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2 / 3)

仔細思想這些事情的實際情況,你就會被一種恩賜的精神甜美充滿而直到你的靈魂深處,並將在一種內在的滋味和最芬芳的香氣中聞到上帝的不可表達的善良,這將由他傳遞過來供應你;當他的榮耀顯出時,你將惜助於此而得以滿足。我重複一遍,你將得到滿足,而沒有饜飽的不快,因為這種不朽的食糧就是生命本身。由於生活的渴望永遠不斷地增加,所以生命的食糧也不斷地在吃,但永不會變成分享者的本性。另外的食糧則會引起壓迫胃部的不快,但並不給予不朽的生命,因為它缺乏不朽生命的本性並且在被食用後就變成食用者的本性。但是,我們心智的渴望靠著心智而活著,它不斷地越來越進入生命和歡樂。但是,生命和歡樂是無限的;蒙福的人借助於熱誠的渴望而重生於生命和歡樂之中。飲用了生命泉水的那些人感到滿足而又仍然口渴;而且,由於這種飲用永不變成一件過去了的事情,因為它是永恒的,他們在飲用和口渴中都永遠蒙福,那種口渴和它的滿足都永遠不會消失。

讚美上帝,他給予了我們一個不能為暫時的東西所滿足的心智。它的渴望沒有止境,它從它的渴望不能在時間中得到滿足而認識到自己是超於一切時間之上的不死的東西。它感知到,除了在那決不會失敗的最優秀和最高的善良成果中,它就不能滿足於所期望的悟性生活。對那種善良的享有決不能成為過去的事情,因為欲求絕不能變得越來越小。可以提出一個關於肉體的例證,這正如一個餓漢坐在一個大王爺的餐桌上,供應給他的是他所渴望的一種食物,而這種食物的性質是愈吃得多食欲也就愈旺盛。如果這種食物永遠吃不完,很清楚,在被填塞中,被喂食的人會繼續渴望這種食物,並且被熱切地引導到繼續求取它。一種食物的力量如在於刺激吃的人以越來越大的渴望去求取它,人就會一直渴求這一種食物。悟性稟賦的力量就是這樣的,它接納生命在它自身之中,它就按它的轉化力程度轉化為那個生命。空氣把太陽的射線吸收進自身中,它自身就變成了光。悟性變成它所了解的東西;但是它隻了解普遍的和不朽的以及持久的事物,因為不朽的真理乃是它的目標;而且是它的本性把它推向這個目標的。而這個真理,它是在基督耶穌的永恒寧靜和平中理解到的。

我們的上帝永遠在其中受祝福的勝利的教會就是這樣的。那裏有真正的人耶穌,他在這樣崇高的結合中與上帝的兒子相結合,使人性隻有在神性之中才有存在的立足處:在這種不可說的本體性位格結合中,他的人性真理不可能承負一個比較深刻或更加單純的結合而還繼續存在。此外,如果每個理性的稟性在今生中以最深刻的信心、希望和仁慈而皈依基督,同時,每個個體的位格實在性繼續保持完整無缺不被觸動,所有的東西都這樣與基督相結合,以致於一切天使和人,離開了他就不會存在。借著他,每個人身體的實在性都被自己特有的精神靈性引向上帝,並被吸收到上帝裏麵,所以,每個蒙福的人在他自己的存在的實在性未受觸動之下,都會在基督裏麵,在耶穌基督本身裏麵,並通過他,上帝也在上帝裏麵,同時,上帝本身,繼續保持為極大,也會在耶穌基督裏麵,在耶穌本身裏麵,於是通過他一切都在一切事物裏麵。

教會不可能通過別的途徑而成為完全一體。因為教會意味著很多人的統一,同時保持每個個人的位格實在性,而不混淆各人的稟性或程度。教會越是一體化,它就越是偉大。但是,這種教會是處在其最大可能情況下的教會。那時的這個永遠勝利的教會乃是最廣大的教會,因為在它之中不可能想像還會有更大的結合了。深透地凝視這個結合吧,在那裏,結合是絕對極大的和神聖的,在那裏有神性和人性在耶穌中的統一,還有得勝的蒙福者的教會同耶穌的神性的統一。絕對的“一”本身也並不比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之統一更大,不比天上幸福者的統一更大,因為它是極大的統一,它是一切結合的結合,由於它是所有的結合,就既不收納得太少也不收納得太多,就象在第一卷中所說明的,它出自“一”及其等同者。各種稟性在基督裏麵的結合,也既不大於也不小於勝利的教會的統一,因為,作為不同稟性間的極大的結合,它在這個結合中所承受的既不更大也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