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教會的性質可以從上麵所說的話中得出來,但是我將為它補充幾句話,以完成我這本著作。
對於必需的信心以不同的程度進入並居留於不同的靈魂之中;沒有人可以希望達到沒有比之更大的極大信心,就象沒有人能夠達到極大的仁慈一樣。如果沒有比之更大的極大的信心寓於塵世的靈魂之中,那麼就會立刻使他得以也見到至福的異像;因為任何種別的極大如果它是那個種別的最後終端,它也因此就是相鄰的上一個種別的起點,所以,如果一個人不是同時也處於全知者的地位,他就全然不可能具有極大的信心。同樣地,一個仁愛的人如果不是同時是被敬愛的上帝本身,也就不可能具有極大的仁慈。因此,極大程度的信心或仁慈除了用以指耶穌基督以外,不可能用以指任何別人,耶穌基督既是過客同時又是全知者,既是愛人的人,又是被愛的神。在極大之中包含著萬物,因為它包容一切。在耶穌基督的信心中包含著一切真實的信心,在他的仁慈中包含著一切真實的仁慈,各以特定的程度而存在。這些特定的程度處於極大之下和極小之上,一個人即使盡可能地具有對基督的極大的信心,也不可能達到那個極大的信心,足以把那既是神又是人的基督包含到自己裏去。誰也不可能如此地熱愛基督,以致於基督不可能更加被熱愛了;因為,基督乃是愛和仁慈本身,因此,他是無限地可愛的。就是說,沒有一個人不論在這個世界裏或在將來的世界裏,可能這樣地熱愛基督,以致於變成又是基督又是人。因此,不論是在塵世通過信仰和愛,或者在來世通過親嚐和包容,同基督相結合的一切人,都各以一種特定程度與他相結合,這種程度決定著結合的密切程度,沒有一個人脫離這種結合而自存於自身中,這種結合也並不破壞各人的程度。
這種結合就是教會,把許多人集合為一體,如同把許多肢體接著各自的程度而集合成為一個軀體。每個肢體都不是另一個肢體,但是,每個肢體都同其他肢體共同成為一個軀體,這個軀體則把所有的肢體統一在一起。脫離了這個軀體,誰也不可能享有生命和存在,同時,誰也不能自稱是軀體,除了他居於軀體之中。當我們在這塵世做旅客時,我們信仰的真理隻能夠自存於或繼續存在於基督的精神裏,同時,信徒們次序在協調中,即在同一位基督之中仍繼續保持著高度的差異。當我們因死亡而離開戰鬥的教會後,我們隻有依靠基督的力量才能複活,這樣,在天上勝利的教會仍將是統一的,每個人都處在他自己的教階位置中。此後,我們血肉的真理將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基督肉身的真理中,我們身體的真理將在於基督身體的真理中,我們精神的真理將在於耶穌基督的精神的真理中,就象葡萄樹的枝子一樣;這樣在所有人中就將隻有一個統一的人性,即基督的人性,在所有人的精神中也隻有一個精神,即基督的精神,並且每個人都以在一切事物之中隻有一位基督這樣的方式寓於他裏麵。因此,在今世中接待屬於基督的所有人中的一人,就是接待了基督,對屬於基督的人中最小的一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對他做的。傷害了柏拉圖的手就是傷害了柏拉圖;如果一個腳被夾住在最小的獸夾中,整個人也就被陷井夾住了。在天國裏無論為怎樣小的事情而喜悅就是為耶穌而喜悅,並在萬物中看到耶穌,因為由於他而上帝永受祝福,這樣,上帝借著他的兒子而成為萬物中的一切,並且每個肢體也都在他的兒子裏麵,並通過他而與上帝相結合,也同萬物相結合,這種喜悅可以完全滿足而沒有忌妒或任何缺陷。
當我們旅居於塵世時,我們的信心能夠不斷地增強,仁慈也同樣如此。每個人確實都各處於這樣的一個程度中,即在一個給定的時刻,和給定的他的稟性中,他就不會是處於另一個程度中;但當他處於一個程度中時它又潛在於另一程度中,即使他絕不潛在於基督的無限仁慈中。但是,我們必須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努力實現我們的全部可能性,並靠著就是信心和仁慈的主耶穌而從美德走向美德,從一個程度進到另一個程度。至於我們自己,作為我們自己,如果沒有他我們就什麼也不能做。但是,我們所能夠做的一切,隻能在他裏麵做,隻有他能彌補我們的缺陷,這樣,在複活的日子裏,我們就可以成為他的完整的和高貴的肢體。我們用盡全力地相信和熱愛,就能夠充滿信心地向他祈求這增加了的信心和仁慈的恩賜,在孜孜不倦的禱告中懷著極大的信賴而走近他的寶座。因為他是無限仁慈的和慈愛的,不允許任何人被他的神聖願望所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