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論著彙輯(十四)(3 / 3)

(3)提高治療水平

中醫在治療方麵強調理法方藥的一致性,在運用過程中,這無疑能取得效果。可是,我們還不能滿足於此。因為目前還有不少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中醫目前對其仍是望洋興歎,即使是中醫治療效果較好的一些疾病,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飛速發展,中醫學在這方麵的優勢也正在或已經消失。所以我們決不能停留在目前中醫治療疾病的水平上,而是要進一步提高療效。對治療效果較差的疾病固然要尋求新療法,就是對療效較好的疾病也要不斷地創新發展,更進一步地提高療效。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更深入地挖掘中醫藥學的寶貴遺產和流傳於民間的各種有效療法外,還要努力汲取現代醫學中可以為中醫學所用的內容。在對疾病的治療時,沒有必要嚴格地區分中醫藥、西醫藥,總以提高療效為中心。當然,也不是對任何疾病都是要搞中西醫兩套,更沒有必要對任何疾病都采用中西醫重疊治療,但對一些疑難重病,為了提高其療效,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

(4)開展中藥研究,提高中藥的質量

中醫理論、診斷、治療手段的提高隻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中藥。中藥質量的提高是中醫取得理想療效的必要條件。醫與藥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缺一不可。中藥是以四氣、五味、歸經等理論為指導的,前人曾在嚐百草和與疾病作鬥爭的長期實踐中得到了豐富的藥物知識。某一味藥能歸何經、性味如何、可治何病,這確實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其中包含了科學性。但從整體上來說,還是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這顯然不適應現代科學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在中藥研究上,必須采取現代藥理研究方法,逐步搞清有效成分,並進而對現有的劑型進行改革,大量地采取現代的藥物新劑型,使中藥運用更符合科學性,提高用藥的合理性和治療效果。同時也要注意堅決取締偽劣藥品,以保證人民身體健康。有人曾提出:“如中藥的問題解決不好,中醫就會毀在中藥上。”這話雖有些偏激,但也不無道理。所以對中藥的研究是關係到中醫藥學前途的大問題。

3.提高中醫藥隊伍的整體質量

(1)切實辦好中醫學教育,提高中醫藥人員業務水平

我國地廣人多,缺醫少藥現象仍很嚴重。從50年代起,在黨中央的關懷下,我國開始有了高等中醫藥學教育,從1978年開始又有了中醫的研究生教育,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高級中醫藥人才;但從總體來看,學校正規教育所培養的中醫藥人才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開辦了成人中醫藥教育和社會辦學,而廣大農村中更有大量缺少係統學習而從事中醫藥工作的人員。當然,這些人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有的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但其中的大多數因為學習不係統、知識麵較局限、特別對現代醫藥學知識了解較少,所以在從事醫療工作時,或多或少地有各種困難及不適應社會需要之處。有鑒於此,大力開展中醫藥界的進修學習很有必要,在此基礎上開展中醫藥人員的考試,嚴格中醫藥從業人員的資格審定。這樣就可以使大量的中醫藥學隊伍中的有關人員得到進修學習的機會,提高診療水平,就可以大大提高中醫藥隊伍的整體素質,推動中醫藥學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醫藥研究隊伍

目前,我國雖已有一大批高級的中醫藥研究人才,但醫學這門科學的發展是無止境的,特別是目前現代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所以對中醫藥學來說,要使其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有新的突破,必須要有一支龐大的、高質量的專業研究隊伍。從50年代起,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有一大批西醫學習中醫人才加入到中醫藥研究隊伍裏來,在其後的幾十年裏,起到了不同凡響的作用;當然,在中醫藥的自身隊伍裏也出現了許多研究中醫藥學的人才。但從中醫藥研究隊伍的總體來看,力量還是相當單薄的,整體的技術水平較低,研究的設備更顯得落後,因而不能滿足中醫藥學發展的要求,更不能適應現代科學發展和社會對防病治病的需要。所以在今後還應采取有力的措施,擴大中醫藥學的研究隊伍,提高這支隊伍的研究水平,大大改善其研究條件。可以設想,在今後除了繼續舉辦西醫學習中醫班外,還可以試辦中醫學習西醫班,其學習對象是中醫藥隊伍中有誌於研究發展中醫藥學、有大專以上係統學習中醫藥學的經曆和5年以上的中醫藥學實踐經驗者。學習方法可采用係統學習西醫學理論和重點學習與將要從事的中醫藥學研究內容有關的專業相結合,學製2~3年,畢業後主要從事中醫藥學的研究工作。西學中和中學西兩種形式互相配合,可以期望在某些方麵有所突破、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從而使我國的中醫藥學大放異彩,出現一個大的飛躍。

綜上所說,是通過總結過去,觀察現在,展望將來,提出一點有關發展中醫藥學的極不成熟的看法,是否正確可行,還請各位領導和同道審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