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使其頭腦裏充滿各種事物的形象,這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基礎。
因為嬰幼兒時期想象的特點是由無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別是幼兒初期,想象沒有預定的目的,隻是在某種刺激物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地想象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內容越豐富,得到各類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於想象力的發展。要有計劃地經常帶幼兒進行參觀、旅遊等活動,啟發他們認識自然事物和各種動植物。孩子在見多識廣的情況下,就容易把各種事物的某些特點聯係起來進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較全麵發展,這是創造想象的基礎。
(3)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想象的主動性。
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發展想象的起點。當孩子發問時,成人一定要耐心完整的給與解釋,然後還要反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問?你是怎麼想的?進而培養孩子想象的主動性,特別是提出孩子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去進行想象,把孩子引向無窮的未知世界。如果孩子在不斷地尋根究底時,大人們卻不耐煩地以“不知道”回應,就可能將孩子的好奇心扼殺掉,更不用說培養想象力了。一般來說,幼兒的想象力發展有三個階段,最先是通過模仿活動,其次是通過假想活動,最後則是通過對未知領域的知識性想象和情感性幻想。幼兒日益增長的好奇心表明此時孩子的想象力已逐步地發展並接近、過渡到創造力,家長應盡量肯定孩子的好奇心,努力幫助他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東西,鼓勵孩子富有創造精神的想象活動,千方百計地引起他的求知欲,這既是增加孩子知識的過程,也是讓孩子在他未知的領域插上想象翅膀翱翔的過程。
(4)支持孩子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是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不論是音樂、舞蹈、美術、體育、書法,還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學、航模、艦模、電腦,每一種興趣小組活動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進入腦海,而且需要進行創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動任務。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當孩子們的興趣小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獲得表彰獎勵時,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想象力會突飛猛進地發展。
(5)肯定孩子的思維邏輯。
成人是通過觀察、記憶、思考而獲得經驗和知識的,想象活動也多為聯想而非幻想,孩子的想象活動則更多的是幻想;成人的想象具有象征性,受知識經驗限製較多,而孩子的想象則受個體性情感支配較多,具有表現性。我們不能以自己的邏輯來要求孩子,相反,要放下各種各樣的框框充分給孩子以理解和鼓勵。馬克·吐溫曾說:“想出新辦法的人,在他的辦法沒有想出以前,人們總說他是異想天開。”孩子常把一根小棒當作調羹喂娃娃;常把一個小盒子“嘟嘟嘟”當作小推車;常夢想自己在月亮上蕩秋千;常在樹上畫滿雪糕……她們的想象充滿了幻想,豐富而大膽。無論孩子的想象有多離奇,成人一定要保護孩子想象的欲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又如在繪畫時,成人在顏色的選擇上更容易受限於固定的模式:天一定是藍的,樹一定是綠的,太陽一定是紅的,人物的頭發一定是黑的,而孩子則往往可能隨心所欲創造性地塗色,頭發可以是綠的,天空可以是黑的,但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詢問他們為何這樣做,就可以發現他們比成人有更活躍的想象。有一則故事說老師讓學生畫《小雞吃米》,有一位小女孩想了想,不一會就交了卷,可卷子一片空白,老師訝然發問:“為何沒畫?”小女孩坦然答到:“米已吃完,小雞走了”,雖是出格,卻是經過了一番妙想。對此,我們豈可一棒打殺。
(6)在遊戲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想象
遊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玩具和遊戲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質基礎。要多為孩子提供各種不同遊戲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應的遊戲,產生相應的想象。如一副幾何圖形,可促進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組成自己喜愛的各種形狀與物體。要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加工、製造、想象。在遊戲中,啟發孩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時,你假裝著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驚訝地說:“呀!這孩子怎麼肚子疼啦?”那麼,玩布娃娃的孩子就會圍繞“孩子為什麼肚子疼”的問題展開無窮的想象。
為了孩子的未來,必須重視想象力的培養,當孩子的頭腦插上想象翅膀時,他會飛翔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