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互聯網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人認為電子商務必須服務於國有企業、大企業,而我們認為中小企業是未來,必須通過各種方法來服務於中小企業。我們要開放互聯網,而不是控製它,這就是我的觀點。我覺得我們未來就是要幫助中小企業,我們經營的將是開放的互聯網。直到今天,我依然堅信,互聯網必須開放,要為客戶創造價值。由於和老板產生了分歧,我隻好離開,從零開始,創建阿裏巴巴。
阿裏巴巴開始的市場發展思路基本就是幫助中小企業。當時我們覺得:第一,中國一定會入關;第二,中國加入WTO隻是時間問題,前五年以出口為主,後五年以進口為主。我們主要是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培養中國的市場。
我覺得未來中國會越來越強大,全世界的電子商務都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中國一定會成為全世界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關於互聯網,有三樣東西是我們絕對不能輕易忽視的:第一是顛覆性,第二是影響力,第三是創造力。
今天,中國很容易受到世界的影響,互聯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經濟上如此,在政治上同樣如此,影響力之大,讓我們感到震撼。互聯網的創造力也不容小覷,互聯網的開放,導致全世界最頂尖的腦袋都在網絡上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從互聯網誕生到現在,很多家企業的增長速度之快,是傳統企業難以企及的。最早是Netscape(網景)發展起來,大家都覺得它不得了,肯定會超過微軟。雅虎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又覺得雅虎不得了,可能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雅虎還沒站穩腳跟,穀歌又起來了,接著是Myspace、Facebook(臉譜)。幾乎每一年,都會不斷出現各式各樣的新的互聯網應用。1999年,阿裏巴巴剛創辦的時候,隻有18個人。浙江省委一位領導到公司來看我們,問我這家企業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我說十年後市值會超過50億美元吧。有人提醒說是50億人民幣吧,我說是50億美元。今天,我們隻有一家子公司上市,還有六家子公司沒有上市,就已經超過了50億美元。傳統行業不可能這麼快地創造價值。
1996年,我非常辛苦。當時有人說,你們要是把《人民日報》搬到網上,就厲害了。我們天天跑北京,終於把《人民日報》放到了網上。新聞出版局為此發了文件,我們覺得,這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開了一片天空。那時候還有一些專家說中國的基礎建設太差,這不行,那不行,不要搞互聯網,但互聯網工作者們的務實工作,使互聯網的基礎建設不斷完善,正因為中國缺乏這些東西,才可以實現蛙跳式的發展。1995年,我編了一句很有名的話:“比爾·蓋茨說,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其實這句話是我馬雲說的,但當時馬雲說了沒有用,所以隻好說是比爾·蓋茨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