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階不幾年就升到四品道台。總督一次進京,見了左宗棠,討好地說:“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黃蘭階,如今在敝省當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來找我,我就對他說:‘隻要有本事,自有識貨人。’老兄就很識人才嘛!”
黃蘭階能夠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這個大貴人為背景,讓總督這個小一點兒的貴人給他升了官,實在是棋高一著的鬼點子。
我們暫且撇開清政府官場的腐敗和黃蘭階欺世盜名的卑劣做法不談,單從借力的角度來看,黃蘭階正是看準了清政府官場的特點而想出了求官的對策。真可謂對症下“藥”,“藥”到“脖除,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當今社會裏,這種靠貴人之力而使自己的事業步步高升的現象同樣值得我們借鑒。貴人的引薦和提拔往往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能夠為自己贏得機會和廣闊的舞台,充分地釋放自己的才華,做到“懷才有遇”,從而為自己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矗
二、結交權貴的“紅頂商人”
做官要有靠山,做生意也要有靠山。曾經紅極一時、富甲一方的“紅頂商人”胡雪岩,正是憑著背後強大的官場力量才得以財源滾滾,最終登上財富的高峰。
在封建社會裏,士農工商的次序十分明顯,商人在社會中處於最末流,這種體製嚴重影響了商人的發展。任何一個小官吏都可以利用其職務特權幹預商人的活動。麵對這樣的一種情況,商人要想把生意經營下去就必須有合適的策略。多數人會采取一種回避官府的消極應對措施,而另一類人,卻設法與官吏階層溝通,爭取得到保護,從而獲得更大的活動範圍和更多的經濟利益。胡雪岩即是後一類人。
尋求官吏保護,首先要找到合適的人眩隻有將目光放在有前途有希望的人身上,才能真正找到靠山。
王有齡在當時是一名候補鹽大史,打算北上“投供”加捐做官,可是他窮困潦倒,舉目無親,每天隻能泡在茶館裏消磨時光,根本無錢“投供”,也就得不到做官的資格。
胡雪岩了解這些情況後,心頭不由一亮。他看準眼前的王有齡決非等閑之輩,若助他進京“投供”,日後定有出頭之日,能成為幫助自己事業騰飛的靠山。雖然胡雪岩當時還隻是信和錢莊收賬的小夥計,自己不名一文,但是他手裏卻正握著剛剛收上來的五百兩銀子,他擅作主張,沒有將銀子交給老板,而是決定在王有齡身上下注。當他將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遞到王有齡手中的時候,王有齡又驚又喜,感激涕零,將胡雪岩奉為自己的大恩人。有了這筆錢,王有齡第二天就啟程北上了。
胡雪岩回到錢莊,老板知道他私挪錢莊款項後,盛怒之下將其掃地出門了,同行也不敢收留他,日子自然難熬。而這時王有齡卻開始了他的鴻運,得到了一份掌管海上運糧的肥差。衣錦還鄉後,幾經周折也沒有找到胡雪岩,而在一次閑遊中卻無意間見到了他。胡雪岩看到王有齡已身登宦門,心裏的石頭落了地,知道自己的付出終於要有回報了。
王有齡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幫胡雪岩找回飯碗,洗刷名聲。錢莊的同事也感到胡雪岩是個忠厚仁義之人,便愈發敬重他。自此,胡雪岩在錢莊業聲譽大振,為他日後自己開錢莊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在王有齡的蔭庇下,胡雪岩不再做錢莊的“小夥計”,而是自立門戶,販運糧食。他在官與商之間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自此走上了從商的坦途,事業日漸發達。
倚仗官勢,胡雪岩在商界中的生意越做越大,萌發了開錢莊的念頭。眾所周知,沒有雄厚的資本,錢莊當然開不起來,然而胡雪岩卻在經濟實力非常 薄弱的情況下要做大生意。常人看來是癡人說夢的事,而對於有官勢撐腰的胡雪岩來說卻胸有成竹。他利用王有齡職務之便,代理海運公款彙劃,為自己籌得了一筆款項,又贏得了聲譽信用,創立了無形資產,可謂一舉兩得;同時,他還利用王有齡在官場的勢力,代理公庫,白借公家的銀子開自己的錢莊。不到兩年工夫,他的錢莊就轟轟烈烈地開張了。
隨後,因為有王有齡這個官聲好、升遷快的後台,胡雪岩發現自己麵前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世界。糧食的購辦與轉運,地方團練與軍火費用,地方厘捐絲業,各方麵的錢都往胡雪岩所辦的錢莊裏流了進來。他深諳官場勢力對自己巨大的保護作用,因此他繼續幫助那些有希望有前途的官員,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遷就時局,不斷尋找新的保護人,以求自身的發展。他樂此不疲地幫助左宗棠籌款購物,除了商業目的外,還為了通過支持左宗棠興辦洋務,成就功名,從而為自己在朝廷中找到一棵安身立命的大樹,讓自己減少風險,增加安全感。有了左宗棠這樣一個大員作後盾,有了朝廷賞戴的紅頂,賞穿的黃褂,天下人莫不以胡雪岩為天下一等的商人,莫不視胡雪岩的阜康招牌為一等的金字招牌。胡雪岩也敢放心地一次吸存上百萬的巨款,也可以非常硬氣地與洋人抗衡。任何一個以本業為主,不能上傳下達的商人都不敢像他這麼做,可是胡雪岩統統做到了。
作為“紅頂商人”的胡雪岩,其“紅頂”很具象征意義,因為是朝廷賞發的,戴上它,意味著受到皇帝的恩寵,也意味著他所從事的商業活動的合法性,同時,皇帝的至高無上也保證了胡雪岩的信譽,可謂一箭三雕。胡雪岩憑著這“紅頂”,積累了萬貫家資,成為顯赫一時的一代巨賈。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發現了靠山對於生意人的重要性,並一生致力於培植自己的官場靠山,踩著官場的階梯,登上了財富的寶座。
當然,官、商合流違背政治原則和社會道德,而且倚官為勢終究不穩定,肥缺人人想占,這就容易導致官場上勾心鬥角、政情動蕩,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但是胡雪岩用一生的經驗所演繹的那句“做生意不能沒有靠山”確實值得人們思索。
三、攀龍附鳳的生意經
曆史上大部分有成就的人,或巨商、或大官,都要給自己找個貴人作依靠,並從中受益。而在現代社會,借貴人之光為自己宣傳造勢的手段,已被商業、文化、經濟、政治、外交等領域廣泛地運用著。尤其對於商家來說,若能給自己的產品找個特殊代言人,自然人氣大升,銷路廣開。 比如耐克鞋業與喬丹,健力寶集團與李寧,在“攀龍附鳳”的過程中,產品本身自然也就會身價大增了。
1989年夏,正當健力寶公司的事業發展如日中天時,世界體操王子李寧解甲退役,加盟健力寶公司,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巨大震動。
健力寶公司的總經理李經緯與體操王子李寧,一個是優秀企業家,一個是世界體育明星,早就有了交往。在李寧告別體壇之前,李經緯和他曾作過一次深談,得知了李寧退役後的最大心願是辦體操學校,培育體操人才。而辦學要錢,必須要靠實業才能實現這個理想。這使李經緯想起外國一個著名足球運動員退役後開辦運動鞋廠的故事,李寧不也可以這樣做嗎?同時他深知,如果李寧的名字與健力寶聯在一起,會給健力寶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精神效應和物質效應。
李經緯由此盟發了邀請李寧加盟健力寶公司,創辦李寧運動服裝廠的念頭。李寧也愉快地接受了健力寶的邀請,擔任總經理特別助理,籌建李寧牌運動服裝廠。隨著亞運會的召開,李寧運動服也一炮打響。
1990年北京亞運會,健力寶公司在全國各企業中捐款名列第一。1992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巴塞羅那奧運會,健力寶公司是唯一的國內讚助單位。這一切都少不了李寧的作用力。
健力寶公司看準了李寧身上所蘊含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在他實業辦學的同時宣傳了自己的產品和企業,借李寧的力量樹立了自己的形象,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靠山。
不僅中國的商家走銷售的捷徑要借貴人之力,國外的企業為了增加利潤也要尋找靠山。
鞋商菲爾·耐克最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NBA巨星喬丹簽訂了推銷合約。作為NBA巨星,邁克爾·喬丹的崇拜者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各地都以成千上萬計,喜愛他的球迷往往以喬丹的穿戴來裝扮自己。對於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大明星,聰明的菲爾·耐克不會放過,他不惜重金聘請喬丹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隨著喬丹為耐克鞋做的廣告頻頻出現在電視上,隨著喬丹馳騁在萬人矚目的籃球場上,耐克公司的銷售量更是直線上升。喬丹的一聲讚賞遠遠超過千百句苦口婆心的推銷言辭。
耐克公司很會攀附,它利用眾人對“飛人”的崇拜心理,將自己的產品與喬丹的名字並列,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也贏得了巨大的經濟利潤。耐克公司借著喬丹這棵大樹,能讓自己立於鞋業的不敗之林,真可謂“慧眼識貴人”。
美國一家公司所生產的天然花粉食品“保靈蜜”銷路不暢,經理絞盡腦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費者對“保靈蜜”的需求熱情呢?如何使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大有益處呢?廣告宣傳,未必奏效,大家見得多了。
正當一籌莫展之時,該公司負責公共關係的一位工作人員帶來喜訊:美國總統裏根長期吃此食品。原來,這位公關小姐非常善於結交社會名人,常常從一些名流那裏得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一次她從裏根總統女兒那裏聽到了對本企業十分有利的談話。據裏根的女兒說:“二十多年來,我們家冰箱裏的花粉從未間斷過,父親喜歡在每天下午4時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長期如此。”後來該公司公關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又從裏根總統的助理那裏得來信息,裏根總統在健身壯體方麵有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吃花粉,多運動,保證睡眠。
這家公司在得到上述信息並征得裏根總統同意後,馬上發動了一個全方位的宣傳攻勢,讓全美國都知道,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之所以體格健壯,精力充沛,是常服天然花粉的結果。於是“保靈蜜”風行美國市常
看來,提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利潤,沒有一個堅實的力量為你撐腰是不行的。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到最大的效益,有沒有“靠山”至關重要。有一個強大的後台為你造勢,肯定就有更多的人買你的賬,反之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機遇喜歡光顧有準備的頭腦”,隻要仔細觀察,用心分析,就能找到助你成功的人。天上不會掉餡餅,貴人也不會主動找上門來。攀龍附鳳,首先要懂得創造龍,創造鳳。出人頭地的願望人人都有,被社會所認可,也是人們正當的追求,不但有利於個人的發展,更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在努力上進的同時,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或者幾個貴人,不但能讓自己早日邁向成功,更能讓自己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也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充實。結交權貴,攀龍附鳳這些做法雖有沽名釣譽之嫌,但隻要不損害別人,就是光明正大之舉。尋找貴人、依靠貴人也自然值得世人借鑒。
利用你的貴人
攀附貴人的目的,就是要發揮貴人的作用促成自己所想之事。因此,有了貴人之後,如何挖掘其能量,真正為我所用才是依附的關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利用對方,首先必須認清形勢了解對方,再去把握時機,伺機行事。如此則能萬事大吉。
一、利用貴人要伺機行事
貴人與你近在咫尺,可卻不一定隨時都能為你所用。要想最有效、最自然地借貴人之力,就必須學會伺機行事。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裏,宦官專權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宦官之所以能夠獨攬朝政,就是因為他與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有著朝夕相伴的密切關係,在充分觀察了解皇帝的脾氣之後,也就自然懂得利用皇帝的情緒好惡來達到自己的一係列目的。他們察言觀色,伺機行事,在依附迎合皇帝的同時,也學會了控製各種政治勢力,最終獨攬大權。
明熹宗朱由校是一個典型的昏君。熹宗幼年喪母,由奶媽客氏撫養長大。朱由校即位後,就尊客氏為“奉聖夫人”,並提拔與客氏有曖昧關係的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朱由校自幼喜好木工活,16歲當上皇帝後,仍然沉湎於此,常常整天忙活。自己動手劈、鋸、刨或油漆木器。而魏忠賢則經常在朱由校製作木工器具正高興的時候,拿出一大堆奏章請他審議,故意惹煩熹宗。這時的朱由校哪裏還有心思關心國事,便趕魏忠賢快快離開:“我都知道了,你看著辦吧,怎麼都行!”
這樣,朝廷裏的大事小事,實際上就由魏忠賢說了算,因為皇帝已吩咐“怎麼都行”,而這正是魏忠賢所期望的。於是,明熹宗時期,朝廷的大權一步步掌握在魏忠賢手裏。朝中事無巨細,必先請示魏忠賢。此外,他還掌握著皇家特務指揮大權。隻要有人說魏忠賢一句壞話,被暗探聽到馬上就會遭到殘殺。
作為竊取國家政權的一代大奸臣,魏忠賢的做法一直為人所唾棄。但是,就魏忠賢利用皇帝的弱點,抓住時機故意惹煩皇帝,從而達到目的的方法,則是發人深省的。
背叛秦國的叔孫通能夠得到劉邦的欣賞,也是因為他善於察言觀色,捕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