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風雨

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是時,詩人任鹽鐵推官,漫遊了江東一帶。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這兩句是說:那寄懷壯誌的《寶劍篇》,早已淒涼遭冷落。漂泊天涯,此生就將如此到頭了。寶劍篇:一作《古劍篇》,唐前期將領郭震以古劍寄托不平之氣的詩篇。這裏借指詩人漂泊零落、壯誌難酬的情懷。羈泊:寄居異地,旅途漂泊。窮年:終年,這裏指一生。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這兩句是說:樹葉已經枯黃,又遭風吹雨打;而青樓上的富貴人家,全然不顧外界的變化,依舊在不停地歌舞宴樂。仍:又,更加。青樓:泛指豪華精致的樓房,此處指顯貴人家。自:自顧,隻管自己。管弦:管樂和弦樂。此指歌舞管弦,聲色享受。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這兩句是說:新結交的知心朋友,遭到澆薄世俗的指斥;而舊時的老友,又因良緣受阻,關係日漸疏遠。新知:新交結的知心朋友,可能指鄭亞等人。遭薄俗:遭到澆薄世俗的攻擊和誹謗。舊好:老朋友,可能指早年交好的令狐等人。當時令狐為相,對李商隱已毫不留情,不肯略施援手。隔良緣:良緣受到阻隔,指關係疏遠。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這兩句是說:我決心不再飲用那新豐美酒以銷解胸中的憂愁,因為一鬥酒要幾千錢啊!心斷:決心不再(飲用)。新豐酒:產於新豐(故城在今陝西臨潼西)的美酒。新豐出產美酒,但其價錢很貴。《舊唐書·馬周傳》:“西遊長安,宿於新豐逆旅,主人惟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鬥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家,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皆合旨。太宗即日召與語,尋授監察禦史。”詩謂自己無法被皇帝賞識,隻能借酒澆愁。銷愁:解愁,此言酒能解愁。鬥幾千:言酒價昂貴。鬥,古代的盛酒器皿。

詩人由眼前為題,寄興因淒風苦雨引起的羈旅異鄉、身世漂泊之愁。全詩以“淒涼”二字領起,將不平之氣貫穿其中。頷聯以備遭風雨欺淩的黃葉與青樓管弦對比,“風雨”經詩人的再次推出,既扣題又寫景,生發出濃重的象征意味,將社會壓迫賢士的冷酷全盤托出。頸聯工對,寫新知、舊好因不同緣故相繼離去,以突出詩人屢遭“風雨”的孤苦。尾聯用典,以馬周事相開解,與首聯遙相呼應,將潛存在內心深處的入世進取之想托出,以此反襯詩人抑鬱憤懣不平的心境。

錦瑟

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這時,詩人罷鹽鐵推官,病居鄭州(治所在今河南鄭縣)。此詩拈首二字為題,其實也是無題之作。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兩句是說:不知什麼緣故,錦瑟會有五十根弦,我現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曆曆在目,心情難以平靜。錦瑟:繪有織錦花紋的瑟。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無端:無來由,無緣無故。五十弦:據說瑟原有五十弦,因音調悲涼,後改為二十五弦。詳見《漢書·郊祀誌》。一弦一柱:每弦各有一柱。柱,係弦的短木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的清濁高低。思:追憶。華年:美好的年代,青年時代。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兩句是說:像莊周那樣,我在清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飛舞的蝴蝶;像古蜀國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鵑鳥的悲鳴中。莊生:即莊周,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夢迷蝴蝶:據《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醒來後不知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意即人生如夢。望帝:古蜀國君主,名杜宇,死後化為杜鵑,其啼聲淒切。春心:傷春之心。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是說:大海茫無際涯,明月照在蒼碧的水麵,鮫人的眼淚化成萬千明珠;藍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裏,天晴日暖,生出嫋嫋輕煙。滄海:大海。月明珠有淚:古人認為海中蚌珠的圓缺和月的盈虧有對應關係,所以常把月圓與珠圓聯係起來。又,古代有珍珠是海底鮫人(神話中的人魚)的眼淚變成的傳說,故“珠”和“淚”又聯係在一起了。另有成語“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這句把幾個典故糅合到一起便構成了“滄海遺珠”、讓人極為痛心的意象。藍田:山名,又名玉山,在今陝西藍田,是著名的產玉之地。日暖玉生煙:相傳美玉埋在地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天空會映現出煙雲。中唐詩人戴叔倫說:“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這裏化用戴叔倫語意,喻美好的追求如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得。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這兩句是說:這種種感慨豈待現在回顧追憶?它發生的當時我已經惘然失意,事後更何從追尋呢?此情:指二三兩聯所言的情境。可待:豈待,何待。惘然:惆悵的樣子。

此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可能是詩人晚年回首往事,抒發身世之感的篇什。以此立論,“五十弦”可能暗指詩人的年齡,是時,詩人四十六歲,與此大體吻合,“思華年”既為“五十弦”挑起,又為“一弦一柱”所動。頷聯以“莊生曉夢”言如夢如幻的人生,以杜鵑淒鳴寓一生憂患之恨。那滄海遺珠不為世用的哀傷,那理想追求的可望不可及引起詩人無限的感歎。尾聯“可待”二字值得玩味,往事如煙,本來可以成為追憶的對象,然而,當時發生的時候已惘然若失了,更何況是現在呢?詩撲朔迷離,意象朦朧,言語的多義性極易產生歧義,造成多解。如有人說此詩詠瑟,有的說是悼亡,有的說是寫豔情,有的說寄托政治懷抱,等等。可以說,多義多解的朦朧性給這首對仗工整、色彩斑斕的詩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無題二首

這兩首詩作於何時,不太清楚。從內容上看,為冶遊之作。前一首詩借一女子的口氣寫成。後一首詩用一男子的口吻寫成。

其一

長眉畫了繡簾開,碧玉行收白玉台。

為問翠釵釵上鳳,不知香頸為誰回!

長眉畫了繡簾開,碧玉行收白玉台——這兩句是說:修長的眉毛精心描畫好了,打開繡簾,婢女過去收拾好梳妝打扮的白玉鏡台。碧玉:唐人詩中多用碧玉、小玉等指婢女。白玉台:玉製的鏡台。

為問翠釵釵上鳳,不知香頸為誰回——這兩句是說:我想問一問綴在翠釵上的鳳鳥,你知道我的香頸為誰回顧嗎?翠釵:用翠玉製作的發簪。

一早起來,整衣嚴妝,內心卻是茫然:為誰打扮呢?顧影自憐,卻隻能將滿腹心事悄悄地說給釵頭的鳳凰。“為問”、“不知”,一問一答,惟妙惟肖地道出了女主人公的萬般無奈。

其二

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

見我佯羞頻照影,不知身屬冶遊郎。

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這兩句是說:這女子著的是梅花妝,描著八字眉,眉間塗著黃色的影彩。嫁時妝:梅花妝。據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休息時梅花落在額頭上,成一朵五瓣花,拂之不去,宮女競相效仿,自此有梅花妝。八字宮眉:漢武帝時宮人時尚畫八字眉。額黃:指眉心鼻梁間塗抹的黃粉,因塗在兩眉之間,所以用“捧”字。

見我佯羞頻照影,不知身屬冶遊郎——這兩句是說:她一見我就假作嬌羞,卻又頻頻顧盼自己的身影,她不知道其實我是個輕浮的冶遊郎啊。冶遊:原指春天或節日裏男女出外遊玩,後專指狎妓。

此詩與其一對應,似寫一青樓女子。一二句狀其裝束豔麗入時,三四寫其佯羞弄姿,正與對方“身屬冶遊郎”之身分相稱。然而,李商隱的“無題”詩通常都是曲意深隱,此詩是否可以作如是觀?提出以備參考。

無題二首(選一)

寫作年代不詳,這是一首寫少女相思之情的詩。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隻係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這兩句是說:那織有彩鳳花紋的芳香的綺羅,薄薄的,究竟有多少層啊?為精心縫製碧綠花紋的圓帳頂,她一直忙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鳳尾香羅:織有鳳尾花紋的芳香綺羅。幾重:幾層。碧文圓頂: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這兩句是說:她用那圓月般的扇子害羞地遮住了臉龐,麵對留下隆隆車聲的意中人,她沒有講一句話。扇裁月魄:指裁製的扇麵如圓月。月魄,本指月亮沒被太陽照到的昏暗部分,此指圓月。羞難掩:含羞半掩麵。車走雷聲:指車聲隆隆像雷鳴。這兩句是女主人公回想當初與意中人相遇時的情形:對方驅車過來,自己雖暗含情意,卻未及答話便含羞地用團扇半遮起麵孔。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這兩句是說:伴著黯淡的殘燈,獨自度過了多少個寂寥的夜晚。然而,對方始終音訊全無,轉眼間又到了石榴花開的時節。曾是:已是。金燼:指銅燈盞上的殘燼。燼,燈花。此寫邂逅之後的相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