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2)

王夫人擺手道:“不必那麼麻煩,心意到了就行了。”

正說著,鴛鴦帶了個小丫頭到王夫人房裏送藥膳粥。

寶玉道:“寶姐姐,我們走吧,老祖宗還等著我們呢。”

王夫人笑著揮手道:“你們去陪老太太吧,不用陪我。”

寶玉跳下地來,抬步要走,寶釵起身道:“寶兄弟,穩當點,仔細別摔到了。”

寶玉縮頸一笑先走出來,寶釵回首對王夫人笑道:“林妹妹不在這兒,寶兄弟是坐不住的。”

寶釵轉身出來向賈母房中緩緩走來。

寶釵因何與寶玉同來呢,原來寶釵在園子裏對寶玉講過功課,又到怡紅院坐了片刻,見寶玉不回,即轉回自己家中。

眾人隻道寶釵性情平和,與人和氣,輕易不發脾氣,應該是因其事事如意稱心,其實在家中她方與她哥哥、嫂子鬧過不愉快。

燭光燃起,王夫人房中亮起通紅的燭光,亮如白晝。

寶玉與寶釵同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見到他二人,完全沒有了天色已晚,寶玉與寶釵不宜在一起的顧慮,喜上楣梢。心裏把與薛姨媽往日的約定確定下來。

再說寶釵因何與寶玉同來呢?原來那日白天寶玉被賈政叫去問功課,路上遇到寶釵,寶釵對寶玉一番說教,與寶玉分手後,在怡紅院坐了會兒,見寶玉遲遲不歸,因想著家中事,怕夏金桂給媽媽氣受,帶著香菱先出來回到薛家。

賈府薛宅

寶釵自搬離了大觀園,每日在府裏幫薛姨媽做些針線。雖說是薛家,不過是賈府的一個單獨院落,薛家一窩一拖的寄居在此,薛蟠成親也在此處。

而嫁入薛家的夏金桂心中萬分委屈。原以為薛皇商擁有百萬,各地有買賣鋪子生意,房產壯觀,做薛大娘子,可以穿金戴銀,富貴榮華。及至嫁過來,方知完全不是媒人說的那番,薛家的景況,反不及她桂花夏家。全家人寄居於賈府,雖說日常用度是薛家自擔,終究是在人屋簷下。薛蟠又是一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模樣,這也罷了,事事無成,隻知拈花惹草,胡作非為,真是讓她寒透心。

她本是一顆富貴心,想攀高枝,一心要嫁高門,竟擇了這樣的人家,她心裏真是無法承受。她夏金桂也不是省油的燈,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要讓薛家上下也沒有好日子過,方顯她夏家威風,每鬧夠,她方覺自己的心也舒坦些。

而小姑子薛寶釵又從榮府搬回來,事事與她作對,她恨得咬牙。直到中秋節後,抄檢園子的事淡了以後,寶釵母女仍隔日過賈府這邊來晨昏定省,在府裏呆的時間短了,看不到她們母女,夏金桂方覺得心舒意順。

而寶釵因要避嫌,無事不進大觀園。

今日寶釵回到府中後,小聲問了鶯兒家裏的事,鶯兒言道‘夏金桂今日倒也安生,在房裏不知做什麼。’寶釵見無甚不妥之事,隻要夏金桂不生事,她也懶得多管。

獨坐在房內,拿起未繡完的羅裙,便有些失神,心中百轉千思,糾結著,自省著。

那薛寶釵一向以婦訓自省,常按《論語》中曾子之語:“吾日三省吾身來反省過失。”檢點自己日間行為,以使她在人前是完美的,沒有瑕疵的。

真是做到“夜覺昨非,今悔昨失。”

難得的是,她不隻自律,也教育身邊的姐妹一一遵守,不得越雷池半步。

這幾****也在煩心。自前幾次進那府裏,晚歸時聽到了風聲中隱隱的人語,她也是心神不安。

她麵上鎮定自若,又思有金鎖護身,應該無虞,不過心裏還是把往事細細篩過。

聽那風中話語,像是金釧。暗想她對金釧已是仁至義盡,她一番話安撫了姨媽,給了金釧幾件衣服,要她體麵下藏,她還有什麼不滿呢?

真真金釧是糊塗人,與糊塗人講不出理來。她的死根本怪不到她寶釵頭上來的。

再思及前塵往事,便想到了滴翠亭裏小紅與墜兒的對話,自己處理得更是得當。小紅與墜兒的事若被抖出來,是極喪風敗俗,被人唾罵的,為她們守秘密的人,她們是要感恩戴德的。她當然不會把她們的事說出去,林妹妹根本不知道,無從說起,如此事過幾年,沒有任何對小紅和墜兒不利的言辭傳出來,她們當然高枕無憂,想必心中極感謝林妹妹吧。按佛理講,這豈不是推福!林妹妹,我無意中為你做了功德。

再思她待林妹妹也像自己的親妹妹,事事照顧到,林妹妹真是得了她的不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