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聯網的能量(1 / 1)

到今天為止,我幾乎是一個電腦盲,我隻會收發電子郵件和上網。很多技術專家經常把技術看得非常重,我一直覺得,不懂技術沒關係,真正的技術從來都是為不懂技術的人服務的,我們這些不懂技術的人創造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所以我認為外行是可以領導內行的,關鍵是要尊重內行。我沒法跟技術人員吵架,他們講的東西我都聽不懂,我說的話他們也覺得奇怪,說:“你怎麼會這麼說呢? ”我告訴他們,中國80%的人,不懂電腦的人,都和我想的一樣。別人經常說我們是高科技公司,其實在客戶麵前,越說是高科技公司,客戶越怕你。所以,要把客戶的麻煩留給自己。把麻煩留給自己,你的麻煩就會越來越少。

我是從1995年開始創業的,在中國,我差不多是第一個做互聯網的人比張樹新早了半年多。當時我們在杭州做中國黃頁,做了三年,非常艱難。那時候我們做生意的模式很簡單,就是幫企業做網頁,但中國的企業沒有辦法上網,怎麼辦?我們就想辦法,先從朋友的企業做起,朋友信任你,知道你不會騙他。第一家被我們搬上互聯網的企業是一家賓館——望湖賓館。賓館經理給了我一份中英文的賓館介紹,我把介紹打印好,傳到美國西雅圖做網頁,然後把做好的網頁掛到互聯網上。我對經理說,你看看國外有沒有人看到這個網頁,如果有人看到,你再付我錢,結果他說有人看到也不會付我錢。當時很多人把我們看作騙子,他們都不懂互聯網。最有意思的是,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美國的很多婦女代表在來中國之前,上網搜索在中國住的地方,結果搜到了那家賓館。賓館的人對這些婦女說,我們離北京有1000多公裏,但她們還是要來住。通過這件事情,我們發現,如果把中國的企業都放到網上去,能量一定大得不得了。這個認識一直影響著我,直到今天。

1995年的時候,互聯網的速度很慢,慢得一塌糊塗。1995年8月,中國電信連入互聯網,我們是中國電信的第七個客戶。為了證明互聯網的存在,我找了很多媒體朋友到我家裏,通過撥號上網。他們帶著攝像機在我家裏等了三個半小時,終於等出來半張圖片。確實,我們走得很艱難,我們要證明自己不是騙子,互聯網確實存在,確實有這樣的網頁。今天的互聯網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當年的速度和現在的沒法相提並論。

當時,別人認為我們就是個體經濟,那時候個體經濟一般是沒有資格競爭的。經過一年多的經營,我們發現很難打敗國企,國企也打不敗我們,最後我們就做了合資企業。我們投資,占30%的股份,別人占70%的股份。當時別人的目的是兼並我們,於是出現了一些觀點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