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肝前型門脈高壓症(1 / 3)

第一節 肝外門靜脈循環的解剖及臨床意義

一、門靜脈循環的生理分隔

門靜脈由脾靜脈和腸係膜上靜脈兩個主要屬支彙合形成,脾靜脈和腸係膜上靜脈分別接受其伴同的同名動脈的血流,故門靜脈循環實吸上可篇分為兩個流域,即脾胃血流區域和場係膜血流區域。兩者間血流雖然並非絕然分隔,但形成門脈循環的一定的分區現象。正常生理情況下,各區域的血流均流向門靜脈;出有門靜脈阻塞時,血流均趨向於與性流來源於腹腔動脈、腸係膜上動脈、腸係膜下動脈三大動脈幹支的供血,血液流經毛細血管網由腸係膜下靜脈、腸係膜卜.靜脈、脾靜脈、胃左靜脈等彙流成門靜脈主幹,這個係統可以稱之為門靜脈係統的大循環。門靜脈主幹阻塞將造成門靜脈係統大循環的高壓,並有跨過門靜脈限塞處的大量的側支循環血管叢。

二、胃冠狀靜脈和胃後靜脈的解剖與臨床意義

胃冠狀靜脈是門靜脈係統的重要屬支,據文獻284例統計,胃冠狀靜脈彙入部位:彙入門靜脈者為最多。另據統計有少數病例胃冠狀靜脈缺如,而代之以粗大的胃右靜脈,還有少數病例為胃底食管支型和肝內型。彙入脾靜脈者,如脾靜脈出現梗阻或受壓時脾血可經此路至賁門,一方麵經胃右靜脈回流入門靜脈,一方麵經食管靜脈人奇靜脈回流至腔靜脈,可造成賁門食管靜脈曲張。

第二節 胰源性門脈高壓症

解剖學上胰腺是處於肝外門靜脈循環最樞紐位置,胰腺疾病可以直接影響脾靜脈、腸係膜上靜脈、門靜脈;胰腺與脾靜脈的關係更為密切。近年來,腹部內髒血管造影的應用提示,來源於胰腺疾病的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及上消化道出血並非罕見,並且有其獨特的病理生理學基礎、臨床表現和外科處理的問題。

胰源性區域性門脈高壓症是一種因脾靜脈回流受阻所致的“區域性門脈高壓症”,有些人也稱之為“左側門脈高壓”“局限性門脈高壓”或“脾-門靜脈高壓症”等。

孤立性脾靜脈阻塞一般是指孤立性脾靜脈血檢形成,也包括一些較少見的由於脾靜脈受到壓迫或牽伸而致的阻塞。

近年來腹內髒器血管造影應用增多,由孤立性脾靜脈栓塞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也日益得到重視。

一、慢性胰腺炎

早在1894年就注意到脾腫大並貧血的病人,其脾靜脈可見靜脈內膜炎、鈣化、網狀纖維增生、內膜增厚及管腔狹窄。但對於脾靜脈梗塞與臨床表現之陣的內在聯係曾經模糊不清。 這兩個不同時期的綜述表明,由於胰腺炎所致的脾靜脈栓塞病例明顯增加,同時因臨床診斷及血管造影等技術的發展。

慢性胰腺炎合並脾靜脈栓塞雖然常見,但其所引起的區域性門靜脈高壓症或左側門靜脈高壓症及消化道出血者並不很常見,可能與脈栓塞程度輕及其他因素有關。

慢性胰腺炎導致脾靜脈梗阻一因靜脈受壓;二因血栓形成。脾靜脈直徑,於胰腺後方,與胰腺體尾伴行,被胰周纖維結締組織所包裹。镘性胰腺炎時,一方麵胰腺長期發炎和纖維組鑰增生,將壓迫血管引起狹窄。另一方麵,由急性胰腺炎並發的慢性胰腺炎可直接導致脾靜脈的炎性損害,致臃靜脈痙攣、血流淤滯、內膜損害、洫栓形成和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慢性胰腺炎合並脾靜脈栓塞雖然常見,臨床及手術中也可見脾腫大、脾胃區的曲張靜脈及側支循環的建立等區域性門脈高壓症的表現,但臨床表現有上消化道出血者並不很常見。這可能與脾靜脈阻塞的程度、區域性門靜脈高壓症病人肝功能願常等其它因素的影響有關。

在貓的倭性梗阻性胰腺炎實驗研究中發現:慢性胰腺炎時,全胰腺的基礎血流量減少,門靜脈壓力增高。當門靜脈高壓時,又可伴隨全身血管阻力增加。作者認為,慢性胰腺炎時胰腺血流的內在調節因素異常主要與肌源性蛋白的調節因子有關,此代謝性因素又明顯優先於門靜脈高壓的影響,因此代謝調節因素是慢性胰腺炎血管調節的最基礎。

胰脾體尾部的假性囊腫是導致脾靜脈栓塞的一個常見原因,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胰體尾部假性囊腫的病人均合並有脾靜脈的栓塞,其中可繼發區域性門脈高壓症和胃底靜脈出血。急性胰腺炎時胰周的炎性反應和形成假性胰腺囊脒後對脾靜脈的直擠壓作用,是導致脾靜脈拴塞的主要原因。

更應引起的是,胰撒體尾部囊腫合並有脾動脈假性動脈瘤時,由於脾動脈與脾靜脈的伴行關係,常同時合並有脾靜脈栓塞,脾靜脈通過胃短靜脈的側支循環明顯增粗;少數病例可繼發腸係膜上靜脈和門靜脈的血栓形成。發現假性胰腺囊腫合並有脾動脈假性動脈瘤,大多數病人伴有胃腸道出血史,尤其是在行胰腺假性囊腫內戒外引流術後並發出血者。出血可經胰管及十二指腸乳頭進入腸腔內,這種滑化道出血的特征是間歇性及大量的。在出血活動期十二指腸鏡可以看見乳頭開口處的血流。

一旦脾靜脈受壓或血栓形成,脾內血液流出受阻,脾血循以下的途徑回流至門靜脈:①經胃短靜脈到胃底流向胃冠狀靜脈及胃右靜脈回流至門靜脈,以至引起胃底賁門部靜脈曲張。②通過胃網膜左靜脈至胃網膜右靜脈回流至腸係膜上靜脈引流入門靜脈。③較少的是經胃網膜左靜脈至大網膜靜脈或腸係膜下靜脈再引流人門靜脈。④從脾髒來的側支可直接與腹膜後血管、腎靜脈以及肋間靜脈相交通,從麵引流人體循環。

可見脾靜脈栓塞時有著較廣泛的側支循環,這可能是區域性門靜脈高壓症較少並發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盡管血液繞道通過冠狀靜脈或胃網膜係截終引流人門靜脈;,但仍有的冠狀靜脈引流人脾靜脈,在此種情況下,此減壓途徑不僅不能利用,反有可能增加胃底和賁門部的血流,因而食管靜脈亦相繼曲張,最後引流入奇靜脈。當胃冠狀靜脈彙入脾靜脈時,脾靜脈栓寒同時阻塞了冠狀靜脈,通過胃短靜脈流至奇靜脈係統,因而出現食管下端靜脈曲張;若胃短靜脈未能有效地引流脾區血流,亦易出現食管下端靜脈曲張。此時便同時有胃底和食管下端的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