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玉帳牙旗得上遊(修改稿)(1 / 3)

玉帳牙旗得上遊

大臣散去後獻公根本就睡不著,一則春秋以老,覺本來就少了,二則姬服的一番話也讓他睡不著。

本來此次出兵隻有一個目的:去年秦川大旱,關中無糧,借此就食韓、周之粟。可是韓國按兵不動,任憑秦軍四下搶收稼穡。此次深入洛邑,見周毫無防備,本來想學楚莊公問鼎之故事,可若按姬服的分析,目前完全入人簣中:很有可能是韓國示弱於前,引秦軍孤軍深入後再絕途於後。一則以鄰為壑,二則逼迫魏國、趙國火中取栗,同時又能成為救援周天子的功臣,好名正言順地成為一方諸侯。“好一個一石仨鳥之計。”獻公不由歎道,當初晉國八家公卿,韓獨弱,可是最後卻能位居諸侯之列,卻有過人之處。隻是秦國君臣當局者迷,若非姬服一語點破夢中人,恐怕······想到這裏獻公不由以手加額,大呼萬幸。現在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知道了周天子的態度,周絕對是不會出兵的。

不過,他不想退,就這麼窩窩囊囊的撤退,定會讓天下諸侯恥笑。莫如一戰。獻公下定決心。趙軍路途遙遠,恐怕不足為慮,現在擔心的是魏軍。若我不退反進,定能打魏國一個措手不及。

想到這裏,獻公歎了口氣,若自己再年輕十歲,斷然不會讓天下諸侯恥笑我秦國是夷狄之邦。到時候東出崤山,橫掃中原。可惜啊,年歲不饒人。一夜下來自己也有些倦了。他吩咐高碩,一有軍報馬上送進來,然後也沒有上chuang,就爬在大帳的幾案上小睡。

姬服回到自己的大帳已經近四更了,草草梳洗後就合衣躺下,如今,他舉家投奔秦國,不知道能不能受秦王重用。身為客卿,寄人籬下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不過,照剛才的情況看,秦王似乎有些動心呢。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趙國會不會出兵。這種與人火中取栗的事情——魏國自不必說,周與魏國唇齒相依,魏王應該沒得選。聽說魏國最近來了一位齊國客卿天象,乃是東海煉氣之士,通曉陰陽,其才不在鬼穀之下,不知他會如何用兵。就這麼胡亂的想著,竟不知不覺的朦朧睡去。一陣歌聲忽然將他吵醒,仔細聽是秦軍的軍歌《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雄壯的歌聲和豪邁悲壯的氣勢使他心頭猛的一震。所有的疲倦和不快煙消雲散。

“更衣!”他大聲吩咐著,一種從沒感受到的活力充滿他的胸口。看著給自己更衣的女奴今天顯得格外的標致,可體的緇衣包裹著的年輕的身體讓他開始心猿意馬。姬服當著其他的下人就開始上下其手。那個女奴臉羞的通紅,隻是徒勞的掙紮著。帳門口就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一個高亢尖利的聲音傳了進來:“左大夫,左大夫起了嗎。”姬服慌忙停住了手中的動作,重新板起了麵孔,滿麵通紅的女奴在跪下來整理完他的衣裾後也退了下去。慌亂中在帳門口撞到了一個人。

“哎呦,這是誰呀,撞死我了。”那個人尖聲尖語的叫著,也斜著眼睛瞟著下跪的女子。她白嫩的皮膚泛著紅暈,柔美的身軀曲線玲瓏。高碩不由看的有些呆了。姬服站在那裏看著這一幕,他幹咳了一聲,假意嗬斥道:“笨手笨腳的,看我不打死你。”“打死,別呀,這麼可人的女子,大人好狠心呀。”說話的是秦王身邊的宦官高碩。“還不給大人謝罪。”姬服一邊吩咐一邊揮袖讓她退下。女子柔聲細語的道歉。然後和其它的從人一起退了下去。“大夫好福氣,中原的女子就是比我們秦國的女子好。”望著出帳而去的身影,高碩咽了口唾沫:“我們秦國的女子,拿起武器來能當兵,揮起指甲來能當猛獸。”他的話逗得姬服哈哈大笑。“光和左大夫說笑了,我是來傳大王的話,請左大夫到大帳議事。”一提到秦王,高碩馬上變得必恭必敬。“不知道今天大王為什麼事?”姬服小心的問道。高碩一臉佩服的神情:“果不出大人所料,今天一早接到軍報,魏國已經出兵了。大王想請您去商量商量呢,這不特意派我來了。”言下之意是秦王特意派了自己身邊的親信來請他,姬服聽了覺得心裏覺得無比受用。

“那麼大王的意思呢?”姬服小心翼翼地打聽。“我看大王的意思是戰。”高碩在馬車上小聲地說。“戰,不退反戰!”姬服不由開始歎服,他感覺到秦國上下充滿一種難以名狀的活力。那一瞬間,他覺得心頭的希望被徹底地點燃了。

後山下圍起了一道道幕帳,黑色的幕布上繡著金黃的燕子,山風吹過,人仿佛在翻滾的烏雲中穿行。

姬服進去以後才發現,那裏裏早站滿了不少人,有的人昨天晚上見過了,還有幾個明顯不是秦國人,圍著一位公子模樣的的人比比劃劃的在說什麼。看那個人裙上的藻紋,姬服斷定他一定是秦國的公子。

秦王入幕了,眾人馬上安靜下來。自覺的站成兩列。高碩指揮著幾個小宦官把一張巨大木製沙盤抬了上來,上麵用沙土堆出宜陽和王城附近的山川地形,用帛帶標出洛水。城鎮,村邑也標誌得清清楚楚。幾個不同顏色的木塊代表了雙方軍隊,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