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山東省威海市考察時發現,離市中心不遠的幾個行政村合並變成一個社區,這個社區的名字還挺好聽的,叫“小城故事”社區。“小城故事”社區是新蓋的農民新村,每家有兩套房子,自己住一套,還有一套房子出租。我們到那裏時,真是熱鬧啊,農民們有的正在裝修,有的正在搬家,買家俱,買家用電器,買地毯和窗簾,因為他們有財產性收入了,每月可以收取房租了。今年6月5日,上海《文彙報》報道了上海市嘉定區的情況,嘉定區給每戶農民發三套房,一套60平方米,一套80平方米,還有一套是110平方米。自住兩套,出租一套,家庭人口少的可以出租110平方米,家庭人口多的至少也可以出租60平方米,這讓農民的收入真正有了保障,農民的購買力立刻增加了。
給農民發房產證,不一定統一由房產局發,也可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發。我在山東煙台調研時發現,農民的房產證有的是房產局發的,有的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發的,雖然發放渠道不一樣,但我覺得同樣是非常可行的。在煙台的萊陽市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發的房產證雖然在四大銀行不能抵押貸款,但在農村信用社是可以抵押貸款的,這也符合農民的借貸需求。還有,在煙台的龍口市,龍頭企業和行政村融合發展,農民用土地入股,企業給農民分配不同的工作:農民有的種葡萄,有的種蔬菜,有的進工廠,有的做建築工,有的從事物流。農民的住房有公司發給的房產證,他們房產證在公司內部可使用。農民的收入包括:1土地入股有股息、紅利;2在工廠或農場林場工作有工資;3農民空閑的房子可以出租。這樣,農民收入提高了,內需也就擴大了。
三、促進就業
促進就業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大力扶持微型企業。現在全國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有75%在民營經濟中。但民營經濟仍麵臨融資難、領域準入難、稅費負擔較重等困難。現在全國有3000萬個體工商戶,有1000萬家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隻要政策放寬一點,稅費減免一點,融資上幫助解決一點,個體工商戶的生意就好做了。這樣,發展壯大後的每家個體工商戶隻要從鄰居家裏、親戚家裏招一兩個幫手,全國一下子就可以解決幾千萬人就業。全國1000萬家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隻要每個企業增加三五個人,又可以解決好幾千萬人的就業。所以,促進就業的關鍵在政策。
同時,還要大力扶持微型企業。在國外企業中,不但有大中小型企業,還有微型企業。什麼叫微型企業?以最近重慶市有關大力扶持微型企業的規定來看,微型企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包括業主和雇工在內的工作人員在20人以下;二是創業資本金在10萬元以下。重慶扶持微型企業的主要做法是:對微型企業減免稅,政府為企業提供銀行貸款擔保,出錢為企業進行職工培訓和相關技術培訓,並簡化企業登記、注冊及銀行開戶等手續。這樣的舉措,使重慶出現了蓬蓬勃勃的全民創業熱,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下崗工人、殘疾人、庫區移民等紛紛成了躍躍欲試的創業者。昭通離重慶比較近,可以到重慶看一看、學一學。
四、穩定物價
最近幾個月物價猛漲,穩定物價已經成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穩定物價采取什麼措施呢?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改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使貨幣流通量回歸到正常的水平。為什麼不改成從緊的貨幣政策呢?這是因為,一旦改成從緊的貨幣政策,可能重蹈90年代中期的覆轍,因為突然從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改為從緊貨幣政策後,會出現爛尾樓、三角債、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甚至通貨緊縮等現象。所以現在需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貨幣流通回歸到正常水平。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這樣經濟可以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