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沒有縣令,誰可以擔任?”祁黃羊回答道:“解狐可以。”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道:“君王隻問誰可以當縣令,不是問誰是臣下的仇人。”平公說:“很好。”於是就用解狐為南陽縣令。國內人民都稱讚這件事。過了不多時,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缺少個軍尉,誰可以擔任?”稱黃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說:“祁午不是你兒子嗎?”祁黃羊回答道:“君王隻問誰可以當軍尉,不是問誰是臣下的兒子。”平公說:“很好。”於是就用祁午為軍尉。國內人民都稱讚這件事。孔子聽到這事後說:“好啊!祁黃羊的主張,推舉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舉自己人不回避兒子。”祁黃羊可以說是最公正無私的。

墨者有钜子腹,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腹對曰:“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不可不行墨子之法。”不許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钜子可謂公矣。

【譯文】

墨家學派中有一個很有成就的人叫腹,居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秦惠王說:“你年紀大了,又沒有其他兒子,我已經命令官吏不要誅殺他。你在這件事情上就聽從我的意見吧。”腹回答道:“墨家的法律規定:‘殺人的人處死,傷了別人的人要受刑。’這樣做是用來禁止殺人、傷人。禁止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公義。君王雖然賜恩照顧而命令官吏不要誅殺他,但我不可以不執行墨家的法律。”他不同意秦惠王的意見,於是惠王就命令官吏把他兒子殺了。兒子,是人人所偏愛的,忍心殺掉自己偏愛的人以執行正義,這位有成就的墨家人物可以說是最公正無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