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同情心就沒有善良。沒有善良就沒有人道。要做一個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幫助弱者和無自衛能力者;要幫助患難的人,不損害人;要尊敬愛戴父母——是他們給了你生命又在撫育你,希望你成為一個誠實的公民,成為心地善良、心靈純潔的人。
善良,是生命中的最為寶貴的財富。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善良,沒有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與關愛,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愛。善良的情感及其修養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須在童年時細心培養,否則難有效果。
查爾斯·赫梅爾說:“我們的星球,猶如一條漂泊於驚濤駭浪中的航船,團結對於全人類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人類未來的航船不至於在驚濤駭浪中顛覆,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員,父母朋友們,我們有責任培養好自己的小水手,讓他們擁有勇敢、堅定、機智的美德,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愛、關懷……讓我們的“地球之舟”充滿愛,而這正是這個世界最美之所在。
我們常常聽到母親們的抱怨:孩子如何不關心母親,有的甚至打罵母親。母親用血乳養育了孩子,孩子卻忘恩負義。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兒童:“要做一個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幫助弱者和無自衛能力者;要幫助患難的同誌,不損害人;要尊敬愛戴父母——是他們給了你生命又在撫育你,希望你成為一個誠實的公民,成為心地善良、心靈純潔的人。”可以說,一個孩子假若沒有善良,他的聰明、勇敢、堅強、無所畏懼等品質越是卓越,將來對社會構成的危險就越可怕。
曾有一位偉大的醫學家,他叫小塞德茲。
小塞德茲小時候和一群小夥伴在外麵玩耍,一幫小搗蛋用石塊和木棍追打小動物,以此來取樂。他們看到一隻小貓,便開始打。可是小貓沒有跑,蜷縮在一個牆角下,一動不動,全身打著顫。
小塞德茲看到小貓受了傷,便勸小夥伴們不要再虐待小貓了。他走上前去把小貓抱起來。小貓因骨折而慘叫不止。小塞德茲趕緊把小貓抱回家中,請求爸爸幫他把小貓醫好。小塞德茲的爸爸找到早年的同學。這位同學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大夫,治好了小貓的腿。小貓後來成了小塞德茲的好夥伴。
小貓受傷這件事對小塞德茲的影響很大。看到被醫治好的小貓不再痛苦,他由衷地感歎醫生的偉大。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醫生,那隻小貓就永遠也不會走路了。
鑒於這隻小貓對孩子的震動,小塞德茲的爸爸便順勢引導孩子,說:“如果沒有醫生,不但小貓不能康複,人類也會有吃不完的苦頭。”這件事便讓小塞德茲產生了當醫生的念頭,並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14歲那年,小塞德茲在行醫行業考核的初試成績中獲得了合格的成績。後來,小塞德茲也對其他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一個學識廣博的人。
小塞德茲的善良和同情心引發了他熱愛科學、熱愛知識的品格。因為他對小貓產生的同情心使他想解除小貓的痛苦,而隻有科學知識才能做到這一點。
小塞德茲事業理想的出發點是對他人痛苦的深刻的同情,並力圖解除他人的痛苦。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愛”的老師,孩子正是從父母彼此相愛、忠誠相待那裏感受到家庭之愛,並且學會愛別人。父親尊重並熱愛自己的妻子,教育孩子熱愛並尊重他的母親,因為孩子正是從愛母親開始擴大到愛老師、愛科學、愛他人、愛祖國的啊!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愛的人,是不可能去愛別人的。父親對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孩子對母親的態度。從父母恩愛、彼此尊重的家庭裏走出來的孩子,他們對家人溫和親愛,對外人也謙讓有禮。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每當一年級新生入校時,總要在校門口懸上大幅紅字標語:“孩子,請愛你的母親!”因為“人生最聖潔、最美好的就是母親”。愛母親是“愛”的萌芽,“善”的開始。父親教孩子尊重母親,不要對母親高聲大嚷。不要嫌棄母親的嘮嘮叨叨——因為這也是母親的愛。父親教孩子關心母親,關心母親的身體,體貼母親的困苦,在母親遇到困難的時刻,站在母親的身旁說:“母親,不怕,有我在這裏。”父親教孩子感謝母親,感謝母親為了他付出了自己美麗的青春和寶貴的一生。如此可以培養孩子細膩溫柔的情感和愛心。
父母對周圍人應表現出真摯的同情,並幫助我們身邊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還應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種子。要熱忱地支持孩子的“獻愛心”活動。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學校、社會經常舉行為希望工程、為身邊不幸的同齡人獻愛心的活動,父母應支持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