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具有重複性好、無創傷、能監測門靜脈血栓消長動態變化等特點。門靜脈血栓在門靜脈內呈絮狀、團塊狀低回聲區,有時具親浮征,陳舊性的回聲高低混雜不均,被阻塞的門靜脈擴張。彩色多普勒還可以檢查血流方向,判斷分流術的吻合口通暢與否。
第四節 門靜脈係統血栓的防治
一、預防
1.對級肝功能病人有腹水、出血史者定期B超檢查門靜脈。
2.慎用氨基己酸、立止血等改變血液凝血狀態的藥物,對其他止血藥物如無必要也盡可能不用。
3.對有腹部感染者如闌尾炎、腸胃炎、膽係感染及早控製。
4.手術方法的改進,手術操作規範化。①斷流術切斷脾蒂前,分流術遊離脾靜脈後脾靜脈注人肝素液500。②分流術防止脾靜脈扭猶成銳角或附近組織壓迫,吻合口外翻水平褥式縫合,縫合最後2針前,開放脾靜脈鉗,將血栓隨脾靜脈血衝出,再夾鉗後用肝素液將吻合口兩靜脈腔內碎物及血栓衝出。③避免大塊結紮組織,出現血腫時,仔細確實處理,以免器械損傷血管的內膜和血腫仍與門脈相通。
二、治療
1.祛聚、抗凝、溶栓治療新近發生的門靜脈血栓和肝內門靜脈二級以上分支的門靜脈血栓采用祛聚、抗凝、溶栓治療。因門脈高壓症病人的消化道出血傾向,在肝功能代償期主要威脅來自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凝血機製障礙次之。對這些病人仍可安全地采用抗凝、溶栓治療。
2.手術治療
1)單純脾靜脈血栓可行脾切除術。為了防止脾靜脈血栓播散,有作者建議在脾靜脈與腸係膜上靜脈彙合處結紮脾靜脈。
2)關於兒童肝外竇前型門脈高壓症的治療,多主張早期以保守療法為主。此時肝功能相對正常,凝血機製良好,多能耐受出血,待患兒發育長大後再行手術治療。手術的困難在於無通暢的門脈供作分流之用,術後再出血率高達75%。這是因為此類病人肝髒灌注良好,仍處於低壓狀況,大循環係的血一般不會“漏入”小循環係。而後一種現象常發生於肝內型門脈高壓症病人,隨著肝病的惡化和側支循環的建立,可逐漸失去這種選擇性的分流降壓作用。另外亦有用注射硬化劑的方法控製這類病人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3)肝硬化合並門脈血栓的治療較複雜,這類病人與門靜脈通暢的肝硬化病人相對比,在其早期階段就可發生出血,且往往需緊急的外科治療。這表明其代償的側支循環往往不足以預防出血,或在側支循環建立以前出血已經發生。分流術後再出血率無門靜脈血栓者約為10%,而有門靜脈血栓者約為50%。因肝動脈血流量可代償性增加,所以若分流手術成功,則肝性腦病的發生率遠遠低於無門靜脈血栓者。在術式選擇上有作者采用腸腔橋式分流術,認為它略優於其他術式,其缺點是門靜脈血栓可播散至脾靜脈與腸係膜上靜脈彙合處,將左右內髒靜脈係統分隔,使腸腔橋式分流不能發揮降低食管靜脈壓力的作用。因而有采用脾切除加近端脾腎分流術,但操作技術上則比前者困難。
3.腸梗死的治療
1)術前準備:應補充足夠的水和電解質,以代償丟失於第三間隙的體液,糾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環,維持有效循環血量。可選用生理鹽水、乳酸鈉林格氏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應常規應用廣譜抗菌素。術前一般不讚成肝素化,以避免受累腸管出血和使手術複雜化,動物實驗亦證實肝素化並不能提高生存率。
2)腸切除和暘吻合術:盡快切餘壞死的腸管和行端端腸吻合是治療的關鍵。但同時必須切除所厲的腸係膜,以免殘留血栓播散。值得指出的是,靜脈阻塞的部位往往已超出肉眼可見的梗死範圍,切除範圍應包括鄰近正常的腸管和係膜。切除瓶管的範圍以不遺留壞死腸管和盡量避免短腸綜合征為原則。
3)判斷腸管是否有活力極為重要。根據腸管的顏色、血管搏動和腸蠕動來判斷不甚可靠。腸係瞜水腫增厚更增加了困難。試用的方法有測定缺血腸管壁的溫度,若超過正常腸管以上者表明有充血反應,是腸管有活力的標誌;記錄肌電圖,以的靈敏度,在恢複虛供後的10分鍾內記錄到腸蠕動,表明有活力小腸同位素掃描,若充盈良好,表明有活力511311等最近應用多普勒超聲掃描觀察腸係膜內血管的血流量,具有簡便、快速、無損傷、準確性高等優點。
4)對有如下情況可行血栓取除術:①為陳日性血栓者;②反複的內科藥物治療效果差者;③病情進展迅速,估計內科治療難以奏效需挽救生命者。
對腸係膜上靜脈和腸係膜上靜脈、脾靜脈彙合處門靜脈血栓,可於胰腺下緣遊離腸係膜上靜脈,將胰頸用小拉鉤向前土輕輕拉起,切開腸係膜上靜脈取栓,同時阻斷肝十二指腸鈿帶和按壓胰腺上緣,一方麵控製門脈近肝側和脾靜脈血流,一方麵防止血栓向遠處播散,也可自切口置人頭端圓鈍,質地較軟吸引器頭、調整適當負壓小心將血栓吸出。
5)術後抗凝治療:原發性門靜脈係統血栓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術後血栓複發率高,因此多主張術後用抗凝治療,其存活率可達63%~100%,而不用者死亡率可達50%。術後一般用肝素7~10天,再用雙香豆素維持8周。對於繼發性的門靜脈血栓,術中可經胃網膜右靜脈置人腸係膜上靜脈或門靜脈皮下埋人式多功能藥物注射導管,術後經此注入抗凝或溶栓藥物,預防或治療門靜脈係統血栓,給藥既方便,又能保證門靜脈內抗凝、溶栓藥的高濃度,還能避免全身用藥的許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