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2 / 3)

範仲淹做秀才時,即以天下事自任;況今南北告警,旱魃連年,天變人災,四方迭見。當此之時,不可為無事矣,汝等不能出一言,道一策,以為朝廷國家,隻知尋摘章句,雍容於禮度之間。嚐謂責任不在於我,因循歲月,時至而不為,事失而胥溺,則汝等平生之所學者,更亦何益?南方風氣秀撥,豈無雄俊才傑之士邪?吾願汝親之敬之。其阿庸無識之徒,願汝疏之遠之。天降烈禍,殿廷灰燼;旬月之內,宮殿繼燒。此乃賊臣擅權肆惡,以致陰陽失節,而禍固起於朝廷,土木大興,而害則延於百姓矣。宣大臣僚,與敵通和,私相納賄,無複人理。吾以中心耿鬱,每事必直言於當道,彼等亦稍畏縮。但廊廟之中,欺君之計通行,而鬻官之聲大震,不能不動汝父之憂耳。

[釋義]聽說了南下賊寇的消息,但不夠詳細。我每次想到祖父的墳墓以及宗族親友,往往傷心流淚。你既然在家裏,如果能夠倡導輿論,引導人心,竭盡忠心,盡力孝順,來成就挽救的辦法,那麼我的心願就滿足了,你們讀書,年輕時求學,成人時實行,建立自己的功業,正是時候啊!

範仲淹做秀才的時候,就把天下事當作自己的責任;何況現在南北戰事告急,旱災接連不斷。天災人禍,各地層出不窮。在這時候,不可說是沒有事做了。你們不能說一句有用的話,不能出一個好的計策,來為朝廷出力,隻知道尋章摘句,在禮製法度之間從容不迫,曾說拯救國家的責任不在我身上,虛度時光,時機到了而不去做,事情敗了,卻沉溺在一無所有中,那麼你們這些人平生所學的知識,還有什麼益處呢?方南社會風氣良好,難道沒有傑出的人才嗎?我希望你親近他們,尊敬他們。那些平庸沒有見識的人,希望你疏遠他們。上天降下大禍,朝廷成了一堆灰燼,旬月之內,宮殿又接著被燒了,這就是奸賊專權任意為非作歹,以至天地失去規律。而災禍本來是以朝廷開始,大興土木,禍害卻擴展到老百姓。據說有些大臣與敵人勾結,私自收取賄賂,不再盡人臣的本分。我因此心中放不下,為此擔憂,每件事情都向當政者直言相告,那些人也稍微有些害怕退縮。但在朝廷中,欺君的事情暢通無阻,買官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不能不牽動你父親的憂心。

朱熹宋代婺源人,理學大家,繼承程顥的觀點,要求探求事物的原理求得知識,重實踐。著作極多,對後世影響大。

給長子書

其一人應該自試來了解自己的力量吾昨日過遂昌,今日方深追遠之痛,忽得汝書,知與婦子俱安,稍寬吾意。

吾昨日方被進職之命,今日遣人下辭免文字,江西指揮至今未到,已據部吏狀揭榜謝絕詞訴,便作閑人調度矣。但印記尚在身,未得十分蕭散,隻侯命下,便發遣回去。台越之事,不足深怪。吾平生為學不得力,隻是先辨得此一著,如今眾人扼腕時節,吾心欲是閑暇。君恩民病,雖不敢忘,然亦有時節,固非伯寮、臧倉之所能為也。陳了翁說:“人當自試以觀己之力量。”今日真試一過耳。叔昌得書。欲似未悉此意也。

吾已約子約來玉山相聚,不知渠能來否?渠書中說汪、潘、康、葉諸公相問訊,欲相見,答書時宄甚,誌記謝之。可寫報子約,煩致意,或能同來尤幸。吾又欲一見潘丈及叔昌,不敢坐邀,汝可為稟,看能來即又大幸也。高、劉二君亦為致意,想便來相聚矣,不及別書也。汝想未能來,且省出入,彼人凶滑,吾甚為汝憂之,切宜深自防也!渠豈能改過,不可錯準擬,隻當益加戒心耳。至祝!至祝!

吾後七日可過衢州城外,重九日次第可到界上住三日,諸公若成來固幸,若不成可早遣一介相報也。

[釋義]我昨天經過遂昌,今天才深深體會到追遠的痛苦,忽然收到你的信,知道婦人、孩子都平安,我略感寬慰。

我昨天才收到升遷的指令,今天派人送去辭免的文書了,江西指揮至今沒到,我便根據部吏狀揭榜謝絕了詞訴,就作為閑人安排了。但官印還在我這裏,不能十分閑散,隻等命令下達,便送回去。台越的事,不值得深感奇怪。我一生做學問不得力,隻能先弄清這一點,現在眾人都處在扼腕唏噓的時候,我的心卻很悠閑。君王的大恩,百姓的苦難,我雖不敢忘記,但必要有時節,當然不是伯寮、臧倉所能做的。陳了翁說:“人應當自己試一試來了解自己的力量。”我今天真的試過一次了。叔昌收到我的信,卻似乎沒有全部了解這番意思。

我已約了子約到玉山來見麵,不知他能來嗎?他信中說汪、潘、康、葉等人問候我,想見我,我寫回信時內亂正厲害,忘記謝謝他們了。你可寫信告訴子約,煩他轉達我的心意。如果能一起來最好。我又想見見潘及丈叔昌,不敢深邀。你可代去請問,若能來就是極大的榮幸了。劉、高兩位也代我致意,想來就來聚聚,我來不及另外寫信了。汝想沒有來,正好省了開支,那個人殘暴狡猾,我很替你擔憂,千萬要多加防備啊!他哪裏能改過,不要錯誤地估計了他的打算,隻應當更加提高警惕,這是最重要的囑咐!最重要的囑咐!

我七天以後可以經過衢州城外,重九那天大約可到界上住三天,那些朋友如果動身前來當然好,如果不來,你要早一點派個仆人來告訴我。

其二早起晚睡,不要對不起你這一生敦厚忠信,能指責我過失的人,這是益友;諂諛輕薄,傲慢褻狎引人做壞事的,這是損友早晚受業請益,隨眾例不得怠慢。日間思索,有疑用冊子隨手登記,候見質問,不得放過。所聞誨語,歸安下處,思省切要之言,逐日登記,歸日要看。見好文字,錄取歸來。

不得自擅出入。與人住還,初到問先生,有令見者見之,不令見則不必往。人來相見,亦啟稟然後往報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處須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語須要諦當,不得戲笑喧嘩,凡事謙恭,不得尚氣淩人,自取恥辱。

不得飲酒荒思廢業。亦恐言語差錯,失己忤人,尤當深戒。不可言人過惡,及說人家長短是非。有來告者,亦勿酬答。於先生之前,尤不可說同學之短。

交遊之間尤當審擇。雖是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此皆當請於先生,聽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諛輕薄,傲慢褻狎,道人為惡者,損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見得五七分。更問以審之,百無所失矣。但恐誌趣卑下,不能克己從善。則益者不期疏而日遠,損者不期近而日親,此須痛加檢點而矯革之,不可荏苒漸習,自趨小人之域。如此,則雖有賢師長,亦無救拔自家處矣。

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紀錄之。見人好文字勝己者,則借來熟看,或傳錄之,而谘問之,思與之齊而後已。(不拘長少,惟善是取。)以上數條,切宜謹守。其所未及,亦可據此推廣。大抵隻是“勤謹”二字:循之而上,有無限好事,吾雖未敢言,而竊為汝願之;反之而下,有無限不好事,吾雖不欲言,而未免為汝憂之也。蓋汝若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裏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於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有望。不然,則徒勞費,隻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隻是舊時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麵目歸見父母親戚鄉黨故舊耶?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在此一行,千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