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7章 功成萬古枯(2 / 2)

倒在酒桌上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他唇邊那抹似有若無的,恬淡舒心的,笑容……

那麼美好,那麼純粹,像嬰兒般與生俱來的信賴。

我也看到,胤禩眼眸中,淡淡升起的,霧氣,徐徐凝結成,一顆顆琉璃般澄澈的珠子,砸落在台案上,碎成細細密密的水沫,他一隻手拿著酒杯撐在額頭上,另一隻手,緊緊地,握成拳。

然後,他抬起那隻握住酒杯的手,狠狠堵住慟哭的聲響。

我搖搖晃晃地站起身,我喝的也不少後勁正足,頭腦一陣眩暈,我手掌撐在桌沿依靠支持的力量緩緩地繞到胤禩身後,一遍遍地,安撫著他的背。

他回過身來大力地攬住我的腰,頭靠在我的腹部,兩條手臂環在我的腰上,猛然收緊有些勒痛,他渾然不覺,像一隻受傷的小動物瑟縮著,雙肩輕微抖動。我就這麼靜靜地抱著他,給他溫暖和安慰,手掌包住他緊握不鬆的手,緩緩地,一根一根輕柔地掰開他的手指,那掌心,早已血肉模糊斑駁不辨,深淺不一的痕跡,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瘋狂了。

傷害和自殘的行為,或許隻有這麼做,才能讓他稍稍紓解內心的哀慟。

無言,不代表無傷。

他一向都是這樣,掩飾地很好,無人處才盡情釋放內心的情緒,第二天,依然淡笑著輕捶九爺的肩膀:“哥哥在京城等你,早日歸來。”

其實我們都清楚,這一別,可能是永訣。

“九爺,我們都要好好的,往後的日子還長……”話說了一半,我的喉頭猝然一酸,如同塞了什麼東西一樣說不出話來,終究,還是沒忍住,搖搖手表示沒事,轉過身去早已淚流滿麵。

精明的九爺、別扭的九爺、細心的九爺、睿智的九爺、善良的九爺……一幕幕幻燈片一樣掠過,揮之不去。

今日過後,再也不見……

再也不見……

“九弟,三年之後,約定在此地相見,不見不散!擊掌為誓!”胤禩寬闊的手掌立在空中,接著是一聲清脆的聲響,和充滿豪氣的嗓音:“好,不見不散,擊掌為誓!”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兄弟倆就是因幼年一次擊掌,誓言永不離棄,於是,他們從未想過放開彼此的雙手,永遠永遠,並肩作戰。

春夏已去,秋日裏一片寂寥荒涼,連日來秋老虎有抬頭的趨勢,夏天還未真正離去,於我和胤禩而言,生活不過就是平靜的湖麵不時被投進一顆顆石塊,習慣了連漣漪都不會泛起。

雍正對胤禩的防範不減當年,間隔幾天就訓斥一次,我不知道胤禩跪在冰冷的金磚之上,耳中源源不斷地被灌進汙蔑話語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但就每回他回園子時恍如無事的樣子,我自欺地想,沒啥大事。

可是,又怎麼會沒事呢?連十四爺都被遣至遵化守陵,他身邊連一個說得上話的兄弟都沒有,我懂,但是我不想說穿,日子便在這反反複複三點一線的平淡中流逝,三點,除了宮裏,瑤園,又加了一點——新的廉親王府。

胤禩被封為廉親王後不久就從八貝勒府搬了出來,也就是未來雍和宮的一部分,現在雍親王府隔壁,雍正恐怕也私心想著擴建府邸,於是對於大臣提出的,讓胤禩挪窩的提議樂觀其成。

對於這件事,翊慧倒也沒怎麼反對,據傳新的廉親王府是從原先的安親王府擴建而來,也算得上是翊慧的娘家舊址了,從哪兒來回哪兒去,還真真應景。

雍正這招用得真隱晦,也真毒辣。

一日,園中落葉簌簌而下,天邊積累了重重霧霾,晦暗的雲潮波濤似的湧動,一層一層界限不明,天際的烏雲如同堆砌起來的厚重千斤石板,死死地低空製壓著,令人窒息。

“福晉,大事不妙了,王爺他……”小明子跌跌撞撞地摔了進來,手腳並用爬到桌邊,用異常焦急的顫抖聲音說道,“今晨皇上……皇上奉聖祖皇帝及其四皇後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因其皆為新製,故而油氣薰蒸,皇上當即大怒,下令王爺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廟前一晝夜,王爺眼下……眼下還在太廟前……跪……跪著呢,福晉,這可怎麼辦好?”

胤禩不久前接管工部之事,當時我便隱隱覺得這是個燙手山芋,如今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