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說,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完。
假如他們的豆子賣不完,他們就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漿,再拿出來賣給行人。如果豆漿賣不完,可以製成豆腐,豆腐賣不成,變硬了,就當做豆腐幹來賣。而豆腐幹賣不出去的話,就把這些豆腐幹醃起來,變成腐乳。
還有一種選擇是:賣豆子的人可以把賣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讓豆子發芽,幾天後就可改賣豆芽。豆芽如果賣不動,就讓它再長大些,變成豆苗。如果豆苗還是賣不動,再讓它長大些,移植到花盆裏,當做盆景來賣。如果盆景賣不出去,那麼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讓它生長。幾個月後,它結出了許多新豆子。一顆豆子現在變成了上百顆豆子。
一顆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時候,可以有無數種美好的選擇。
【腦筋轉不停】
假設,讓愛鑽“牛角尖”的人來賣豆子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他們一定會執拗地想盡辦法賣豆子,一天賣不完,第二天起個大早再繼續賣,直到豆子變質壞掉。
猶太人的豆子能賣完,並不是說他們的豆子供不應求,而是說在他們的豆子賣不完的時候,總能想出對策,善於為自己解圍,而不是走到“牛角尖”裏,把自己逼到絕境。
你欣賞猶太人這樣的方式嗎?想想看,大人們常常愛用“喜歡鑽牛角尖”這樣的話來形容你嗎?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出現,那你就要趕快想辦法改正了,因為鑽“牛角尖”並不是一個做事的好習慣。
【習慣小錦囊】
愛鑽“牛角尖”的人,容易認死理、不注意觀察變化、不聽勸告。專家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調整:
1要明白很多事情都有兩麵性,真理和謬誤隻有一步之遙,固執地堅持不會有好的結果。
2要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發散思維,遇事多想幾個解決方案。
3不要揪住無關緊要的小細節不放。
一邊抬水一邊挖井——從長遠考慮
【故事園地】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從前,有兩個和尚——大和尚和小和尚,他們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宇裏。山間有一條小溪,他們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去溪邊挑水。5年中年年如此,5年後的一天,小和尚沒有下山挑水,第二天、第三天,小和尚都沒出現。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後,大和尚終於按捺不住了,要去看個究竟。
大和尚來到小和尚的住處,看到小和尚坐在桌前誦讀經文。大和尚好奇地問小和尚:“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小和尚笑著說:“我帶你去看看,你就明白了。”於是,小和尚帶著大和尚走到廟宇的後院,指著一口水井說:“這5年來,我每天讀完經文後,都會抽空來挖這口井。雖然我們現在年輕力壯,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們都年邁走不動了,我們還能自己挑水喝嗎?又會有誰能為我們挑水喝?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就開始挖井。現在終於成功了,我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喜歡做的事情。”
看到小和尚不用下山挑水就可以喝到清涼的泉水,大和尚後悔極了,自己為什麼就沒有想到呢?
【智多星的話】
平常每天隻要付出一點努力,積累下來就總會在未來收到成效。想想看,為什麼大和尚沒有想到為自己挖一口井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他隻看到了眼前,沒有想到以後。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常常會犯和大和尚類似的錯誤。
【習慣小錦囊】
從長遠考慮,隻是比別人多想了一步,結果卻可能收獲到更多的果實。我們可以這樣培養做事從長遠考慮的好習慣:
首先,做一件事情前,要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挑水是因為沒水喝,那麼如果挖一口井在自己的院子裏,這個問題不就可以得到徹底的解決了嗎?
其次,多做幾個設想,在有鉛筆用的時候,想到如果發生緊急的情況沒有鉛筆用該怎麼辦呢,這樣你就總能做到忙而不亂了。
最後,要杜絕行動上的懶惰。從長遠考慮雖然是有益的,但卻會耗費許多的精力和時間,所以常常我們已經想到了,卻很難及時做到。
【成長在路上】
議一議,下麵的哪些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明明很喜歡搞發明,又不願給家裏增添負擔。每次媽媽給明明的零用錢,明明都會存下來一部分,到了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他用一角一角積攢下來的錢,給自己訂一份有關開發學生智力的期刊,他的發明創造更多了。
2.最近小區裏經常停水,於是媽媽買來一個大水桶,每天都接一些水備用。
3.每次露露的鉛筆盒裏都至少會有兩隻以上的鉛筆,以備著急的時候來不及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