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辛亥革命:現代化的主觀意圖與客觀效果背離(2)(2 / 3)

皇權與民權

現代化的發展與民族的獨立不存在必然的關聯。世界各國的現代化過程早已表明,即使那些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或地區,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有礙於它們的現代化運動。更何況滿族人對中國的統治,並不意味著中國已經淪為滿族人殖民地。辛亥革命的先軀者不明白現代化與殖民化的分野,於是將推翻滿清、民族獨立視為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與此情況相類似的,是辛亥革命的先軀者對皇權與民權的辯認,他們雖然對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功不可沒,但冷靜想來,實在也是陷入了民主主義的誤區,客觀效果與主觀願望依然嚴重背離。

就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和世界各國現代化的一般模式來說,政治民主化無疑是一個國家能否能夠真正步入現代化的基本標誌和必由之路。一個國家如果一味地實行專製獨裁,人民無法享受最起碼的民主權利,那麼,這個國家或許能夠實現經濟的騰飛與繁榮,但這種純粹的經濟上的成功決不意味著這個國家真的實現了現代化。換言之,經濟的成長有著許多複雜的原因以至機緣巧合,它的騰飛與發展和現代化的過程有一定的關聯,但二者畢竟不是一回事。而政治的民主化則不同,它不僅是現代化的一個基本標誌和必由之路,而且也是現代化這一綜合要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了政治的民主化,所謂的現代化便無從談起。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從世界各國已有的現代化經驗看,政治民主化並沒有一個通用的模式,它不僅依據各國的具體情況諸如曆史背景、文化傳統、社會現實等確立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的模型,而且各國的政治民主化實際上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一個盡善盡美、萬世不易的模型。以今天的美國政治去和二百年前,即使一百年前的美國政治相比較,我們便很容易地看到其中的差別。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實際上,事情是這樣的:人們每次都不是在他們關於人的理想所決定和所容許的範圍之內取得自由的。”[?馬克思、恩格斯:《德意誌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7頁,人民出版社1960年。

]如果人們無視政治民主化在各國的特殊性和階段性,人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發展,那麼必定不能成功,甚者適得其反。

以此反觀辛亥革命的先軀者,我們不必懷疑他們對中國現狀的焦灼與憤怒,更不必懷疑他們對政治民主化的真誠向往和全身心的追求。然而遺憾的是,由於他們無視中國國情的特殊性,期望以外國既成的模式強加給中國,更缺乏對政治民主化階段性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企圖一步到位,在一夜之間完全需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方能完成的事情。因而,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皇帝,建立了民國,但除了招牌已換,中國的政治民主化實際上並沒有多大進展,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長。

在對中國國情的把握和對政治民主化內涵的理解上,孫中山和他的同誌們一般是將皇權和民權絕對對立起來。他們所向往的政治民主化也隻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模式。孫中山說:“至中國現行之政治,可以數語賅括之:無論為朝廷之事,為國民之事,甚至為地方之事,百姓均無發言或與聞之權;其身為民牧者,操有審判之全權,人民身受冤抑,無所籲訴。且官場一語等於法律,上下相蒙相結,有利則各飽其私囊,有害則各委其責任。婪索之風已成習慣,官以財得,政以賄成。間有一二被政府懲治或斥革,而其弊害乃愈甚。……夫滿政府既藉苞苴科斂、賣官鬻爵以自存,則正如糞土之壤,其存愈久而其穢愈甚;彼人民怨望之潮,又何怪其潛滋而暗長乎!至其塗飾人民之耳目,錮蔽人民之聰明,尤有可駭者。……國家之法律,非平民所能與聞。……是故中國之人民,無一非被困於黑暗中。即政府有時微透一二消息,然其所透者皆其足以自利者也。雖然,華人之被桎梏縱極酷烈,而其天生之性靈,深沉之智力,終不可磨滅。凡歐人之稔知華事者多如此評論,且謂其往往有超出歐人之處也。不幸中國之政,習尚專製,士人當束發受書之後,所誦習者不外於四書五經及其箋注之文字;然其中有不合於奉令承教、一味服從之義者,則且任意刪節,或曲為解說,以養成其盲從之性。學者如此,平民可知。此所以中國之政治無論仁暴美惡,而國民對於現行之法律典章,惟有兢兢遵守而已。”[?孫中山:《倫敦蒙難記》,《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50~51頁。

]正是基於此種考慮,孫中山發誓要推翻滿清,建立美國式的合眾政府。

晚清政治確如孫中山所分析的那樣腐敗墮落,中國的未來與發展當然也有待於中國能否從體製上下決心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孫中山的分析畢竟包含著兩個方麵:一是皇權與民權存在著根本的利害關係,皇權不可能代表平民的利益;二是腐敗墮落為皇權專製政體的派生物,中國問題的真解決無法依靠舊有的政體。他說:“自義和團戰爭以來,許多人為滿清政府偶而發布的改革詔旨所迷惑,便相信那個政府已開始看到時代的征兆,其本身已開始改革以使國家進步。他們不知道,那些詔旨隻不過是用以緩和民眾騷動情緒的具文而已。由滿洲人來將國家加以改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改革意味著給他們以損害。實行改革,那他們就會被中國人民所吞沒,就會喪失他們現在所享受的各種特權。”[?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