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職場成敗,取決於你選擇3(3 / 3)

他開始教授大家“結交朋友與影響他人”的秘訣。其實卡耐基的秘訣沒什麼深奧之處,都是淺顯的道理,“微笑,別抱怨,承認錯誤”等等,但神奇的是,參加卡耐基課程的學員們都深為這些道理所感動,而卡耐基的課程也比以往更加受人歡迎。

20世紀30年代中葉,有位出版商遊說卡耐基出書,卡耐基拒絕了,然後他自己動筆寫了《如何贏得友誼與影響他人》一書。以前嚐試成為小說家而失敗的卡耐基這次獲得了讀者的回響,他的書非常暢銷,許多人開始向卡耐基求助,從婚姻、友誼到如何成功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都有。

卡耐基的成功說明,人不必為天生的才智太少而煩惱,能否成功全在於自身的努力和拚搏。並且對於自己的目標,絕不要輕言放棄。

年輕人,更不要放棄,不要泄氣。你再不濟,再不聰明,但你可以努力地爬上巨人的肩膀去撐起一片藍天!你看到卡耐基了麼?看到愛因斯坦了麼?看到更多的偉人了麼?他們的成功,哪一個不是靠對成功的不懈追求才獲得的?

三、用恒心和毅力才能燒那壺水

一個老板說,現在有太多的人不能把一壺水燒開,很多人都是燒到60℃就撒手了。還有不少的人是這壺水沒有燒開,又跑去燒別壺的水。而這些人本來是很有才華,可以有些作為的。

是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好比是個燒水工,人生苦短,看到一個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把一壺水燒開,真是令人惋惜。

一個人要想燒開一壺水,歸結起來大概有這樣四個問題:一是一壺水值不值得燒;二是應該燒哪一壺;三是如何燒;四是燒開之後又怎麼辦。

社會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就是所謂“冷門”。考大學,熱門專業報考的人很多。選擇工作時,吃香的行業總是門庭若市。其實呢,熱門和冷門是相互轉換的。世上隻有沒燒開的水,沒有不值得燒的水。

有句俗話: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所謂狀元,無非就是燒開了的水的人而已。

一個人要想燒一壺開水,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看自己到底有什麼潛能,至少應該看看自己的興趣何在。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太過優秀的人,總是認為壺壺水都值得燒,壺壺水都可能燒得開。但是,有諺語說,不要同時追兩隻兔子。

我們不免會有見異思遷的弱點,不免會懷疑乃至動搖,對這壺水是不是可以燒開有深深的疑慮,最後我們甚至認為也許這壺水根本就不值得燒……一個能夠把水燒開的人,一定經過了寂寞、艱難和挫折……尤其是燒到60℃之後,常常令無數來者無功而返。

在現實生活中,“生活在別處”的人太多,想去燒下一壺或者別人那一壺的人太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太多,而真正能夠坐冷板凳,在自己的專業方麵能夠精益求精的人並不多。因此,可以說,如果你能做到專一地燒開一壺水,用恒心和毅力將工作做到善始善終,那麼,你就成功了!

身為“燒水工”的你,總是燒不好水,如果不是客觀的外因(如這水根本就是被人念過咒,即使溫度到了一萬度也不行),而僅僅是因為你的內因(如懈耽懷疑、不專心等等),那你還能說你是個好“燒水工”麼?連水都燒不開的“燒水工”,其職業操守如何也就可見一斑了。

正視自身的弱點

如果你的工作正陷入困境,這是你的錯。即使這並不是你的錯誤所造成的,也依然是你的錯。你不要再試圖尋找其他的原因,否則,就隻能說明你在推卸責任,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

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與其遇到問題就怨恨別人,不如試著盡可能對自己吹毛求疵一些。 別老是認為自己在工作上有多棒,而應多想想自己哪裏做錯了。在工作時,如果你問問自己下列問題也許會更好一些:

1.你是否已經拿出全部精力來做目前的工作,或是否和其他優秀的同事一樣賣力工作呢?

2.你是否和從前一樣,對工作有高度的熱忱,且具有認真負責的精神呢?

3.你是否疏忽自己的外表,或開始疏忽對老板、同事應有的禮節呢?

4.你的個人生活問題是否影響工作或影響與老板、同事的交流呢?

5.你是否比以前或比別的優秀的同事更會拖延事情呢?

把自己設想為老板,站在他的立場來衡量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如果你發現你確實有某些方麵的缺點,譬如在外表或工作習慣上,你已開始鬆懈,你開始讓個人問題影響到你的工作,或你的工作熱忱已大不如從前等,那麼你就不要再浪費時間找些自圓其說的理由,最好立即下定決心,將所有出現的缺點改正過來。

二、將缺陷轉變成你跨越障礙的動力

一位名叫阿費烈德的外科醫生在解剖屍體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的器官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糟,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禦病變它們往往要比正常的器官機能更強。

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隻患病的腎時,他發現那隻腎要比正常的大。當他再去分析另外一隻腎時,他發現另外一隻腎也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髒、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情況。

為此他撰寫了一篇頗具影響的論文,從醫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鬥爭而使器官功能不斷增強。假如有兩隻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隻器官死亡後,另一隻器官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得強壯起來。

他在給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又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這些搞藝術的學生的視力大都不如人,有的甚至還是色盲。阿費烈德便覺得這就是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複,他把自己的思維觸角延伸到更為廣泛的層麵。

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過程中,結果與他的預測完全相同。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道路,原來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缺陷不是阻礙了他們,相反卻促進他們走上了藝術道路。

阿費烈德將這種現象稱為“跨欄定律”,即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於他所遇到的困難程度。

其實,按照阿弗烈德的“跨欄定律”,可以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譬如盲人的聽覺、觸覺、嗅覺都要比一般人靈敏;失去雙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強,雙腳更靈巧。所有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如果你不缺少這些,你就無法得到它們。也就是說,豎在你麵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因此,你要客觀地正視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不要因為害怕而回避。你要相信,一個人的缺陷有時候就是上蒼給他的成功動力。

客觀地看待自己,就像一個女孩攬鏡自照,自己哪裏最靚,哪裏最迷人,哪裏是焦點都會一目了然、成竹在胸,當然,對自己臉上的微瑕和青春痘一類的東西也會悄然記下。因此也就會把不太“理想”的地方或掩藏或修飾,而能揚長避短,把自己最能贏得回頭率的一麵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