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2 / 2)

這園子裏的姐妹哪一個沒有受到過她的照顧呢?

思緒信馬遊韁,想到尤三姐與柳湘蓮,一死一出家,這也是尤三姐不守婦德而致,而且萬不該對柳湘蓮生情,活該他們做不成夫妻。

忽然心中一個機靈,幾乎把自己愧死。她想到了自己、寶玉與林黛玉,這其中的糾糾葛葛,有沒有私情在呢?

女規婦訓女子出嫁前萬萬不能與男子有私情,自己也告誡林黛玉不能看閑書移了性情,而究竟何為移了性情?

賈寶玉與林黛玉算不算私下生情?

她對賈寶玉的感覺算不算私情?

這幾年在園中,每日跟在寶玉身後,同姐妹們一起說笑,對寶玉之事事事上心,這行為合不合婦德?

如今這一離了那裏,心中倒有些惦念起他來,一日不去怡紅院,還有些不習慣,總覺得有什麼事沒做到。這是不是生了私情?

難道自己早把寶玉放在了心中!不,沒有,她堅決地搖頭否認,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林黛玉與寶玉之間的行為才是不合常情。

仔細回思起來,她寬心道:她明明想的是處處遠著寶玉,卻又煩惱地想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讓外人覺得是處處跟著他的腳步呢。一陣煩亂,這可是違了行己有恥啊!

好在有林黛玉與寶玉自小親密,反而不顯得她對寶玉的殷勤。

再把一幕幕想起來,從寶玉呆看她的臂膀,到她為寶玉送藥欲說還休,在他床旁繡鴛鴦,他的功課,他的針線上事,她也都攬下來,這份付出,算不算是男女之情呢?想及此,她麵上紅透,心狂亂起來,一陣陣羞愧。

轉念一想,她對他的關心,並非越禮。自進府來,府裏哪個不曉得她的金鎖天生是有玉的才能配,寶玉不正是有玉的嗎?雖然本意要參加選秀,配那些王孫公子身上的佩玉,可惜無緣。如今他的玉是與生帶來的,不正是她的良玉嗎?如果是命定的姻緣,她與他的一切,便都是正常的。

金玉良姻,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這麼一想,心安定下來。不過,以後還是遠著他才好。

遠著他也不妥,而且自己就這樣搬出來,雖說是避嫌,到底有些不周全,日子長了,少不得生分了。

不過也好,先遠著些寶玉,免得像林黛玉那樣落得閑言閑語。府裏上下人等誰不知道賈寶玉心裏隻有他表妹林黛玉一個人,與她寶釵若即若離,而寶玉的夢話曾讓她難堪。可明明寶玉對她好像也有幾分喜歡,她有些分不清寶玉心裏到底有沒有她?

算了,搬出來,也免自己夾在她二人中間不尷不尬。再說姨媽前陣子抄檢園子,口口聲聲說那些狐媚子帶壞了寶玉,當然姨媽不是衝她來的,但她與寶玉的來往也很密,少不得讓人心驚。這時還是守拙裝愚才好,遠離了才好,免得下人們對她說三道四,想那晴雯不就是對她到怡紅院過頻而不快!

女兒家清譽重於生命啊!她薛寶釵更是重名聲,重名譽的!

她是明眼人,早看出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那種默契、相知是任何人也插不進的,罷了,她何苦攪在其中?適時搬出真是明智之舉。

再細思,自己一言一行完全遵守婦訓,敬上護幼,對下人恩威並施,上次與探春管家,探春提出方案,自己及時把自己的建議提出,給了下人實實在在的好處,下人們誰不感恩於她寶釵呢?

寶釵就這樣反反複複,想出可能的過失,找出合理的解釋來,這樣一想真的沒有什麼過失!寶釵便把心思放下,專心繡著手裏的花瓣。

正繡著,聽見屋外開門聲,人語聲,吵吵嚷嚷,原是薛蟠回府。寶釵搖頭,哥哥非要弄出這麼大的響動嗎?

薛寶釵正在房中安心繡著手裏的花瓣,耳聽外邊響動聲,不用出門看也知道是她哥哥薛蟠回來了。

寶釵搖頭,這個哥哥薛蟠,總是行事魯莽,做事不思量,本就令她和媽媽不放心,又娶了多事的夏金桂,整日尋是生非,家裏難得安寧。

隻聽見夏金桂高高低低的聲音與薛蟠說著話。接著薛蟠、夏金桂二人開門的動靜,腳步聲到了薛姨媽房內。

薛姨媽自薛蟠娶親後,明顯見了蒼老,發間又多了花白,見兒子回來,責備道:“又去哪裏混了,幾日才回來。不是又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