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涼茶營銷大戰(2)(1 / 2)

順牌的產品線一開始設計得比較長,各種包裝規格都有,可是在這個階段,豐富的產品線對於市場已經不算差異化,反而不夠聚焦、缺乏吸引力。高舉高打的策略,注定渠道缺乏利潤,自然也就沒有動力推廣新品了。

黃振龍雖是涼茶鋪經營的第一名,在推出了包裝和口感都頗具差異化的黃色罐裝涼茶後原本是相當具有威脅性的,可惜黃振龍的團隊隻懂涼茶鋪經營,不諳真正飲料行業的奧秘,其運作狀況亦是差強人意。

紅罐王老吉神話產生的同時,也造就了與王老吉相關的許多從業人員的個人增值。加多寶企業儼然成為了涼茶人才的黃埔軍校。很多企業對加多寶企業的人才,尤其是營銷人員,大有渴求之勢。但他們卻有所不知,即便是成功的團隊,也是魚龍混雜。目前,真正加多寶企業的核心高管團隊無疑非常穩定。而各跟風企業所能挖角的都是非核心層營銷人員,若以區域的經驗來管理全盤,猶如普通人走鋼絲,危險之極!

第四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進攻

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開展進攻之初,或許大家都認為唯有這一輪的涼茶戰爭才是真正高手之間的華山論劍。可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它們在涼茶新品的進攻上乏善可陳。論推廣力度,兩樂還不如和其正、霸王涼茶,甚至不如順牌涼茶。

當然,也許這正是兩樂謹慎出擊的表現,不盲目樂觀自信,而是小心翼翼地試探。

可口可樂的健康工房、百事可樂的草本樂,都犯了很奇怪的錯誤。首先是缺乏一個能打動消費者的品牌定位,品牌包裝上想傳遞的信息過多、過亂;其次是營銷作戰模式搖擺不定,既不像小規模的遊擊戰,也看不出是在打陣地戰;第三是大企業病,新品牌的決策比較依賴廣告公司、品牌顧問公司等外腦,缺乏有獨立創新精神的新品牌上市項目負責人。

兩樂等國際巨頭,必然不會放棄涼茶這個大市場。雖然可口可樂已經在健康工房上交了學費,但其野心仍然未死,蓄勢待發。百事可樂在草本樂的推廣上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在康師傅收購百事可樂中國業務之後的兩三年之內,應該不會再輕易推出涼茶新品了。

事實上,兩樂這種國際巨頭最擅長的是打陣地戰,正麵進攻,這正是品類領導者最喜歡的營銷戰方式。用陣地戰正麵進攻,失敗的概率將會非常高。因此在涼茶品類上,無論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還是日本的飲料三巨頭三得利、朝日、麒麟,又或是韓國飲料第一品牌樂天七星,都無法對加多寶和王老吉造成真正的威脅。

試想一下,在消費者心目中,涼茶代表著什麼?涼茶是跟什麼聯係在一起的?可口可樂的涼茶會比王老吉更好,你信嗎?

除非可口可樂收購鄧老涼茶、黃振龍、寶慶堂這些二線品牌來競爭,加多寶和王老吉才會開始有點著急“上火”吧。

不過多年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直在進行草本植物飲料的研發。涼茶其實不算是個大品類,草本植物飲料才是將來最大的一個飲料品類,而這也是中國飲料能夠走向世界的根據地品類。其實,王老吉最早的英文翻譯名稱便是herbal tea(草藥茶)。

筆者者時常與業內人士談起王老吉的品類方向問題,也與涼茶眾多企業相關高層作過深入溝通,常談論如何參與整個飲料市場的競爭的話題。在這個問題上,企業對涼茶品類、草本植物飲料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是製定策略的關鍵。

預測這一戰的結果,或許是多贏的——多方一起來把涼茶市場做大,最後把草本飲料推向全球。

在未來,涼茶業或許將會麵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得利、朝日、麒麟、樂天七星、達能、雀巢的阻擊,而究竟誰能率先邁出國際化的腳步,打贏這一仗呢?是加多寶,還是廣藥的王老吉,又或是達利的和其正?我們不得而知。

但這一戰無疑是中國涼茶品牌和企業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一戰,也必將會更加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