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融入他所領導的公司,潘偉迪和花旗集團當時主管國際消費者業務的彭安傑(Ajay Banga)參加了一個速成培訓班。潘偉迪花了幾個小時在日本消費金融部門,這是處理客戶違約的部門。
花旗集團的高官們認為他們學會了如何像這樣去詢問,當潘偉迪出現時,他們說:“你用股東的錢幹什麼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切入點。
然而一些對這位首席執行官治理細節的擔憂就是他緩慢的決策。在他接管後不久,他召集了一批頂級投資銀行家,探討如何重組他們的業務以避免重疊。他們花了一個月進行頭腦風暴並談論想法,但是“什麼也沒有發生,”一位高管這樣說道,他認為潘偉迪很喜歡在理論層麵上去探索一些東西,但是在實施上卻很遲疑。今天(2008年5月),在那次會議的四個月後,花旗集團準備按照最初的建議來重組組織構架,依照人們對工作的熟悉程度而進行。目標是為了拆除公司與投資銀行家間存在已久的隔閡。
類似地, 2008年2月在土耳其的一個會議上,一位花旗集團的員工詢問什麼時候員工不再“需要去紐約”來獲得每一個決策的批準。
“這需要一些時間,因為我們需要勤奮,”潘偉迪禮貌地回答。
“我不希望這隻是建立在直覺的基礎上。”……
討論:
潘偉迪用到了五種權力來源中的哪些?請解釋。
潘偉迪用了九個影響策略中的哪些?
潘偉迪展現了哪些不同的領導特質和風格?舉例說明並進行討論。
潘偉迪多大程度上使用了全範圍領導模式?請解釋。
潘偉迪表現出了負麵的領導特質、風格或行為嗎?請討論。
自我評估
你有成為領導者的潛質嗎?
目的
1.學習更多成為領導者所需要的技能。
2.評估你自己的領導能力。
引言
管理者處理複雜的問題:他們關注需要完成的事情(計劃和預算),促使人們一起工作(組織和配備人員),並且確保人們完成自己的工作(控製和解決問題)。然而,領導者是應對變革:他們通過設置方向而不是計劃和預算來關注需要完成的事情,通過結盟合作而不是組織和配備人員來促使人們一起工作,通過激勵和鼓勵而不是控製和解決問題來使人們完成工作。這個測試的目的是評價你的技能,並測定你是否具有成為領導者的潛質。
說明
閱讀下麵的陳述,劃出最符合你自我認知的數字: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對;4=同意;5=非常同意。答案沒有對錯之分。
1.我能分清楚個人生活和工作/學習。 1 2 3 4 5
2.我對自己很誠實。 1 2 3 4 5
3.我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 2 3 4 5
4.我會優先完成我需要做的事情。 1 2 3 4 5
5.我能準時參加會議或課程。 1 2 3 4 5
6.我積極和樂觀。 1 2 3 4 5
7.我是解決方案導向型而不是問題導向型。 1 2 3 4 5
8.我能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