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2)

再比如住宿條件。本來章第中可以不搬宿舍,仍跟淩雲班室友們住一處。其理由應該往前追溯,李偉民之所以最後允許章第中轉讀文科,是因為學校最新出台了有利於淩雲班的政策,即章第中人盡管可以讀文科,但“編製”必須留在淩雲班,將來考取好大學,爭得省市好名次,還算淩雲班的名額和榮譽。跟章第中同時轉讀文科的楊琴和江小兵待遇相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新政策很大程度就是“機頭”製定的。對文科班來說,這有點借腹生子的嫌疑,或“一國兩製”的味道,然而政策出台,即日便生效了。何況章第中等人確非等閑之輩,就算給文科生帶隊領跑,也是求之不得的選擇。既然編製還在淩雲班,有李偉民默許,有室友們挽留,完全可以不挪窩兒,可章第中最後決定挪了。

新一年高考結果已水落石出,二中和一中在重點、一本和二本上線人數等諸多方麵幾乎戰成了平手,因而使新一屆高三複讀組班和高一招生的競爭越發激烈,各種真實戰報與虛假宣傳摻和在一起,像天鵝跟烏鴉混雜飛翔,在沉木城鄉四處傳播。

章第中回想自己在去年高一升學湍急的渦流中毫無主張的傻樣,再結合今年棄理從文過程的曲折經曆,覺得增長了不少見識,於是才在住宿問題上當機立斷拿出了明確態度——高中還整整兩年時光,住淩雲班畢竟不方便。

室友們看他去意已決,隻好吆喝幫他搬被褥書本,像曾經送他去校外租賃房那樣。隻有劉流長思路獨特,風風火火把田園靜從教室叫到宿舍說:“這兩個人同桌一年,耳鬢廝磨,相處融洽,假如不創造條件讓告個別,肯定會遺恨終身的!”

大家齊聲喝彩,誇讚“老二”慮事就是非同一般,紛紛起哄要求立即舉行隆重的告別儀式。兩個人臉紅得什麼似的,但心裏清楚這一關非過不可,章第中首先勉為其難地說:“祝各位好好學習,天天進步!”

“願大家心想事成,快樂成長!”田園靜笑彎了腰。

“你們的事,別拖泥帶水扯他人!”同學們不答應。

田園靜審時度勢,不得不改變話別對象,盡量一本正經地說:“希望兩年以後,能跟章第中同去讀北京的大學!”

同學們雀躍歡呼,一齊鼓掌。

“現在行了吧?”章第中央求。

“不行!還是太簡略!”

章第中心知大家需要什麼了,索性一步到位,“但願能跟田園靜同學在未來的大學校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比肩攜手,共同進步!”一邊說一邊向田園靜直扮鬼臉。

田園靜麵色紅豔得霞光似的。

“噢——噢——”眾人作狼嗥狀,才放行了兩個人。

在淩雲班跟章第中交往不算太多的江小兵,麵對文科班新環境,感覺成了親兄弟,相商著住了上下床。新宿舍仍住十二個人,可同學們不像淩雲班那樣每月有固定的經濟支撐,上集體食堂的少,吃自炊灶的多,因此麵粉呀洋芋呀饃饃呀的,自炊灶裏麵貯存不了,挨挨擠擠塞在宿舍床鋪下等隱蔽處,使本就狹小的空間越發局促了。加上炎暑正猛,氣溫很高,各種次生問題應運而至,助紂為虐:

食物味,腳氣味,肌膚味,五味蒸騰,隻這是嗅覺方麵的;

呼嚕聲,磨牙聲,夢話聲,如雷貫耳,隻這是聽覺方麵的;

不蓋被子嫌涼,蓋了被子太熱,酣夢驚醒,汗水滿身,有如做過桑拿浴一般,隻這是觸覺方麵的;

……

好在經曆了高一“水深火熱”的考驗,不適應中努力適應,不熟悉中相互熟悉,慢慢朝和諧集體的方向邁進了。

“新一屆文科班終於拋錨起航,狀態比想象的好得多!”船長馬達笑哈哈地說,不知是抒發真實感觸還是為船員們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