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記住父母的生日(1 / 1)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每個孩子都期待著過生日的禮物和快樂,扳著手指頭算著生日趕快到。那麼父母的生日你是否也同樣重視?你是否會有所表示呢?

在一次對20名中學生的類似調查中,不知道父母生日的約占七成以上,但他們對自己的生日都記得清清楚楚,並都很在乎家長是否記得。一位女生幾乎可以說出班裏所有同學的生日,但唯獨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在不記得父母生日的原因中,回答“父母從來不提醒,或者家長不喜歡過生日,所以記住父母的生日就不太容易”的孩子約有80%。另有少數學生表示,家長曾經說過日期,但是自己沒有記住。

在這些調查中,所有記住父母生日的孩子都表示,自己是用心給父母過生日的。他們有的用零花錢給父母買禮物,有的替父母做家務,還有的給父母唱生日快樂歌。在他們看來,給父母過生日是快樂和自豪的事。

前美國總統裏根,每年南茜生日時,他總要送一束鮮花給南茜的母親,並在賀卡上寫道:“感謝您生養了南茜。”裏根的故事感動了許多的美國人,也許這正是裏根競選總統獲勝並能連任總統的原因之一:一個如此情深義重的總統怎麼會不去愛他的人民,報答他的人民呢?常言道:不做父母親,不知父母恩。

在日本,兒子把自己的生日稱為“母難日”,自己過生日那天要請母親吃飯,向母親鞠躬。

我們的國家將進入老齡社會,孝敬老人是我們每一個做子女的應盡的義務。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一定會牢牢記住父母和長輩的生日,並以自己的方式祝他們生日快樂。因為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

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在自己過生日時,一定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感謝父母,感謝撫育過自己的人。因為他知道,長輩把自己撫育大有多麼不容易。

所以,我們不要忽視對父母的關心,當他們過生日的時候,別忘了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祝福他們。

首先,感謝母親。因為母親既給了孩子生命,又哺育孩子成長。母親應該多向孩子講述他們成長的故事,使孩子從小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石頭縫裏蹦出來,也不是從山上拾來的,而是母親一點點養大的。當然母親在講述時要自然,感情要真摯,不可讓孩子覺得你在“居功自傲”,要讓孩子體會到無私和高尚的母愛。做父親的心要細些。孩子們都很重視自己的生日,早早就在策劃自己的生日怎樣度過。我們很多父親給孩子做生日很大方,花很多錢把孩子的夥伴請到酒館開一個晚會,燭光閃閃,笑語歡歌,好不熱鬧。可是心細的父親不應該忘記在給兒子切生日蛋糕前,告訴兒子選一支鮮花送給母親,感謝母親在這一天送他來到這個世界上。

其次,感謝父親。所有的母親要教育孩子尊敬和熱愛他們的父親。告訴孩子父親的辛勞,父親為這個家庭所作的種種犧牲和努力。父親是家庭這艘大船的船長,感謝他給了我們安全和溫暖的家。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好好做人,以報答父親的辛勤。

再者,了解父母。記住父母的姓名、年齡、生日與工作單位,知道父母工作的職務與內容,他們平時的興趣與愛好。同時,要親近父母。外出或到家時要跟父母打招呼,跟父母一起活動,講述自己的見聞、歡樂與煩惱。最後,還要關心父母。在父母疲勞時,要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照顧父母,他們生病時要主動問候,端水送藥;在父母生日或取得成績時熱情祝賀。

懂得回報的人,會得到更好的回報。父母如果隻是無私地給予孩子以無盡的愛,而不注意培養孩子知恩圖報的品德,孩子就會視父母對他的關愛為理所當然。尤其是集眾多關愛於一身的獨生子女,更容易養成嬌慣、自私的心理。將來一旦父母老矣,不能為他所用了,他與父母之間的聯係也就恩斷義絕,最終變成忘恩負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