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
瑞德左右琢磨一陣,覺得一個一歲多大的小孩子,想要召集人手開展這個工程,似乎比較困難,要自己如同野人一般上下攀岩壘積石塊,更是不太可能,思來想去,除了借助超自然力量,似乎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瑞德翻閱著老頭地窖裏本已經爛熟於心的那些書籍,每重新讀過一遍,印象就加深一層,感悟體會也更深刻。
迦南的法術體係,根基於本源的演化,如同地球上的科學,嚴謹枯燥,然而奧妙無窮。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實力達到至高20階位的大法師,也會如同尋常人一般,病死,被刀刺穿身體而死,或是被火燒死;根據奧法的理論,隻有借用支點與杠杆,才能讓這個世界根據自己的意誌發生出一些僅憑普通人力不能做到的變動。
這就是法術的大概原理。而魔法師們通過精研各種理論,將簡單的魔法杠杆變成更加精密而強大的機械。
比如河穀上的魔法陣,他的每一道線條紋路,都統合在一個有序變化的整體之下,目的是驅動周遭的土石運動,在空中搭建一座橋梁。
瑞德參照著大量的理論書籍,在那方河穀附近費力地挖掘著一掌深的溝壑紋路,充實著這個未完成的魔法陣,就這樣度過了整整兩年,直到第三年的第一場冬雪降下。
那個下午,糟老頭則坐在那山崗子上,調和著搗得稀爛的草藥,笑眯眯地看著不遠處光著屁股,不斷地將地上的魔紋線條繪上再抹去的瑞德:
“你的邏輯思維足夠聰明縝密,很適合走這條道路。”老頭聲音清晰無誤地傳到瑞德耳中:“你能用兩年的時間把這個法陣補完,但是想用自己的力量發動它,即使用上十倍不止的時間,或許還不能成功。”
瑞德沒有答話,隻是瞪了這老頭一眼。
誠如所言,即使懂得再多的奧術結構,魔法符文,施法原理記了一堆,但若是沒有壓下魔法杠杆的那一塊石頭,等於什麼用都沒有。
那塊‘石頭’既是法師用來施法的魔力,有些故作高深的法師學者喜歡使用更有詩意更晦澀的詞語稱之,但是大部分人都嗤之以鼻,普通人也認為用魔力這個簡單的詞比較合適。
但是沒有修煉方法,瑞德上哪裏去尋找開啟法陣的魔力呢?
雖然也不是沒有人自行尋覓到開啟魔力的方法,比如這個霍特老頭,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比天才更玄乎的契機——所謂靈感。
捕捉到‘自我’與‘世界’碰撞摩擦時綻放的那一點火星。
天才常有,靈感不常見,所以即使是聰明人,能夠成為偉人的也是少數。
事實上,在魔法體係大致完備,冥想法則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沒幾個魔法師會閑到讓學徒自己去尋找靈感。
畢竟有靈感的天才比兩個黃的雞蛋還稀有。
如果是一般的魔法學徒,遇上霍特老頭這樣狗屁不通的導師,早就開始罵娘了。
但瑞德並沒抱怨,沒有魔力,不代表沒有辦法。他觀察了一陣完成的魔法陣,然後在法陣一角抹去了一部分,開始構造新的符文。
老頭眉毛顫了顫,心中微有疑惑。
除去那股詭異的天生成熟,瑞德確實是個少見的天才,在他漫長的生命裏麵,見過的同檔次天才不到十個。
在他看來,瑞德修複過的魔法陣,已經很完美了,標準得堪比魔法教科書上的例子,對於一個沒有魔力,不能對魔法進行更深入研究的準內行而言,已經無需再改動了。
他的想法,是要瑞德想辦法尋找靈感,開啟魔力。
但是瑞德在這個已經很完善的陣圖上,繼續接駁附加了一個新的法陣。
“尼米茲吞食矩陣?”老頭皺了皺眉。
大法師安東尼奧利·尼米茲,迦南魔法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他的功績,是完善了魔法師的符文防護係統,總結出了一整套的‘尼米茲方式’,被廣大法師奉為防護係魔法的標準。
這個法陣就是其中之一,多見於魔法師的防護具,功能是將外部衝擊過來的強大能量緩衝轉化成純粹的能量吸收,作為法陣運行的能源。
看著瑞德在矩陣與主法陣之間塗塗抹抹,中心接駁了數十個功能不一的符文,老頭眼睛一亮。瑞德鬆了口氣,站了起來,對老頭笑了一笑:“老頭,我沒有找到靈感,但已經解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