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寒窗 第十六章 元宵(2 / 2)

張縣令豈不知這是一件大大的功勳。但怕的就是那番子是冒名而來,若是借著進貢的名頭,混到白鹿書院行刺裏麵的先生,那可是大大的殺頭之罪。正猶豫間,陸德治說話了。

“熠兒,你知道那番子真是進貢的?”

陸熠回答道:“孩兒雖不能確定他真是進貢的,但也有九成把握!”

“哦?”縣令正要說話,卻被陸德治問了去,聽得陸熠有九成的把握,便出聲問道:“說來聽聽!”

陸熠身子一欠,道:“其因有五:一、番子地處偏遠,過境定然不易。若無通關文書豈能安然進來。二、若真想對書院不利,那他的武功稀疏平常,豈不是去送死。三、行刺連地方都不知道,豈不是讓人笑話。四、行刺定要暗中行事,他這樣大張旗鼓得問路,暴露了行蹤甚是不智。五、大人見過拖兒帶女的行刺之人嗎?”

“哈哈……”張縣令笑了起來,道:“賢侄一語道破天機,本縣太過小心了。”

“大人明鑒!”陸熠又是一個揖。退到自己父親身後。

陸德治此時更是無言以對,這個兒子今天語出驚人,分析得頭頭是道,就連他自己也深信此番子不去行刺也是騙吃騙喝的貨色。現在一聽,陸熠原因無一不是準確。

“哈哈!”張縣令笑聲不斷,似乎那大大的功勳已經降臨,道:“張安,傳令下去,帶十二護衛把那客棧包了起來,莫不要那使臣出事。”

陸熠大駭,剛才還是“番子”,現在怎麼就變成了“使臣”?

張安領命,出得門去。縣令夫人命碧紗、紅袖端來了上好的茶水,糕點。道:“路秀才,今日暫住府上吧!”

陸德治起身道:“夫人好意,在下先謝過,隻是家中妻子身懷六甲,若是不去實是不該!”

“既然這樣,秀才你且回去。明日本縣還要去會會那使臣,陸熠正好做個翻譯①!”

“這樣也好!”陸德治聞言既然縣令大老爺都發話了,怎能推辭,道:“小兒就在府上叨嘮了!”

“賢侄,怎能懂得那番語?”縣令問道。

陸熠暗暗叫苦,還沒開口,那張旭搶先道:“他是在先生的私塾裏看的!”

“想那魯老先生見多識廣,竟也收集那番語的書。怪哉、怪哉!”縣令想不明白,也不追問。陸熠則是暗叫僥幸,他這十歲小兒能明白番語要是傳將出去,不堪設想。

縣令端茶送客,陸德治又說了些恭維的話,出得門去,家裏雲兒孤身一人,趁著天還沒有黑,急忙忙往家裏趕。心道,若是把今天的事兒告訴雲兒,不知她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陸熠於那縣令一家吃了晚飯,隻覺飯菜比家裏可口不少,忍不住吃了三碗。又閑聊一陣,拍著肚子由紅袖領著到了客房。點上蠟燭,紅光映襯。紅袖分外迷人。陸熠不由多看了幾眼。待到紅袖欲要離去,才發現自己失態,趕緊鑽進被窩,佯睡起來。不久便進入了夢鄉!

ps:翻譯①。也許諸位對文中出現“翻譯”一詞,頗感意外。其實早在《周禮》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譯官之總稱。提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為了“達其誌,通其欲”,各方都有專人,而“北方曰譯”。後來,佛經譯者在“譯”字前加“翻”,成為“翻譯”一詞,一直流傳到今天。不過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和尚無法考證,不過絕對是在唐朝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