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木縣城各高中,尖子班的學生和老師都格外牛逼,走在校園裏或挺胸抬頭或搔首弄姿,自我感覺相當良好,正像在首都北京,北大和清華的師生無形中高人一等那樣。即便在社會上,隻要說是二中宏誌班或一中淩雲班的師生,也會讓聽的人肅然起敬,刮目相看——不是嗎,每年寒暑假,縣城街道四處張貼的有償家教廣告,不少便自詡為某高中某尖子班的教師,有弟子考上某某大學,高考平均成績超出省均某某分,在某某學科有豐富獨特的教學經驗,雲雲。
然而處於普通班之列的文科班,科任教師同樣藏龍臥虎,特色鮮明,不信請看——
新老班馬達個頭不高,可胖實,腦門微禿,眼睛小而亮,站在高高長長的黑板前麵,仿佛大塊文章當中的驚歎號,矮小精悍,激情飽滿。他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畢業於某師範大學數學係,典型的科班出身。給新組的文科班上完首節課,教案還沒合攏,掌聲就嘩啦啦爆響了。馬達微微頷首,亮亮的小眼睛含著調皮接納的笑意,顯然對這場景司空見慣了。
馬達剛工作那會兒,據說有調皮學生戲謔性地贈他一個綽號——根號二。起初在班裏偷偷叫,叫著叫著讓馬達知道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年輕氣盛的馬達不僅沒有發火,而且笑哈哈誇獎綽號起得有水平,新穎別致,生動形象。平日同學們開玩笑,認為語文老師一旦遇到優美句子,就仿佛老貓天長日久逮住了一隻小老鼠,非得好好捏拿把玩一番不可。可數學老師馬達好像也傳染了這個毛病,竟然講起了修辭學:“根號二是數學王國裏能被開方的最小的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數字,很像我的為人,個頭矮小而生性好動,更像我在沉木教育界的地位,擔當全中國級別最低的也最忙碌的‘官員’——班主任。”
多少年來,隻要新組了文科班,隻要馬達當班主任或科任老師,首先都要給同學們講這個典故,每次都惹得哄堂大笑。他本人則相聲演員似的,忽閃著兩隻小眼睛,一本正經地看著大家,等教室裏笑聲歇止後,才目光炯炯說:“所以弟子們啊,大家叫我老馬之外,還盡可以叫‘根號二’。”
弟子們更是捧腹大笑,無法遏止。
如此這般,還有誰好意思真的再叫“根號二”呢?這就是馬達,章第中他們的新老班,個頭不高威信高,在曆屆文科生中口碑極好。然而中學生畢竟是創造力最旺盛的年齡,根號二不便叫,大家知難而退另辟蹊徑,效仿外國人慣用的擇取法,分別選“老班”和“老馬”中的一個字,拚湊出更加精彩的稱呼:“班馬”。等馬達知道時,已經響亮地被叫了幾個星期了。
在沉木縣,原本三中的文科最叫得響,稱得起一塊招牌了,可後來,具體是二中驗收“省示範”的那會兒,以極其優厚的待遇閃電般將三中頂尖的曆史老師“挖”了去。一中也不甘人後趁火打劫,把三中最好的政治老師“拉”了來:於是仿佛樹倒猢猻散,三中的文科招牌無可奈何頹然委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