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中國近代外交家的五分之二(2 / 3)

在德國,這位“東方俾斯麥”還與真正的俾斯麥會談,俾斯麥在與李鴻章會談時特意佩戴德皇授予的紅鷹大十字寶星,腰佩寶劍,手執介圭,這三件寶物是俾斯麥自威廉一世去世後6年來第一次佩戴,足見俾斯麥對李鴻章的重視。這次會談片花如下。

俾斯麥:“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來我國我深感榮幸,您是有高貴氣象的人。”

李鴻章:“不敢,比起您的功德就差遠了。”

俾斯麥:“大好,大好,總之我等不過盡自己的職分而已。”

李鴻章:“閣下貴體如何?”

俾斯麥:“夜裏睡不著覺,很苦惱。”

李鴻章:“我也是,在我們那,政府、國家都在給我製造困難,搞得我睡不著覺,我不知該怎麼辦。”

俾斯麥:“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層完全站在您一方,有許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做。如果不是這樣,那您就無能為力了,任何臣子很難反抗統治者的意願。”

李鴻章:“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影響,接受他人意見,那我怎麼辦?”

俾斯麥:“跟我們這一樣,在我當首相時也常遇到這種情況,有時來自女人方麵。”

李鴻章:“但您有一個堅強的性格,難道都能平和地化解這些矛盾嗎?”

俾斯麥:“對貴婦們我一直很有禮貌。怎樣能夠把上麵的旨意貫徹到下麵,而讓下麵服從呢?軍隊決定一切,隻要有軍隊就行。兵不在多,哪怕隻有5萬人,但要精。”

李鴻章:“我們有的是人,就是缺少受過訓練的部隊。現在我終於看到德國優秀的部隊,即使以後我不在任上,我仍將在能力範圍內根據閣下的建議施加影響。我們需要聘請普魯士軍官,以普魯士軍隊為榜樣訓練我們的軍隊。”

俾斯麥:“問題不在於把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而在於你是否能把這個部隊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調動他們,使他們很快從一地到另一地。”

李鴻章:“您有何重振大清國威的方法?”

俾斯麥:“大清與德國相距甚遠,對大清具體情況我不了解,因此不敢妄言,但要想國家富強,必須君臣朝野上下一心,齊心協力。”

李鴻章:“閣下的赫赫功勳我很欽佩。”

俾斯麥:“我所戰勝的是外族,而閣下在國內剿滅太平軍、撚軍,戰勝的則是同胞,我們歐洲人以戰勝外族為榮,以殺自己同胞為恥。”

李鴻章深感慚愧,會談後俾斯麥說:“我雖敬佩李鴻章,但不想被稱為西方的李鴻章。”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會談中,李鴻章說俾斯麥“鶴發童顏”,這個成語本指一個人老了以後,雖然頭發像白鶴的羽毛一樣,但麵容卻還像兒童般年輕,本來是說老人身體好的話,但翻譯卻譯成“宰相的頭發和鳥一樣,麵孔如小孩子一般”,俾斯麥聽後哭笑不得。

在德國李鴻章還拍了X光片,以檢驗自己在日本遇刺時的槍傷,他是中國第一個見過並使用X光的人。

三、荷蘭。1896年環球訪問時,離開德國後李鴻章來到荷蘭,荷蘭女王接見他時把手伸出來,要李鴻章行吻手禮。李鴻章不懂,以為女王找他要什麼,便把手上一枚戒指摘下給女王,女王不知所措,便將戒指戴在手上,然後再將手伸向李鴻章,李鴻章想:“她還想要什麼呢?”李鴻章趕緊在身上摸索,但沒什麼可送的了,李鴻章額頭出汗了。忽然李鴻章反應過來了,這是一種禮節!但他沒想到吻手,於是他跪在女王身邊,低頭雙手捧起女王那隻纖纖玉手舉過自己的頭頂。女王不緊不慢地微笑著從容地收回了自己的手。一場吻手禮在李鴻章即興發明的動作中結束了。

這次與荷蘭女王會麵時,女王給他一支雪茄,李鴻章不知荷蘭的習慣是不能當場享用主人的禮品的,他當場把雪茄點燃抽了起來。女王不高興了,還好翻譯很聰明,他說:“中華禮節,凡是禦賜之物,須在君前享用,以表崇敬。”女王聽後,轉怒為喜。

四、法國。法國公使施阿蘭很狡猾,恭親王都怵他。李鴻章與他會談時突然問他:“你多大歲數了?”西方人最討厭別人問年齡,但由於李鴻章有威望,所以他不能不答,李鴻章得知他的年齡後說:“與我孫子同歲,我去年到巴黎,曾跟你爺爺談了幾天,你知道嗎?”施阿蘭狼狽而去。其實除施阿蘭外法國外交官大多對李鴻章印象很好,在同治死後,因為同治沒兒子,法國公使熱福理就曾建議讓李鴻章當皇帝。

1896年離開荷蘭後,李鴻章來到比利時,而後到了法國,法國歡迎他時奏國歌,《馬賽曲》響起後,由於當時的中國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到:“十字路開了門麵,東邊賣的是瓜子,西邊賣的是香煙,中間賣的是酒和麵,針頭線腦樣樣全,到春天落葉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綢緞客州烏梅……”

法國是浪漫之國,李鴻章他在法國給慈禧買香水,但因為他不懂,結果買成了男士專用的。

五、英國。1874年2月“馬嘉裏事件”發生,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翻譯馬嘉裏被殺,英國公使威妥瑪大鬧,英國人的軍艦開入煙台,日本也借機侵略清國藩屬朝鮮,戰爭一觸即發。光緒他爸醇親王主張對英國開戰,而李鴻章則認為如果開戰則必敗。朝廷把這個難題給李鴻章處理,他於是請各國大使到煙台避暑,也包括威妥瑪,他每晚宴請公使們吃飯,讓他們很滿意。白天李鴻章一邊與威妥瑪談判,一邊把消息通報給各國公使,最終各國公使都說威妥瑪沒有紳士風度,讓威妥瑪讓步,最終英國軍艦撤走了,與中國簽訂《煙台條約》。範文瀾等人說這條約賣國,可英國人都說“這個條約既不明智,也不實用,毫無意義,是一堆廢話”。這是中國近代外交史上最漂亮的一筆,李鴻章以一己之力避免了中英戰爭。

1881年伊犁交涉後英國人戈登對李鴻章說:“今日中國之情形,終不可以立於往後之世界,除非您當皇帝,大權獨攬,中國才能強大。您若有意我願效犬馬之勞。”李鴻章沒說話。

1894年8月27日,李鴻章會見世界禁煙聯盟執行秘書英國人亞曆山大,李鴻章說:“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強烈反對鴉片貿易,這種貿易是列強通過戰爭強加給中國的。”在李鴻章堅決要求下,亞曆山大向政府提議禁煙,最終鴉片貿易被英國禁止。

1896年環球訪問離開法國後,他來到英國。他的行李有兩壇子鹹菜和30枚皮蛋,到海關要檢疫,檢驗官打碎一個皮蛋,被臭味熏得直喊:“臭!臭!有細菌。”打開鹹菜後又聞到一股怪味,於是不準李鴻章把這些帶上岸。李鴻章說:“我身為外交大臣,連我愛吃的東西也要幹涉,真是豈有此理!”英國外交大臣不得已上船見李鴻章,說:“為了人民的健康,英國不允許任何不幹淨的食物進入國內。”李鴻章:“這兩種食物有益無害,酸臭味能刺激食欲,本大臣每餐必吃,絕不可少!”外交大臣將信將疑,於是下令化驗皮蛋和鹹菜,化驗結果是食物中有青黴素,這是退燒良藥,外交大臣隻得向李鴻章致歉。

在英國時李鴻章看了一場足球,他是中國第一個看現代足球的官員。看了半場,由於沒有解說,他不得要領,問身旁英國勳爵們:“那些漢子,把一隻球踢來踢去,什麼意思?”“這是比賽,而且他們不是漢子,是紳士。”李鴻章搖頭說:“為什麼不一人發一個球,省得再搶了。這種天氣,為什麼不雇傭人去踢?為什麼要自己來,跑得滿頭大汗,回頭傷風感冒就不好了。”

他在英國期間還檢閱了英國海軍,47艘鐵甲艦炮聲轟鳴,向李鴻章致敬,李鴻章想到自己的北洋海軍買兩艘鐵甲艦就讓國庫吃緊,而英國僅在他麵前就47艘鐵甲艦,兩國力量何其懸殊?李鴻章看在眼裏,驚在心裏。

在英國他還見到了與他一同打太平軍的戈登的遺孀。戈登遺孀將一名犬贈給他,數日後李鴻章回信給她:“感謝夫人饋贈的美味佳肴,中國人說天上龍肉,地上狗肉,果不其然。”原來老李把名犬給吃了,弄得這位貴婦哭笑不得。

李鴻章在覲見維多利亞女王時,女王招待他喝咖啡,李鴻章喝一口,感覺咖啡熱,見咖啡下有小碟子,便把咖啡倒進碟子,讓它涼得快些,英國貴族見狀都不禁偷笑,女王怕李鴻章難堪,也把自己的咖啡倒進小碟子,學著李鴻章的樣子喝起來。

盡管李鴻章不時鬧些小笑話,但由於他傑出的外交才能,他給英國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泰晤士報》說:“中國四萬萬人實在沒有能與李鴻章匹敵的。”《倫敦特報》說:“中國大臣具大見識,有大智慧,能有旋轉乾坤手段,帶領中國前行者隻有李鴻章一人。”英國福爾索姆在與李鴻章談話後回憶說:“李鴻章的一生表現了非凡的經曆和勇氣,他至少身高六英尺(1米83),遠遠高於他的同胞,他身材勻稱,禮貌,強健有力,他的舉止端莊,給人印象深刻,充滿智慧警覺和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