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作任何輕率的選擇
智慧源於思考,而不是空想。對於解決一個問題,通常 別人隻想出一種解決方法,而深思熟慮的人,會從正、反、側各個角度去考慮,會把問題放到各種條件下去解答。深思熟慮的作用是能讓你從糟糕的決定中吸取教訓,知道不該做什麼;同時從好的決定中總結經驗,知道該做什麼。深思熟慮的人的心眼比線還細,他們一旦經商,事無巨細,全在眼底。謹慎的性格使他們成為天生的理財家,天才的守業者。他們深思熟慮考慮周詳,他們一旦把握了機會,這個機會一定是絕好的機會。他們在小心翼翼,深思熟悉之際果斷出手,這時他們絕對是成竹在胸,接下來事情便會按其思路發展,哪怕千變萬化,最終也變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大家熟知的沃倫·巴菲特就是靠其不斷進取的精神、冷靜敏銳的判斷力和深思熟慮的決策贏得了“天才理財家”的稱號的。這位財富僅次於比爾·蓋茨的世界第二大富豪的每一筆投資都是經過他各方麵的研究調查和深思熟慮的,依靠“看重品牌的商譽價值”的經營要訣,巴菲特不僅在股市上斬獲了巨額金錢,還在社會上贏得了崇高評價。似乎是繼承了家族的遺傳基因,因為巴菲特家族經商的口號就是“以謹慎為本”,巴菲特在小時候就超乎尋常地謹慎,連走路也總是彎著膝蓋,打開兩隻手,活像一隻小企鵝,仿佛這樣就可以保證他不會摔得太重。因此,後來巴菲特在投資方麵,幾乎每一項都賺大錢,而且從未賠過。而與深思熟慮相反的是輕率或草率作出決定。那麼,輕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第一,決定時從來都不講計劃,總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如抓過來就做,做到哪兒算哪兒,結果經常是半途而廢。
第二,解決問題考慮不周,隻考慮有利的因素,少或極少考慮不利的因素。
第三,言談舉止較為隨便,經常做出與場合不符的舉動。
第四,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第五,決定武斷,自己以為是作風淩厲,不拖泥帶水。
第六,喜歡指揮別人,不喜歡被別人指揮。
第七,好冒險,而這種冒險又幾乎沒有什麼意義。
這些都是輕率的表現。如果想成功,必然需要深思熟慮的人為自己出謀劃策方可,全麵分析每件事的利弊、可行性、如何行事等,大主意要自己拿。輕率思想會導致輕率的決定,輕率的心態形成輕率的性格。輕率的性格有很多種:自負、狂妄、武斷、率意、冒險等。這些性格單屬於一個人還算不上致命的缺陷,一旦糾纏在一起成為一個人的主性格,那麼即便此人有蓋世的才智也隻能成功一時,不可能成功一世。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輕率導致決定錯誤而失敗則是最常見的一種。
不要作最不理智的選擇
她曾經出類拔萃、心高氣傲,是大學校園中有名的女才子。但是現在,當風華正茂的同學們都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時,她卻淪為階下囚,隻能在無奈和後悔中透過鐵窗回憶自己為了盲目的愛情付出的慘重代價。
當一起畢業的大多數同學還在為工作而四處奔波時,她早就以優異的成績進入該市一家著名企業擔任實習會計。一年以後,她又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聰明,獲得了會計師資格證。之後,她因為表現出色,被公司屢屢提拔重用。3年之後,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成為公司最年輕的中高層主管了。
集年輕、漂亮、聰明和美好的前途於一身的她在戀愛方麵同樣追求完美。正因為她的挑剔,所以她一直沒能找到心儀的對象。終於有一天,在去銀行辦事的時候,她與銀行的一位新員工一見鍾情,並且迅速陷入愛河。
年輕帥氣而且又風度翩翩的小夥子也得到了她父母親的認可。而父母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就是小夥子的家境並不富裕,而且他在事業上才剛剛起步。雖然她自己也認識到了這些,但是她卻並不在乎,她相信真正的愛情是不必計較這些的。
可是小夥子似乎很為自己與她的差距憂慮。他曾經多次向她表明,自己一定會想辦法出人頭地,掙到更多的錢,為他們今後的美滿婚姻奠定基矗小夥子的話更讓她感到滿足,她覺得小夥子能有這樣的想法,就表明他是一個負責任的、積極上進的男子漢。她表示,她可以為心愛的男子漢付出一切,隻要他需要。
小夥子很快就提出了要求,他說眼下正有一個賺大錢的好機會,但是卻苦於沒有本錢。於是她決定利用在公司中的職權先弄一筆錢,然後等小夥子賺到錢後再還給公司。
幾天之後,小夥子說錢是賺到了,可是他遠方的母親生了重病,要做一次大手術,剛剛賺的那些錢還不夠手術費的一半。看到深愛的人陷入如此困境,她不顧國家法律和公司規定,再一次從公司的賬上拿出一筆錢。
最後當公司發現賬務上的漏洞時,她已經記不清自己從公司拿走多少錢了。當調查人員詢問她這些錢的去向時,她甚至還想要犧牲自己保全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可是,她卻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月前,聲稱出差的男朋友早就逃之夭夭了,而隨同他一起出逃的則是他的妻子。
在調查結束後,她被處以15年的有期徒刑。這就意味著她將用漫長的15年鐵窗生涯來為自己的這段愛情埋單。
在法庭上,她說過的一段話引起了所有聽審人員的深思:“我一直追求最完美的愛情,我一度以為,我得到的正是最完美、最純真的愛情,所以,我一頭撲了進去,再也沒有一絲理智。正是對愛情如此盲目的態度害了我,害了所有愛我的人……”
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有一種魚叫安康魚。每逢遇到愛情,它的背上就會長出一盞燈,因為愛情來臨之時,魚的眼睛就會有盲點,而且戀愛進行的時間越長,盲點越大……愛情常常讓人盲目,所以在享受浪漫醉人的愛情時,人們應該向安康魚學一學——為愛情點亮一盞明燈,好照亮幸福的方向。如果是正確的方向,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前行,如果是錯誤的方向,那麼我們就要果斷地放棄,與那段不正常的“戀情”說再見。
深思熟慮,才能作出更好的選擇
優秀的性格比有才氣和博學更為重要,許多偉大人物並不具備過人的學識,但他們依靠性格的偉大,同樣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一點往往超出常人的認識。那麼深思熟慮的優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1.麵對重大抉擇,保持理智
由於深思熟慮的人受感情因素幹擾較小,不容易激動、發怒,不光平時保持心平氣和,而且注重個人內心的修養。因此在麵對人生重大選擇時,最能保持平常之心,一般人從他們的表情中看不出其內心的想法。
2.深思熟慮,能找到更好的選擇
理智的人大都不喜歡爭名奪利,成名獲利之後,又不愛居功自傲,恃財欺人,他們深諳“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認為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用盡,謹言慎行。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20歲的華盛頓擔任了弗吉尼亞民團指揮官,43歲榮膺大陸軍總司令,尤其是1781年的約克敦大戰的勝利使華盛頓一躍而成為各州擁戴的對象。有軍方人士乘機進言,敦促華盛頓登上國王寶座。要王冠,還是要民主共和,是擺在華盛頓麵前的兩個選擇;是選擇一己私利,還是選擇萬民福祉,理智的華盛頓選擇了後者。他功成身退,向大陸會議奉還總司令的職權,隨後返回鄉下的老家。主持起草美國的《獨立宣言》的傑斐遜評價說:“一個偉人的節製與美德,終於使渴盼建立的自由免於像其他革命那樣招致扼殺。”
華盛頓歸隱數年後,1789年1月,他以無可爭議的全票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麵對如此榮耀的冠冕,華盛頓絲毫也沒有表現出興高采烈,躊躇滿誌。相反,當他離開莊園去紐約赴任時竟然發出“猶如罪犯走向刑潮的感慨。他認為:“民眾的熱情是如此空前高漲,合眾國的前途又是如此變幻莫測,假使自己的嚐試失敗,勢將成為曆史的罪人。”理智的性格使他小心翼翼,每邁一步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四年任期結束後,華盛頓謀求急流勇退,誰料選民們不答應,1792年,他又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第二任總統。美國憲法規定當選總統任期四年,準予連選連任,沒有上限。鑒於華盛頓的彪炳業績和崇高威望,世人普遍認為他會終生連任。但他選擇主動卸任,讓位於亞當斯,為政壇民主更迭樹立了良好的先例,從此形成了美國總統連任止於兩屆的慣例。華盛頓可以說是理智性格達到最為完美的人物,就在彌留之際他還要求僅合乎常禮地安葬,而且僅僅要故鄉弗農山莊的一抔黃土、一座契合他淳樸風格的陵墓。
理智的性格使華盛頓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仰,可以說其性格得到完美的展示。
3.理智創業,積少成多
深思熟慮的人無論幹什麼,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這樣雖然不會一步登天,但也穩紮穩打,日積月累,同樣也能成為幸運兒。
深思熟慮還有很多優點,如戒驕戒躁、常思己過、奮發自新等,總的來說,深思熟慮是一種正麵的、積極的態度。
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在實際生活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種得不償失的事,並不鮮見。這是因為有貪心,哪怕是對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利益也割舍不下,因為對那點蠅頭小利的執著,而導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從前,晉國想攻打小國虢,而進攻虢必須經過虞國。因此,晉王乃贈給虞國國王很多寶物與駿馬,要求虞王讓晉國軍隊通過虞國,而能順利攻打虢國。虞國有一位大臣極力反對借路給晉國,他說:“我國與虢國關係十分密切,如果借路給晉國,那麼虢國滅亡的同時也將是我國滅亡之日。請陛下絕對不要接受晉國的禮物。”
但是受到耀眼寶石和剽悍駿馬所誘惑的國王卻不聽大臣的忠告,而借道給晉國。結果正如同大臣所猜測的,晉軍在滅了虢之後,回程便攻破虞國,寶石和駿馬當然又物歸原主了。
由於虞國國王受到眼前利益的誘惑而不顧無窮的後患,終至亡國。也許有人會取笑虞王的愚蠢,但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經常發生的。
有“水塔王”之稱的台灣良機實業公司總經理張廣博,幼年時家境貧寒,小時候經常要幫人割草、放牛,或去賣棒冰,以補貼家用。在那一段辛苦的日子裏,他領悟到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令他畢生難忘的,就是賣棒冰給他的啟示。
念小學時,每逢暑假,他就背一個裝滿四十支棒冰的木箱,沿街叫賣。
有一天,才賣出三支,突然間的陣雨使氣溫下降。因為溫度降低,不但棒冰賣不出去,而且由於木箱內溫度漸漸升高,剩下的三十七支棒冰開始慢慢融化。
眼看箱裏的三十七支棒冰逐漸融掉,他著急了,因此不時打開箱查看。不料,因為多次打開木箱,外邊熱空氣跑入,更加速了棒冰的融化。
這下子把他急壞了,心想:“反正就要融掉,不吃白不吃。”於是一口氣吃掉了剩下的棒冰。
原本就有點兒感冒的張廣博,吃下三十七支棒冰之後,病情急劇加重。他迷迷糊糊在床上躺了兩個多月後,才逐漸康複。
由於舍不得棒冰白白融化掉,才一口氣吃完,沒想到引來一場大病,結果非但不能出去掙錢,反而花掉一大筆醫藥費。
這次慘痛的教訓,使張廣博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在麵臨抉擇之際,有時要鍥而不舍,咬住不放;有時卻必須當機立斷,忍痛割愛,這樣才不致於因小而失大。
不管是在一個群體或一個單位中,千萬要避免占便宜心理,要知道,有些便宜是萬萬占不得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天上從不會掉餡餅,占小便宜是要付出代價的,你應該權衡一下占取便宜和付出代價之間的利弊得失。看看生活中有許多官員因貪汙受賄而丟掉烏紗帽並丟掉自由和性命的事例足以警策人心。
在現實生活中,你要學會用你智慧的雙眼,正確識別什麼是大的,什麼是小的,然後作出明智的選擇。
寧吃眼前虧,舍小利為大利
有人做事老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結果反而是失去了長遠的利益。做事有心計的人寧吃眼前虧,因為他們知道這會換來人生的大勝利。
古時邊塞有一老翁,丟了一匹馬,鄰居們都認為是件壞事,替他惋惜。塞翁卻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眾人聽了之後大笑,認為塞翁丟馬後急瘋了。幾天以後,塞翁丟的馬自己跑了回來,而且還帶回來一群馬。鄰居們看了,都十分羨慕,紛紛前來祝賀這件從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卻板著臉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壞事呢?”大夥聽了,哈哈大笑,都認為老翁是被好事樂瘋了,連好事壞事都分不出來。不幾天,塞翁的兒子騎新來的馬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斷了。眾人都勸塞翁不要太難過,塞翁卻笑著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鄰居們都糊塗了,不知塞翁是什麼意思。事過不久,發生戰爭,所有身體好的年輕人都被拉去當了兵,派到最危險的第一線去打仗。而塞翁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未被征用,他在家鄉大後方安全幸福地生活著。
這就是老子的《道德經》所宣揚的辯證思想。基於這種辯證關係,我們可以明白,即使是看起來很壞的“吃虧”事,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生活中此類事常見,如果你是個做事有心計的人,一定要懂得該忍就忍,有時看似吃虧的事反而是獲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資本。
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從化驗室的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險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劑,則又會影響食品的鮮度。
亨利·霍金士考慮了一下,他認為應以誠對待顧客,毅然把這一有損銷量的事情告訴每位顧客,防腐劑有毒,對身體有害。
這一下,霍金士麵臨了很大的壓力,食品銷路銳減不說,所有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聯合了起來,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撲,指責他別有用心,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他們一起抵製亨利公司的產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
苦苦掙紮了4年之後,亨利·霍金士已經傾家蕩產,但他的名聲卻家喻戶曉。這時候,政府站出來支持霍金士。亨利公司的產品又成了人們放心滿意的熱門貨。
亨利公司在很短時間裏便恢複了元氣,規模擴大了兩倍。亨利·霍金士一舉登上了美國食品加工業的頭把交椅。
生活中的聰明人,做事有心計,善於從吃虧當中學到智慧。“吃虧是福”也是一種哲學思想,其前提有兩個,一個是“知足”,另一個就是“安分”。知足則會對一切都感到滿意,對所得到的一切內心充滿感激之情;安分則使人從來不奢望那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沒有妄想,也就不會有邪念。所以,表麵上看來吃虧是福以及知足、安分會給人以不思進取之嫌,但是,這些思想也是在教導人們能成為對自己有清醒認識的人。
人非聖賢,誰都無法拋開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我國曆史上劉邦與項羽在稱雄爭霸、建立功業上,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最終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蘇東坡在評判楚漢之爭時就說,項羽之所以會敗,就因為他不能忍,不願意吃虧,白白浪費自己百戰百勝的勇猛;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勝就在於他能忍,懂得吃虧,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直攻項羽弊端,最後奪取勝利。
兩王平日的為人處世之不同自不待說,楚漢戰爭中,劉邦的實力遠不如項羽,當項羽聽說劉邦已先入關,怒火衝天,決心要將劉邦的兵力消滅。當時項羽40萬兵馬駐紮在鴻門,劉邦10萬兵馬駐紮在灞上,雙方隻隔40裏,兵力懸殊,劉邦危在旦夕。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先是請張良陪同去見項羽的叔叔項伯,再三表白自己沒有反對項羽的意思,並與之結成兒女親家,請項伯在項羽麵前說句好話。然後,第二天一清早,又帶著隨從,拿著禮物到鴻門去拜見項羽,低聲下氣地賠禮道歉,化解了項羽的怨氣,緩和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表麵上看,劉邦忍氣吞聲,項羽掙足了麵子,實際上劉邦以小忍換來自己和軍隊的安全,贏得了發展和壯大力量的時間。劉邦對不利條件的隱忍,對暫時失利的堅忍,反映了他對敵鬥爭的謀略,也體現了他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