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蒂曼
鄭安龍是努爾買海提·外力1997年收的徒弟,如今已是喀什市一支由維、漢工人共同組成的建築隊的管理者。
5月7日,陽光照耀得伽師縣克孜勒博依鄉一派和諧與溫暖,這天,該鄉家家戶戶都在修蓋抗震安居房,磚塊在碰撞中歡唱著主人的心事:“快要農忙了,趁這個時候蓋好牢固的抗震安居房,這個冬天睡在熱熱的炕頭上吃上一牙喀拉庫賽(維吾爾語伽師瓜名),心裏要多甜就有多甜。”
隨著伽師縣抗震安居房建設步伐的加快,近年來,該縣各個鄉鎮的抗震安居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抗震安居工程的推進,不僅讓伽師老百姓住上了安全、舒適的房子,還推動了當地鄉村經濟發展,改變了農民的思維方式,讓農民享受著新農村的建設成果。
每到這個時節,包工頭努爾買海提·外力的建築隊都忙得不亦樂乎。這天,他的漢族徒弟鄭安龍來看望他了。
努爾買海提·外力可是克孜勒博依鄉的大能人,40歲出頭的他組建了有幾百人規模的建築隊,鄉裏、縣裏的大小建築和這幾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幾乎都是他的建築隊蓋的。
1998年,從建築行業撈得第一桶金的他便投資40萬元為自己家鄉的阿爾曼力村蓋了一座村級小學,還為學校買來了課桌椅。
鄭安龍是努爾買海提·外力1997年收的徒弟,如今已是喀什市一支由維、漢工人共同組成的建築隊的管理者。
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是努爾買海提·外力從小的心願。在他十幾歲時,鄉裏沒有一支正規的建築隊,鄉親們蓋個牲畜棚圈,搭個院牆什麼的,不是花大價錢從外麵請人,就是自己簡單蓋一下,哪怕是歪七扭八。這讓努爾買海提·外力靈機一動,他先自己到外麵的建築隊學習,又回到鄉裏組織了幾個人開始幹。
隨著農村公路的修通,這個從前信息閉塞的鄉鎮變得熱鬧起來,努爾買海提·外力籌資建起商業街後又緊接著趕上抗震安居房建設。1997年,曾經在內地建築工地打過工的鄭安龍從四川來到伽師縣,聽說一個維吾爾族人開辦了一支建築隊,他就來了。
“四川人最能吃苦。”這是當時努爾買海提·外力看到操著一口川音的鄭安龍時的第一反應。他輕輕點點頭,用手拍了拍鄭安龍的肩膀,那力量裏帶著一種鼓勵和認可。
對於一個一點也不懂維吾爾語的四川人來講,能夠融入到另一個民族的文化中是一件很難的事。
麵對南疆少數民族建築,努爾買海提·外力就手把手地教他。一段日子以後,努爾買海提·外力高興地感歎自己沒有看錯人,因為,鄭安龍憑借從前的經驗,會時常對努爾買海提·外力建設的工程提出質量上的意見和建議,很快,這對師徒便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一棟棟抗震安居房、一座座整齊的農家小院都有他們的足跡。幾年間,努爾買海提·外力帶著建築隊邊承攬工程邊實現著自己的夢,而鄭安龍則漸漸有了自己的打算:組建一支建築隊。
“你是我親親的阿康(維吾爾語哥哥的意思),我有了自己的打算不是背叛了你。”2007年的一天,鄭安龍在努爾買海提·外力家喝醉了,向來靦腆的他第一次當著努爾買海提·外力喝酒。
“你也是我親親的副康(維吾爾語弟弟的意思),你是個有想法的人,從你來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你總有一天會單幹,我不但不生氣還會支持你,缺資金、缺人就開口。”後來,努爾買海提·外力真的如同幫助親兄弟一樣,借給鄭安龍一筆啟動資金,並幫助他組建起了建築隊。
出於對努爾買海提·外力的尊重,鄭安龍的建築隊不承攬伽師縣克孜勒博依鄉的工程,而是帶著建築隊向伽師縣城和喀什市進軍。
人生地不熟,想憑一己之力在當地接工程並不是那麼簡單,在努爾買海提·外力的多方聯係下,鄭安龍的建築隊在伽師縣城攬到一些工程,這為他以後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鄭安龍這樣形容:“事業剛剛開展時,我就像一顆怎麼也砸不進牆的釘子,沒有努爾買海提·外力這把榔頭,我是顆廢釘子。”
鄭安龍的建築隊裏維吾爾族工人居多,看著他們樸實、勤勞的背影,他總會想起師傅努爾買海提·外力,心中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敬佩。每年,鄭安龍總會回鄉裏來看看師傅努爾買海提·外力,和他交流自己在外麵承攬工程的情況和建築業的發展趨勢。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溫宿縣佳木鎮托萬克佳木村修建抗震安居房。今年溫宿縣將完成3000戶抗震安居房的建設任務。目前,已籌集7800多萬元建設資金,並對紅磚和水泥等建設物資進行了集中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