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柳
寫作年代不詳。關門:關口。疑為處於交通要道的潼關。潼關在陝西東部,為陝西、山西、河南三省要衝,曆代皆為軍事要地。
永定河邊一行柳,依依長發故年春。
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
永定河邊一行柳,依依長發故年春——這兩句是說:永定河邊的那一行楊柳,枝條依依飄拂,年年都會延續起舊日春色。永定河:所指不詳。
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這兩句是說:行人來來往往,四處奔波,對楊柳的依依深情視而不見,反而揚起了塵土遮蓋了楊柳留下的清陰。
本詩語言淺近。河邊之柳,年年春色長發,枝條柔美,目送來往奔波之人。然而,物有情,人無情,人生之喟歎悄然地隱於其中。從另一個層麵看,詩人詠柳之作可謂多矣,其褒貶態度也是不一樣的,或自比,或寫離情,或為歌詠的對象,或為嘲笑的對象,或表達憎惡之情,等等,其萬般變化乃是因心境不同而起。
和張秀才落花有感
寫作年代不詳。暮春時節,百花逐漸凋零,詩人與朋友一起賞花吟詩,本詩是應和之作。和(hè):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內容寫作。
晴暖感餘芳,紅苞雜絳房。
落時猶自舞,掃後更聞香。
夢罷收羅薦,仙歸敕玉箱。
回腸九回後,猶自剩回腸。
晴暖感餘芳,紅苞雜絳房——這兩句是說:感受到春日晴暖,餘芳競發,紅苞與絳房雜然紛呈。紅苞:紅色的花苞。絳房:指已經盛開的花。
落時猶自舞,掃後更聞香——這兩句是說:花瓣飄落時,紛紛揚揚,還在空中翩躚飛舞;花瓣掃盡,仍然能聞到撲鼻香氣。
夢罷收羅薦,仙歸敕玉箱——這兩句是說:落花散盡,如同夢中醒來收拾整理鋪墊,又像仙人歸來整理車廂。羅薦:鋪著的草墊。敕:即飭,整飭,使有條理,整頓。玉箱:車廂。
回腸九回後,猶自剩回腸——這兩句是說:這一切使我無法平靜下來,好像腸子在旋轉一般。回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或情緒激動,好像腸子在旋轉一般。
張秀才為何許人?無考。又為什麼寫“落花有感”?也無考,但從義山所和的內容來看,其詩自是傷春之作。自《詩經》初露傷春之端倪以來,麵對暮春,感慨美好之脆弱易逝遂成為曆代詩人關注的對象。在這首詩中,詩人從暮春景色入手,首二句總寫暮春時節餘芳爛漫的美好。三四句緊扣“落花”,以“掃後更聞香”突出花具有芳香的本質。隨後以夢入筆,暗示美好的春光將不複存在。七八句迭用“回腸”,又以“九回”補之,將筆墨落實在對花容、花姿、花香的感慨方麵,其中所藏者有三:一為落花之悲,一為身世之感,一為光陰之歎。
詠雲
寫作年代不詳。詩意隱約,非單純的詠物之作。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
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
隻應唯宋玉,知是楚神名。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這兩句是說:行雲捧月,三更時月兒隱沒;行雲遮星,七月七日的夜晚星星格外明亮。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夜。傳說牛郎織女七夕在銀河相會。
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這兩句是說:剛聽說雲飄向遠方,隨即已看到它在重重城池之外了。迥:遠。旋:隨即。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這兩句是說:傍晚時,行雲隨龍起舞於深潭;深夜時,行雲浮遊於秋河而壓低了大雁的鳴叫聲。秋河:指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河,銀河。
隻應唯宋玉,知是楚神名——這兩句是說:行雲隻應答宋玉的呼喚,原來,行雲是楚國的女神。唯:應答。楚神:指巫山神女。宋玉《高唐賦》:戰國時期楚襄王遊高唐,怠而晝寢,夢幸巫山之女。巫山之女離去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本詩前兩句寫行雲捧月藏星,實屬有情;三四句寫行雲隔城飄遠,又似無情。五六句言行雲行蹤不定,變幻莫測,尾處交代行雲的來曆:本是巫山神女幻化而成,唯有宋玉與其相知。該詩題為“詠雲”,但詩意隱約,有三種主要的看法,一是認為此詩別有寄托,以漂泊自寓;一是認為此詩是寄情之作,以“楚神”比愛戀的女性,疑是與詩人同在玉陽學道的女冠宋華陽;一是認為此詩是單純的詠物詩。三說各有道理,提出以備參考。
微雨
寫作年代不詳。這是首寫夜間微雨的詩。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
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這兩句是說:微雨初起時,隻覺得它隨著林中霧氣一起浮動,辨不清是霧是雨,逐漸地,伴隨著夜幕降臨,它分得了夜的絲絲涼意。林靄(ǎi):籠罩樹林的霧氣。稍:逐漸。
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這兩句是說:微雨久落,天氣漸涼,人在屋內,盡管遠離窗戶,仍覺出寒氣襲人,侵逼到閃爍搖擺的燈火上;在空寂的庭院裏,已經聽得見雨水落在近處水麵發出的細微的淅瀝聲。迥:遠。虛:空。
微雨如霧,難以體察,怎樣才能把它真切表現出來呢?詩人在其描寫中全向虛處落筆,借助於周圍的有關事物和人的主觀感受作多方麵渲染、襯托,以捕捉微雨的形象。夜間微雨的涼氣從遠處的窗戶侵入,襲向孤燈,散發著冷氣。庭空夜闌,詩人靜聽著細雨飄落在近處水麵上的淅瀝聲。寫景狀物,首句從觀察入手;二三句寫主觀感受;四句寫聽覺,並與首句構成視覺上的呼應。這樣,便凸現出微雨給人的多層麵的感受。詩人運筆儉省,煉字極工,區區二十字,構成一幅微雨空濛的夜色圖。
霜月
寫作年代不詳。這是首寫深秋明月的景物詩。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這兩句是說:當我第一次聽到大雁南飛時發出的啼叫聲,那寒蟬已不再鳴叫;站在高樓上,憑欄眺望,那如水一般的霜華月色已遍布明淨的夜空。征雁:南飛的大雁。百尺樓:形容樓十分高危。水接天:秋空明淨,霜華、月光似水,上下輝映相連。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這兩句是說:青女和嫦娥這兩位女神,都能耐受寒冷,在月宮中,在清霜裏,競妍鬥麗。青女:即青霄玉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月中仙子,月色白,故稱素娥。俱:都,全部。鬥:比賽。嬋娟:容態美好。
首句以“初聞”領起交代時節,雁啼南飛,寒蟬無聲,深秋的景象直撲詩人的情懷。次句以“水”暗寫霜、月兩個方麵,由首句寫聽覺轉到視覺上的描寫,霜華、月光如水連成一片,因天地一色,創造出清空的意境。三四句突發奇想,憑空翻高,先是以“冷”字突出個人的感受,隨後又以青女素娥的鬥妍,突出夜空的皎潔和澄澈空明,使靜態之美富有生趣。縱觀此詩,一是寫聽覺,二是寫靜態,三是寫感受,四是以想象之筆寫動。這樣,一筆並寫多麵,由聽覺到視覺,由視覺到感受,由感受到想象,多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詩人超凡脫俗的情懷。
淚
寫作年代不詳。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這兩句是說:後宮的女子長年過著孤寂閑冷的生活,流下了怨恨的淚水;閨中思婦整天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流下了相思之淚。永巷:宮中的長巷,漢代嬪妃或宮女有罪時往往被幽禁在永巷。怨綺羅:此指宮女的怨恨。宮女雖綺羅遍身但無法與君王接近,乃至於長期過著孤寂閑冷的生活。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這兩句是說:娥皇、女英追隨帝舜來到蒼梧山,流下了哀悼君王的淚水;襄陽的百姓因懷念羊祜,在峴首山流下了思念的淚水。湘江竹:相傳帝舜南巡時不幸身亡,死後葬蒼梧山。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隨帝舜來到蒼梧後悲痛欲絕,眼淚滴到竹子上。後人多用“湘淚”來比喻臣子對故君的哀悼。峴(xiàn)首碑:西晉名將羊祜鎮守襄陽時,經常遊覽峴首山,並在那裏飲酒賦詩。羊祜死後,為感念羊祜的仁德,襄陽人在峴首山(在今湖北襄陽南)樹碑建廟,“望其碑者莫不流淚”(《晉書·羊祜傳》)。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這兩句是說:王昭君辭別了紫台,在蕭瑟的秋天出塞,因念及故國,泫然淚下;項羽糧盡兵殘,夜聞楚歌,慷慨悲歌流下了眼淚。紫台:猶紫宮。帝王居住的地方。江淹《恨賦》:“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前33),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昭君自請嫁往匈奴。杜甫《詠懷古跡》有“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之詩句。楚帳夜聞歌:此言項羽被劉邦圍困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之事。《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於是項王悲歌慷慨……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這兩句是說:如果清晨到灞水橋邊看一看,就明白這些眼淚,都抵不過身著青袍的寒士送顯達官宦時感受到的窮途抑塞之苦。灞水橋:即灞橋,在今陝西西安東,是古代送別之地。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員著青袍。這裏泛指官職低微的寒士。珂:馬絡頭上的佩飾,常以貝製成,因色白如玉,故稱玉珂。這裏代指達官顯宦。
詩的前六句寫了六種不同性質的淚:深宮怨曠之淚、思婦念遠之淚、哀悼故君之淚、感懷舊德之淚、遠赴絕域之淚、英雄末路之淚,每一種之間並無聯係,卻將世間的種種悲傷作了令人神傷心摧的陳列。讀此詩,自然讓人想起江淹的《恨賦》、《別賦》,在這裏,詩人以文入詩,采用賦體,極盡淚之情狀,在義山詩中別具一格。然而詩人本意並非在此,後兩句點明主旨:前麵的種種悲淚都是為最後的窮途抑塞之淚作鋪墊和襯托。這純是出於詩人的身世遭逢而起的主觀感受。詩人長期鬱鬱不得誌,輾轉於各地幕府,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這種卑屈的處境,在“青袍送玉珂”的場合,因為貴賤相形,往往更令人難以忍受。詩人連用六種淚作鋪墊,正是為了突出這種窮途抑塞之痛。此詩深得賦體之神韻。
嫦娥
寫作年代不詳。這是首寫孤寂與苦悶之感的詩。嫦娥:神話傳說中的月中仙子,原為後羿的妻子,偷吃了後羿從西王母那裏討來的長生不死之藥,體輕升仙,飛入月宮。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這兩句是說:獨坐在雲母屏風中,蠟燭的昏暗光影,使臥室內顯得更加靜寂幽深;長長的銀河漸漸西斜沉落,清晨星星在曙色中也悄然隱沒了。雲母屏風:用雲母裝飾成的屏風。雲母是一種礦石,晶體透明而有光澤,其薄片可用來裝飾屏風。燭影深:言夜已很深了,蠟燭越燒越短,幽暗的光影便越來越大。長河:指銀河。曉星:啟明星,清晨出現於東方天空。沉: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