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手法上,無論是作者創作的孫少安和田潤葉,還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故事,在欣賞活動中,讀者都能領略到一種自然美。這種美雖然是以悲劇的形式結束的,但是這種悲劇折射出了各種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反映出了各種不同的人物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多味的人生演繹了人物的平凡之美。“從終極的意義上說,我們當中並沒有一個比另一個更重要。生命在被真正理解的時候,就意味著必須被徹底地接受。”【1】這就是平凡之美,這種平凡之美在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孫少安是紮根於農村的奮鬥者,而又安於農村的生活。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善思考、敢奮鬥的農村青年,他隻想通過自己拚命的勞動改變自身貧困的世事。無論是他的“搞分擔保產”,還是後來的辦磚廠,無一不是為了擺脫貧窮,擺脫苦難,使一家人能填飽肚子,過上安適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原本屬於貧苦農民求生的本能,看似平平淡淡,無光宗耀祖的偉大形象,也無出人頭地的壯誌雄心,但恰恰代表了像孫少安這樣的農村青年紮根黃土地,播種希望、收獲果實的平凡之美。難怪作者曾經寫道:“隻有把艱辛的勞動看成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要心平氣和的耕種。”

這種平凡之美是多麼淳樸地道啊!他們至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正位置,即不好高騖遠,亦不卑微低下。審時度勢,認準目標奮勇直前。

而孫少平與孫少安不同,前者屬於奮鬥型人物,有著可愛執拗和頑強的拚搏精神,不滿足一輩子紮根於黃土地,孫少平渴望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事業。他從一名高中畢業生到一名煤礦工人,期間經曆了許多波瀾壯闊的人生曆程。貫穿這一人生曆程的始終是堅韌不拔、奮鬥不息的精神。哥哥孫少安同樣也是許多農村青年的代言人,平平凡凡卻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頑強拚搏,默默承受。他不像姐夫王滿銀,好吃懶做,不務正業,這更襯托了他在平凡的世界裏的平凡之美。

縱觀全書,路遙以其獨到的眼光去全麵體察生活,全景式反應各種社會形態、生活形態和思想形態。他對人生的執著追求,故鄉的熱愛之情,以及對現實主義寫作手法的自信,這一切構成了小說的基本特征。

(作者係寶塔靈州石化有限公司二催車間操作工,此文寫於2009年10月)

讀《狼圖騰》有感

蘭婕

讀過《狼圖騰》這本書後,讓我難忘《狼圖騰》中狼的自由強悍的進取精神,也更難忘狼為了勝利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犧牲精神,在狼性中,我感到了人性生存的精神意義,特別是對團隊精神有了深層次的感悟。

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團結的群體。這種團結是在千百年實地作戰的經驗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為在強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軍奮戰隻能是自取滅亡。蒙古草原狼爭奪食物的戰場就是死亡的前線,群狼有組織、有紀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頭狼的指揮下,從容作戰,不搶功,也不貪利,個個凶猛強悍,殺氣騰騰,這種氣勢就壓倒了弱者。“在雷電和黑暗的掩護下,狼以飛箭般的速度直插馬群中央,隨即中心開花,然後急轉掉頭,又衝向四周的馬群,把馬群衝得七零八落,衝成了最有利於狼群各個擊破的一盤散沙。”“暫時後撤的狼群行動有條不紊,”它們不急於去吞食已經倒斃的獵物而是趁馬倌和馬兒子重新整隊的時候,分頭追殺東南方向的散兵遊勇。”

從書中的描述可以看出,狼的集體作戰攻勢銳不可當,對戰果也是力求最大,決不盲目貪多戀戰,不亂陣腳。狼群在頭狼的統一指揮下,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為了集體的勝利,狼的犧牲精神更讓人欽佩有加。當發現獵人時,為了保護大批的狼群,會有兩隻狼做誘餌把獵人引開,以犧牲自己來保全集體。這種不計較個人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犧牲精神真是可敬可佩。

我們也是生活在集體的大家庭中,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應該學習狼的團隊精神,我們也要以集體利益為重,放棄自己的小利益。在工作中對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不逞英雄,不好大喜功,不脫離集體。在行動上,要中心明確,一切行動聽指揮,發揮團隊作戰的最大優勢。隻有這樣,才能在困難麵前無堅不摧,戰無不勝。

(作者係銀川寶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質檢科化驗員,此文寫於2010年4月)

注釋:

【1】阿肖克·高勒克裏(印度)《人性的思考》,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