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所剩無幾,其團團圓圓的形狀也早已被壓得扁扁的,毫無美感可言。
女孩望著母親手中的沙子,領悟地點點頭。
相愛不計貧富貴賤
在台灣對愛人有一種詩意盎然的稱呼,叫做“牽手”。
“牽手”的稱謂緣起於台灣高山族平浦人。平浦人是母係家庭製度,嫁娶大都由男女青年自己挑癬自由結合。女孩長大後,父母就給她建一間房子,讓她單獨居祝到了適婚年齡,姑娘家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孩相中了意中人,以芍藥或玉蘭等帶有象征意義的花束贈給女方。女孩如果中意,便將對方迎入房中同居,懷孕後牽著丈夫的手去稟告雙親,請求“承認”。據(風山縣誌)載:“男女於山間彈嘴琴吹鼻簫,歌唱情和意相投,各以佩物相贈。乃告父母……名曰‘牽手’。”
人類居然也可以這樣相愛,不計貧富貴賤,隻是為了愛而愛,單純得使現代人不能相信。我喜歡“牽手”這個樸素而有動感的詞,愛的真諦,盡在其中;愛的溫馨,撲麵而來。當人類進化到不相信愛情的階段,“牽手”則成為一組不褪色的照片,剪輯著互相阻隔的時空。伸出手去,牽住的不僅是另一隻手,而且是一個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的人。牽手時,有一種擁有的愉快,也有一種沉重厚實的責任感。《詩經》中有這樣的句子:“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愛的歌從古至今不絕於耳,歌中最美的是愛的靈魂,轟轟烈烈是不會長久的,寬容的情歌才是真諦。
曾經有一對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妻,一起走過了50個春秋,而彼此感情依舊。50年的時光竟不能讓他們的愛情有一絲的褪色,反而是越來越熾烈。他們的那些為家庭矛盾困惑的朋友很是不解,便向他們詢問:50多年的相隨歲月,如何走過來?她答一個“忍”字;問他呢,他答一個“讓”字。
對追求自我的年輕一代而言,簡直不可思議!如此忍讓度過一生,人生還有什麼樂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若再追問,忍字頭上一把刀,難呀!她說:一點不難嘛,凡事多替他想想,不就沒怨沒氣了?問他該怎麼讓?他說:很簡單呀,她喜歡的事,就讓她去做,總得給她一片自己的天空。
在他們慶祝金婚的慶典上,來賓請他們發表一下攜手半世紀的感想。一向謹言慎行的他,站起來,看著她,慢慢地說:“我們結婚時,她19歲,我現在看她,好像還是19歲那時的模樣。”
他說得是那樣坦然自在,在他和妻子凝視的目光裏,來賓們明白了什麼叫50年的愛情。大廳裏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
愛情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說也就是理解,但這並不是全部,還有就是容忍。
追求理解,尋找知音——其實上帝造出男人和女人是為了讓他們相互愛戀,未必是為了讓他們互相理解。人際之間尤其是男女之間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真正地徹底地溝通。往往是似了解非了解所產生的一種神秘的情感,成就了愛情。一旦了解了,優點視而不見,缺點一目了然,便會生出許多失望。所以,許多長久夫妻的長久秘訣,是愛對方的缺點。一個人身上的優點誰都喜歡,而缺點,尤其是隱秘的缺點,隻有愛人知道,能夠容忍,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而相互適應了。這種習慣和適應構成了一種深切的別人無法替代的關係。生理、心理上的一種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勝過浪漫的愛。
高調好唱,但不要說愛缺點,即使是容忍缺點,也是很困難的。
那麼,你準備好和你生命中的那個人牽手了嗎?
追求平淡婚姻中的情趣
成了家,有了一個歸宿,就有了一個可以停泊的港灣,這是婚姻顯而易見的好處。但是從另一角度看,一般人居家過日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整天就是那麼些事,慢慢地變得程式化,難免有些單調,甚至枯燥無味。這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是讓程式化的、單調的日子淹沒了,還是盡可能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調劑這日子?對這個類似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千萬不能看輕了,如果不注意,日子延續下去,就極有可能使人對婚姻生活產生厭倦感,甚而動搖婚姻。
一些聰明的夫妻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追求情趣”。且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有的在周末,拋開一切家務,一家人到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氣息,身心俱爽,消除一周生活的勞累。這是一般的做法,而且容易做到。有的夫妻在感覺需要調節情緒時,幹脆分開居住一段時間,重新感受一下單身的生活;有的夫妻在節假日裏,或將孩子安頓在娘家,或在親朋好友家裏放幾天,兩人外出旅遊數日,享受閑暇輕鬆,等等。這些方式,隻要對於調劑單調的生活有益處,都是可取的。但諸如分開居注外出旅遊等等,限於條件,也隻能是偶爾為之。
真正使婚姻增添情趣的方法,可能還得在共同相處的生活中去發現,去做一個有心人,因為一家人畢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起生活的。
做有心人,就是要在平淡的日子裏,善於發現對方的心理需求,在恰當的時候製造出一種氣氛、一份驚喜、一份安慰。 比如,丈夫忙完工作,忙家裏,早就不提過生日的事,或者根本就把這事給忘了。可有一天回到家裏,見妻子準備了生日蛋糕,幽幽的燭光照亮一片溫馨,心裏該是多麼感激和溫暖。“三·八”節到了,丈夫買一束鮮花送給妻子,妻子獲得這意外的禮物,同樣會心生暖意。當然,做這樣的有心人,應該是真誠的,而不是勉強行事,裝模作樣,否則,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適得其反。
有的人在結婚時對婚姻生活有一種新鮮感,對過家庭生活很有熱情,俗語說就是很有“心氣”。但日子久了,新鮮感消逝,總覺得日子都一個樣,今天像是昨天的翻版,明天就是今日的照相,找不到生活的鮮活感,變得機械,甚至麻木。見諸報端雜誌的關於家庭生活的討論中,經常有這樣的題目,比如“生活的激情哪裏去了?”“機械程式的日子使人麻木”,等等。在這種心態下,本來平淡的日子就會過得更沒意思,過得提不起精神來。實際上,生活雖然平淡,但仍然是能夠在平淡中過出情趣的,這主要看對生活采取什麼樣的態度。
在家庭生活中,有的人把生活看得太過於實在,完全把自己局限於具體的生活事務中,有意無意地擠掉了可以存在的一些情調。妻子的生日到了,丈夫興衝衝地買了一束鮮花獻上,可妻子卻怪丈夫買花大貴,責怪丈夫為什麼不用買花的錢去買一些肉食蔬菜。一句責怪,就可能澆滅丈夫的熱情,澆滅本該有的一點兒浪漫。事情不大,如果接二連三地出現,丈夫哪還有興致去搞可以製造情趣的“伎倆”呢?
而有的夫妻則在共同營造這種氣氛,努力使婚姻生活保持長久地鮮活。 比如最近報紙上介紹了這樣的事例。
有一對夫妻每過一段時間就像戀愛時一樣到當初經常見麵的地方約會。女的會在家精心打扮一番,男的則從單位下班後直接赴約。每次約會都使他們感到一分驚喜,重溫往日的柔情,他們說,這樣做使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令人陶醉的情趣。
如果消極、被動地適應漫長的婚姻生活,你就無論如何也沒法感受生活的情趣,隻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達觀的姿態麵對生活,才能使日子常過常新。當然,每個人追求的情趣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秉性、興趣、愛好都不同,但是隻要有心,你就總能找到自己所希望的那份情趣,在看似平淡,甚至單調、枯燥的日子裏,創造出鮮活的亮色。
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說男人和女人最重要的是相知相愛,其實,在你的一生中真正能打動你的人遠遠不止一個,都去相愛嗎?都去一一嚐試嗎?很不現實,也許等你選擇到最後,才發現你愛的人並不適合你,而你不愛的人,卻處處能跟你合拍。愛是一種用心投入的狹隘的情感,隻有當兩顆心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我們才會找到真愛。
一個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男士張漢離婚了,因為他愛上了一個剛來公司不久的年輕女孩。他愛女孩的年輕,愛女孩的優秀與美貌。而女孩鼓舞性的話語更是讓他走火入魔,於是張漢在一時衝動下拋棄了結發的妻子,也拋棄了當初的諾言,毅然選擇了離婚。
可張漢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沒多久,女孩就離開他走了,投入到另一個男人的懷抱,因為女孩厭倦了張漢的老氣橫秋,她要去尋找更刺激的生活。那一天,張漢在酒吧昏暗的燈光裏掩麵而泣。他回憶起與妻子多年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並與這個“新歡”對比:“我以前並不在乎妻子為我和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我也從來不知道馬桶那麼幹淨是因為經常清洗,我一直以為孩子會自己長大,我甚至以為每天回家有熱乎乎的飯菜是理所當然的……”
離婚了,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才知道什麼樣的女人適合自己。張漢的經曆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少人都曾為了“好”放棄了“合適”的,這正是很多人在愛情之路上不順的原因。永遠不要親手毀掉自己的生活,要知道,愛情就像撿石子,如果把合適你的石子丟棄在亂石堆,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一位漂亮且聰明的女孩大學畢業後,拒絕了很多優秀男孩的追求,最後卻選擇了一個毫不起眼的男人結成夫婦。周圍的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她的閨密也不理解。而她自己卻很坦然,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她披上了婚紗,和自己的愛人走入婚姻的殿堂。
多年以後,當她的同學都疲倦於營造自己的一隅、失望於當初的幻想破滅時,眾人才發現:這位女孩並沒有像他們所想像的那樣,困在一個庸碌無為的家裏,憔悴不堪,而是依舊光彩照人,甚至比以前還多了一份成熟的雍容和深刻。他們手牽手地向眾人走來,眼中流露出的依戀和從容,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怦然心動!這位女士告訴大家,她的男人不是最優秀的,他有許多缺點,但這些在她還沒有接受他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但是她認定了這個男人就是要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她說:“愛情就像鞋子,炫目與否,入時與否,是給別人看的,而合腳不合腳,舒適不舒適,卻隻有自己清楚,冷暖自知。”所以她才決定今生今世,將自己的感情托付給這個在她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默默地幫助她、在她失意的時候能熱情地鼓勵她,並且從不索取任何回報的男人。
就像這位女士說的一樣,選愛情就像選鞋子。一個人穿著一雙舊鞋,或是一雙廉價的布鞋,但鬆緊、大小很合適,很舒服,這樣,鞋子和腳都很幸福。一個人穿著檔次很高,價格昂貴的皮鞋,可是鞋子很緊,根本不合腳。這時鞋和腳都不舒服,感覺到的隻是痛和累,腳和鞋都不幸福。
在愛情中,最幸福的莫過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他會給你堅強,給你幸福。所以,千萬不要做蠢事,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你的愛情,更不要讓自己的愛情犧牲在別人的品評中。
執著地示愛一定能打動芳心
現在,不少年輕人談情說愛,大都是憑著“感覺”不錯,才去追求看看。如果對方的反應不好,算一算成功的幾率不高時,大部分人便會選擇放棄。
所以,有人說現代人談戀愛都變得很“識趣”,並認為這樣也好,反正大家都不浪費時間,也免得愛得越久,傷得越深。
可是,正是因為大家都輕易放棄,執著地追求愛情者就顯得與眾不同了。
不管對方是哪一種人,隻要常常向他示愛,他就會感到自己是個很有魅力的人,而對你傾心。有時其貌不揚的男人,反而可交到很好的女朋友,就是因為其能夠不間斷地示愛。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他麵對你一個波次比一個波次更強烈的進攻時,不可能不為所動,而隻要一個小小的鬆動,就可能導致他整個地土崩瓦解。他投降之時,便是你勝利之日。
曾經有一個男孩,每天早上在同一時刻打電話給一個他心儀已久的女孩。開始時,那個女孩很反感,久之,那位女孩對他的做法,便漸漸不那麼厭煩了。這個男孩繼續他的定時電話攻勢,最後終於追到了這個女孩。即使對方很厭煩的事,隻要一再重複,也能打動對方。
一旦習慣化或日常化的事,人們一般會想使它維持下去。倘若習慣化的事中斷了,就好像每天早上送來的報紙突然有一天沒來,會讓人感到不自在,甚至不安一樣。
前麵所舉的例子中,女孩一開始覺得男孩持續不斷的電話很厭煩,繼而意識到那是一種習慣後,她的心裏就起了微妙的變化。
(1)強調他或她是“主角”
雖然人們都喜歡聽讚美的言辭,但僅僅靠多說幾句讚美的話還是不能夠打動對方的芳心。尤其是當代女性,她們在各方麵與男子享有同等的權利,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需要自尊、自重、自強,而不僅僅是奉承。他們需要被公眾認同,希望充當生活的主角。如果你所愛的人是自尊心特強又聰明能幹的男人或女人,更是要注意這點。在強調他或她是主角的前提下,再讚美她(他),她(他)就會對你報以會心的微笑。
(2)製造令他或她驚喜的場麵
幾乎所有的戀人在約會時,都期望創造出一種羅曼蒂克式的氣氛。策劃一次出其不意的旅遊,買好車票,到臨走時才告訴他或她,對方會感到喜出望外;在一個不值得特別紀念的時刻,送她一束玫瑰花,對方會感到很興奮。不過,這種事不能做得太多太濫,因為任何事情,一旦成為例行公事,就失去了情調,不再是羅曼蒂克的了,時不時地於有意無意間製造一些令她(他)驚喜的場麵,會給你們的浪漫愛情增添一份更加迷人的色彩。
(3)適當給他台階下
給自己一個可下的台階,既避免了窘迫的處境,又給了他一個挽回的機會。
當他對你說:“我實在不愛你,我現在對你已經無法產生興趣了。”
你不要氣餒,可以說:“這不是你的心裏話!”這種應對方法既給自己一個可下的台階,避免了窘迫的處境,又給了他一個挽回的機會。
當他又說“我確實是這麼想的”,“這的確是我的心裏話”時,你可以說:“你不要再欺騙自己了!”
當他反複強調他根本沒有在欺騙自己時,你要不斷地否定,強調他心中依然有你。這種強調的結果,往往會讓他收回成命,真的認為自己很荒唐。
(4)循序漸進,得寸進尺
做事要講求個程序、進度。談戀愛不要想著第一天見麵,第二天擁抱,第三天就彼此不分了。特別是當對方不是很喜歡你時,就更不能急於求成。先讓他答應你的小要求,然後逐漸加碼,從一起喝杯咖啡,到一起去散步,一起去看電影,一直到一起戀愛。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想要獲得一個人的心,必須要先讓那個人常常意識到你的存在。她對你的記憶愈深,和你交往的機會就愈多。因此送的禮物,最好是她能時常接觸的,如戒指、時裝等。當她穿上你送的衣服或戴上戒指時,就會自然地想到你。
經常聽女性這樣向同伴訴說自己的愛情經曆:“開始時,我隻是對他有點兒好感,他死活追我,讓我躲都躲不開。他這個人,真讓人沒辦法。最後,隻得依從了他。真跟他好了以後,覺得他這個人還行。”這就是執著追求愛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