀,拜占庭帝國所占地域基本覆蓋了之前的羅馬帝國,地中海成為拜占庭帝國的內湖,在地理上該王朝橫跨歐、亞、非三洲,占據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與最發達的地區。

7—9世紀的阿拉伯帝國是另一個可以與唐朝抗衡的帝國,其在8世紀占領了南部的拜占庭帝國,幾乎將地中海又變為穆斯林人的內湖,從而也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該時期穆斯林在數學等方麵的光輝成就支撐起後來的西方文明,經由十字軍東征,阿拉伯帝國文明最終成為文藝複興的重要起點。

中國能否發展出先進文明,地緣是個關鍵因素。

文明與地緣、地理有著直接的關聯,人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無論多麼偉大或惡劣的政治家,都是在他所處的時代或文明基礎之上有所作為,更是在他所處的不可更改的地理條件下作為—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為,而是借助於人民的文明水平在順水推舟,而人民則借助於地理、地緣以及時間的積累在作為。

盡管遠離西亞文明核心的地緣不利造成了中國的長期落後,但地理上的相對獨立所提供的安穩環境給中國創造了一個發展的機會。相對於全球文明,中國文明的地位類似成都平原之於中原文明,它富庶而保守,對外交流不便,可以自成一體地發展,但與主流文明相比,總有一定的差距。天府之國的富裕與天府之國的保守與自滿眾人皆知,中國正是一個類似的天府之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先進過,但也落後不到哪裏去,這就是中國在全球文明序列中的實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