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些患者在兒童期得了腮腺炎,甚至並發睾丸炎非常明確的情況下,並沒有引起明顯的症狀,隻是睾丸紅腫,等到成年結婚以後發現不能生小孩再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無精子,沒有生精功能了,所以這個危害是非常大的。
70%病例為單側睾丸受累,50%受累的睾丸發生萎縮。對於雙側睾丸感染的病人,部分病人可因睾丸萎縮引起精子生成障礙而致不育。但雄性激素水平一般是正常的,不影響第二性征的發育及性功能。
男科在治療男性不育症的時候,一些無精子症或一些極度少精子症,在追問病史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在兒童時期患發腮腺炎性睾丸炎所造成的後果,是後天無精子症的主要原因。因此青少年的時候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如果合並了睾丸炎應該及時到醫院治療,否則的話,如果睾丸受損,精曲小管發生病變,輕者可以造成少精子症,重者可以造成無精子症,而造成終生之累。
在治療上,要臥床休息,局部冷敷可減輕疼痛,抬高睾丸可減少不適。可適當使用止痛藥物,並及時退熱。為了緩解疼痛,減輕睾丸腫脹,可進行局部封閉治療,也可以起到改善睾丸血流,保護生精功能的作用。
預防本病首先要嚴格按計劃免疫對孩子進行接種,盡量避免接觸腮腺炎患者,不要到腮腺炎流行的區域。因為盡管打了疫苗,但是抵抗力不是很強的時候,也容易感染。腮腺炎流行時期可服用板藍根衝劑,或其他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即使是得了腮腺炎,病情也會輕一點。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泌尿生殖器官的個人衛生,勤換衣服。尤其在春季的時候更要注意。
(二)摸魚摸出的不育症——細菌性睾丸炎
小邢結婚後,妻子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小邢想當然地以為是妻子的問題,催著她去檢查,可妻子檢查沒問題,醫生讓小邢也做個檢查。結果,小邢的精液中沒有精子,妻子當然不能懷孕。醫生追問病史的時候,小邢回憶起來大學期間有一次去鄉下玩,跟著老鄉下河摸過魚,事後感覺睾丸就有些痛,用手摸感覺有些腫,感覺挺墜的,走起路來也挺不舒服的。可這種事怎麼好意思和別人說呢,就自己拿了點消炎藥吃了,後來症狀就消失了。醫生說,很有可能這次疼痛的原因是細菌性睾丸炎,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導致了他的不能生育。
急性細菌性睾丸炎常發生於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切除術後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也可以繼發全身其他部位的細菌感染。急性細菌性睾丸炎多發生於單側。患側陰囊有紅、腫、熱、痛。患者常在睡眠中忽然發病,也有的患者症狀並不明顯。
早期明確診斷,及時予以抗生素,去除病因是保護日後良好功能的重要手段。少數睾丸炎,經治愈後,由於纖維化及生精小管的損害,可引起睾丸萎縮,影響生育力。還有一些患者由於細菌的感染,造成了管道的炎症,引起了輸精管道的堵塞,粘連,精子出不來而成梗阻性無精症。
急性細菌性睾丸炎治療不徹底常可轉變成慢性睾丸炎,雙側慢性睾丸炎者常可造成不育。
(三)睾丸炎對性功能有影響嗎
一般來講,睾丸炎是不影響性功能的,睾丸炎大部分破壞的是曲精管生精細胞,對間質細胞一般不影響。所以臨床看到的大部分病人,結婚多年沒有懷孕,去醫院一查,原來是無精,這是男方的問題,但性功能不受影響。
但是睾丸炎也不是說100%的不會影響性功能,假如說睾丸炎非常嚴重,時間又比較長,又沒有治療,那麼,除了影響生精細胞以外,也可能會影響間質細胞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造成睾丸萎縮,睾丸非常軟、非常小,對雄性激素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就可以影響性功能。
五、睾丸腫瘤
睾丸癌約占男性惡性腫瘤的10%,多見於20~45歲的中青年男子,是青年男性最常見癌。一旦發病,如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擴散轉移,危及生命。睾丸位於體表陰囊內,如果有保健意識,發生腫瘤時一般很容易被發現,但因種種原因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治療時已耽誤一段時間。
梅先生,32歲,是出租汽車司機。幾個月前發現左側睾丸有些增大,摸起來感覺有些硬,用手托起睾丸時感覺有點沉,因為不痛不癢,所以梅先生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但並未放在心上。後來,左側睾丸增大明顯,比右側的大了近1倍。妻子幾次三番催他,這才來到醫院,結果被確診為睾丸癌。遺憾的是,已經是晚期了,癌腫已經擴散到腹腔,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機。
睾丸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一旦發生,會很快引起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甚至累及肺部或鎖骨上淋巴結,危害性很大。因此,早期發現並采取積極治療措施是治愈睾丸癌的關鍵所在。睾丸腫瘤固然可惡,但隻要早期發現和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中青年男子要增強防病意識,提高警惕,一旦發現以下特殊征象,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一)睾丸腫大
約有80%的患者在早期出現明顯的睾丸腫大,睾丸腫大是腫瘤細胞漫無止境地大量繁殖增生的結果,腫大的形狀並不均勻,有時很不規則,生有腫瘤的一側睾丸可以腫大突出得格外明顯。雖然腫大明顯,但並不伴有疼痛,就是局部受壓也不會感到疼痛。就是因為沒有不適,所以常常被男性朋友們忽略,其實,這種不痛的腫大往往潛藏著更大的危險,男性朋友們一定不可掉以輕心。
(二)睾丸質地堅硬
用手觸摸睾丸像石塊狀,質地很硬,這與普通睾丸發生炎症時睾丸呈均勻性腫脹和質地較軟有顯著差別。盡管睾丸很硬,但按摸時並無疼痛,這與睾丸炎也是不同的。
(三)睾丸沉重感
30%患者可有輕微墜脹或鈍痛。由於睾丸腫瘤是腫瘤細胞大量生長形成,所以是一個實質性腫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後,睾丸的重量驟增,患者會有沉重的下墜感覺,甚至影響行走。如果用手托起睾丸,猶如托著石頭一般,有一定的重量感。
(四)透光試驗陰性
一般鞘膜積液時,陰囊及睾丸的透光性增強,透光試驗呈陽性。而睾丸腫瘤生長得致密堅實,裏麵並無液體,透光性便大大減弱。
當出現上述症狀時,需抓緊診治,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延誤病情。由於睾丸腫瘤有不少是由隱睾症轉化而來,患隱睾症者,即使施行過手術治療,但有時仍可因睾丸受損或發育不全,還有惡化成睾丸腫瘤的可能,所以更應重視睾丸腫瘤的蛛絲馬跡。
應該提醒一下的是,有少部分睾丸癌患者,約10%可伴有急性疼痛的表現,這大多是因為睾丸腫瘤內部出血、梗塞、壞死或合並附睾炎所致。由於症狀很類似睾丸炎或睾丸扭轉,因此,對於疑為附睾炎,經過有效的抗生素治療,以及臥床休息2周以上仍無變化,或還在繼續發展的,要警惕發生睾丸癌的可能。
此外,3%~5%的睾丸癌(間質細胞瘤、睾丸絨毛癌、支持細胞瘤)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少數不育患者也有可能是因為睾丸腫瘤的緣故,應當引起注意。
個別病人因睾丸腫瘤轉移病灶引起症狀,如咳嗽、呼吸困難、腰背部疼痛、頸部腫塊等。出現這樣的症狀,表示已經到了睾丸癌晚期。遺憾的是,出於觀念的原因,有一些病人不是因睾丸腫大等症狀求治,而是以這些轉移症狀來就診,錯過了治療的時機,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預防睾丸癌,除了要了解睾丸癌的臨床表現外,最簡便且實用的方法,應該是睾丸自查。所有男性,特別是青年人,應大力提倡每月至少自行檢查睾丸1次,以便及早發現疾病。
自行檢查並不複雜,值得推薦的最好時機是在沐浴後。這是因為任何的局部緊張都會使陰囊收縮,影響檢查。沐浴後,陰囊的皮膚最放鬆,檢查時比較容易,也比較準確。在檢查時,可先用手平托睾丸,感覺睾丸的分量和質地;然後用雙手觸診,先查一側,以便對照大小、形狀和質地。發生腫瘤時,睾丸腫大,質地堅硬,表麵可以光滑,但已失去正常彈性,或者睾丸內有數枚增生結節。當初步自行檢查感覺有腫塊、下墜感時,便應引起警惕,最好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六、附睾炎
(一)突如其來的急性附睾炎
大一新生小野在同鄉聚會上,聽一位師兄講起他們那屆一位男生的不幸經曆:半夜忽然陰囊劇烈疼痛,同宿舍哥們趕緊將他送進了校醫務室,結果校醫務室處理不了,又急忙趕到市醫院,被確診為睾丸扭轉,最後,經開刀手術才治好。師兄叮囑小野,這種病青春期前後的小夥子易發,小野才剛滿18歲,還是屬於好發階段,提醒小野要注意。
小野聽後還真有點怕怕的。可怕什麼來什麼,一天深夜,小野的陰囊忽然發生劇痛,把小野嚇壞了,急忙叫哥們扶著,直接打車去了市醫院。結果不是睾丸扭轉,而是急性附睾炎。
看著小野一臉疑惑,醫生說,急性附睾炎和睾丸扭轉的症狀的確很相似,區別的關鍵是,抬高陰囊疼痛減輕的是附睾炎,疼痛加重的是睾丸扭轉。不過醫生還是稱讚了小野,幸虧來得及時,做封閉治療後幾天就會好了,要是來遲了,可能要幾個星期才能好,甚至還會轉變成慢性呢。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係、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輸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運感染較少見。經尿道器械操作、頻繁導尿、前列腺摘除術後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許多患者在睡眠中突然發病,也有些患者在重體力勞動後發生,如舉扛重物後等,或在較強烈的性興奮後出現。
急性附睾炎主要症狀是陰囊內突然發生疼痛,可向腹股溝及腰骶部放射,疼痛通常較重,觸痛明顯,病情進展快,附睾在3~4小時內可成倍增大,伴有高熱。
急性附睾炎在治療上講究早發現早就診。如果患者在發病24小時以內就診,可完全緩解此病,體溫通常迅速下降,疼痛可完全消失,炎性包塊可於幾日內吸收,否則一般需2~3個星期才能吸收。
急性期(3~4天)應臥床休息,應用陰囊托可減輕症狀,自製較大的帶棉花墊的陰囊托使用起來會更舒適。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24~48小時後可局部熱敷以緩解症狀,促進炎症消退。性生活和體力勞動可加重感染,故應避免。
急性附睾炎治療效果較理想,1~2周症狀逐漸消失,但需4周或更長時間附睾方可恢複正常大小及質地,並發症並不多見。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急性還是慢性附睾炎,如為雙側發生,均有導致不育的可能,故發生附睾炎應及時治療。
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應徹底治療,必要時為防止反複發作急性附睾炎,應行雙側輸精管結紮。
(二)虛驚一場的慢性附睾炎
阿龍平時很注意自我保健,尤其是男性健康,比如他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個睾丸自查。這一天,阿龍自查時發現,右側睾丸上麵長了1條硬硬的條狀腫塊,這可把阿龍嚇壞了,難道是睾丸癌?急忙來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不是睾丸癌,而是慢性附睾炎。聽說不是癌,阿龍舒了一口氣,但隨即另一種顧慮湧上心頭:“慢性附睾炎是怎麼回事?我剛結婚,還沒有生小孩呢,會不會影響我生育啊?”
的確,慢性附睾炎除了在急性發作時有症狀外,其他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病人自己觸摸陰囊時,可發現裏麵有一腫塊,有時有壓痛。輸精管多正常或稍稍發硬。
慢性附睾炎可由急性附睾炎未能徹底治療而延續,也可以無急性期,而是長期輕度感染所致。慢性附睾炎常可急性發作,引起劇烈的疼痛,此外,病變累及雙側附睾時常可導致不育,慢性附睾炎一旦達纖維化期,就無法再使其逆轉了。所以,病者應及時徹底地治療。
因慢性附睾炎常與慢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同時存在,所以在治療上以治療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精囊炎為主。對於多次反複發作的慢性附睾炎,可考慮實行附睾切除。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注意生活規律化,勞逸結合,忌煙酒及辛辣刺激。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長時間久坐。
●性生活不宜過頻。
●溫水坐浴,每日2次,水溫控製在42~50℃,每次20~30分鍾。
七、精索靜脈曲張
一天晚上,小陶偶爾發現左側睾丸附近出現一小團像繞起來的蚯蚓一樣的東西,用手去觸碰會有酸痛感。平時,小陶在走路時也會有輕微的酸痛感,到睡覺休息時又沒有不舒服了。小陶仔細看過自己的睾丸,除了那小團“蚯蚓”外,表麵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性生活也正常。小陶聽宣傳說,這種病可能引起不育,就不由得擔心起來。
精索靜脈曲張是青壯年男性的常見病,是一種精索蔓狀靜脈叢因各種原因引起回流不暢,而形成局部靜脈擴張、迂回、伸長的病理現象。本病在男性青春期就可見到,一般以18~30歲男子高發,本病多見於左側,也有不少男性雙側都可發生。
在男子的陰囊裏,左右兩邊各有一條由輸精管、動脈、靜脈血管等組成的條索狀組織,醫學上稱之為精索,精索裏麵的靜脈就叫做精索靜脈。精索靜脈曲張實際上是指精索裏的靜脈因回流受阻,而出現的盤曲擴張。它95%發生於左側,兩側較少。
為什麼精索靜脈容易發生曲張?因為精索靜脈腔內有許多靜脈瓣,隻許血液向前流動而不能倒流,當靜脈瓣缺乏、發育不良,或由於腹膜後缺乏有效的肌肉壓力時,引起血液反流,精索蔓狀靜脈叢變得迂曲擴張,從而形成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可以長時間沒有什麼症狀,也不為男性所注意,曲張比較嚴重時,男人的患側陰囊下墜、隱痛不適,症狀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時明顯。從陰囊外觀來看,精索靜脈曲張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曲張的精索靜脈在站立時出現,平臥時消失,若平臥時不見減輕或消失,則應警惕腎腫瘤壓迫精索內靜脈所致的靜脈曲張,應該進一檢查。
當然,在手術的基礎上,為了減輕症狀和改善精液質量,可以輔助一些藥物。同時要注意下麵幾點。
●節製房事,減少局部長時間充血的機會。
●忌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劇烈的活動和強體力勞動,防止腹壓增高,加重病情。
●不宜長期穿緊身褲,宜用陰囊托,雖然能減輕症狀,但會影響精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