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如此殘酷。從一開始,杭州電信方麵就沒有長期合作的誠意。而在今天看來,那場原本就很唐突的合作,純屬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商業陷阱。
一手創辦的中國黃頁,在他馬雲眼裏,那可比親生兒子還親。
兩年多來,他帶領夥伴們一路攻城略地、浴血奮戰,在杭州城被人罵成騙子,在北京城遭人白眼、嘲笑,為了什麼?圖個什麼?不就是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嗎?
然而他得到什麼了呢?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地來,到頭來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兒子”已經改姓,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成了別人的。
手握股權的他,有“股”而無處行“權”;身處管理職位的馬雲,有“理”而不能“管”;身為中國黃頁創始人的馬雲,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被人家一天天利用。
可恨!可歎!可悲!
悲憤之餘,對老中國黃頁還抱有一線希望的馬雲,卻懷著這樣的美麗心願:如果我離開了,中國黃頁也許就會好起來,也許合資方就可以關掉那個以假亂真、狐假虎威的新中國黃頁?
在深思了幾個晚上之後,那天早上,仍在總經理職位上的馬雲,拿著一份厚厚的辭職報告,緩緩走進了合資方老板的辦公室……
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是,他的舉動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中國黃頁內部引發了一場空前壯觀的集體辭職運動!
包括當初幾個創業元老在內的中國黃頁全體員工,獲知馬雲辭職的消息後,在沒有任何組織、沒有任何“預謀”的情況下,一夜之間竟全部遞交了辭職報告。
此消息一出,業界和輿論一片嘩然,不僅轟動了整個杭州城,更是驚動了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眾多中央主流媒體!
不過,在各方力量的協調之下,這場轟轟烈烈的集體辭職風波,以不傷一兵一卒的結果而平息下來,馬雲本人也收回了辭職報告。
但即便如此,在合資方的大股東們看來,這場風波儼然是馬雲一手預謀並導演的“逼宮”。盡管風波最終平息下來了,可身為“始作俑者”的馬雲已經徹底成為合資方和大股東的眼中釘、肉中刺。而經此風波之後的馬雲自己也深深體會到:大勢已去,此黃頁已非彼黃頁……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讓壯誌未酬的馬雲有了另謀出路的考慮。他結識了一位在外經貿部任職的朋友,不久,在此人的引薦下,仍在中國黃頁任職的馬雲收到外經貿部下屬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邀請函,力邀其北上共圖互聯網大業。
麵對機會,馬雲再次陷入深思:是去,還是不去呢?
3.悲壯的訣別
1997年11月的一天,馬雲和他的中國黃頁老團隊集體出遊,一起乘車前往桐廬的紅燈籠度假村。除了集體出遊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幾對中國黃頁的新人要在那裏舉辦集體婚禮。
婚禮舉行之後,大家一起乘船遊江。小船行駛到桐廬時,大家在此駐留。
在度假村的晚宴上,大家有說有笑,給新人們敬酒,彼此間也互相敬酒。在一片鶯歌燕舞的和諧氣氛中,在這種喜慶場合上,誰也沒料到飯桌上的馬雲竟會再次來個“一石激起千層浪”。
興起的馬雲端起酒杯,先幹為敬。大家都跟著起哄叫“好”,他卻一臉嚴肅,讓大家安靜一下,來了句:“各位兄弟姐妹,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離開杭州,到北京去做事……”
馬雲這突如其來的決定,猶如晴天霹靂,讓大家一下驚呆了:我們的頭兒要走了?離開中國黃頁?離開杭州?
在這一刻,所有的人都希望馬雲的下一句話會是“跟你們開玩笑的”雲雲。然而,如果說幾個月前那場轟動一時的集體辭職,真如大股東們所說是一場“逼宮”的話,此次馬雲卻是去意已決,是帶著“真刀真槍”的——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馬雲便宣布了北上的主要任務是為外經貿部開發網站,並宣布了隨他一起北上的6人名單(加上馬雲自己和夫人張瑛在內一共是8人)。
馬雲幾乎是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之後他就不言語了,坐下來看著大家。
整個晚宴的會場,突然變得死一般的沉寂,在那幾秒鍾內,竟沒一個人說話,連喘氣聲都依稀可聞……
突然,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宴席上有個女孩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隨後,整個場麵頓時失控,猶如多米諾骨牌倒下一樣,哭聲一片……
這還像是一場喜慶的婚禮宴會嗎?
包括馬雲夫人張瑛在內的在場女同誌幾乎都哭了,男同誌雖沒哭出聲,也是以淚洗麵了。但馬雲沒有哭,即將隨同他北上的6員大將也沒有哭。他們的眼淚,還要等到一年之後,在另一個遙遠的城市,才會傾瀉而下。
馬雲帶走的6個人,應該說都是中國黃頁的骨幹,而馬雲更是整個團隊的領袖和靈魂。他們這些人走了,對留下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自明的。而對馬雲等8人來說,二次北上則更多地充滿了憧憬、希望、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