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部》包括“房舍第一”、“窗欄第二”、“牆壁第三”、“聯匾第四”、“山石第五”共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到園林的地基選擇,房舍方向(“向背”)的確定;屋簷的實用和審美效果;天花板(“頂格”)的藝術設計;園林庭院的空間處理原則(如“房舍忌似平原,須有高下之勢”,“徑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以及庭院地麵鋪設(“甃地”)的美學處理等。第二部分除詳細談了窗欄設計的藝術原則及各種窗欄圖樣以外,還著重論述了窗子在園林藝術中的重要美學意義,即關於“借景”問題,這是李漁園林美學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部分之一。第三部分專談牆壁,涉及到牆壁在園林中的藝術效果問題,以及各種不同的牆壁(如“界牆”、“女牆”、“廳壁”、“書房壁”)的藝術處理方法。第四部分談“聯匾”,這是中國園林建築中特有的藝術因素,它對創造中國園林詩情畫意的藝術意境起著重要作用。李漁獨出心裁,創造了不少前所未有的聯匾式樣,並具體繪圖示範,說明其美學特征。第五部分論述山石在園林藝術中的美學價值和品格,以及用山石造景的各種藝術方法。談到疊山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創造活動,“不得以小技目之”,“盡有丘壑填胸,煙雲繞筆之韻士,命之畫水題山,頃刻幹岩萬壑;及倩磊齋頭片石,其技立窮,似向盲人問道者。故從來疊山名手,俱非能詩善繪之人,見其隨舉一石,顛倒置之,無不蒼古成文,紆回入畫”。談到如何造“大山”、疊“小山”、立“石壁”、作“石洞”,以及處理“零星小石”等等的藝術原則。
《器玩部》包括“製度第一”和“位置第二”兩個部分,主要涉及到園林建築的室內裝飾和家具陳設問題,這也是我國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有所謂“家具乃房屋肚腸”之說,可見園林的房舍之美,是同它的室內裝飾和家具布置分不開的。在“製度第一”中,李漁談到家具器皿的製作陳設也是一種美的創造,例如珍物寶玩,如陳設不當,也會破壞審美效果:“每登榮膴之堂,見其輝煌錯落者,星布棋列,此心未嚐不動,亦未嚐隨見隨動。因其材美而取材以製用者,未盡善也。”相反,那些粗陋之物,如果善於處理,也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如甕可為牖也,取甕之碎裂者聯之,使大小相錯,則同一甕也,則有哥窯冰裂之紋矣。柴可為扉也,取柴之入畫者為之,使疏密中窾,則同一扉也,而有農戶儒門之別矣。”這就是所謂“變俗為雅”、“點鐵成金”。在這一部分裏,李漁談到“幾案”、“椅杌”、“床帳”、“櫥櫃”、“箱籠篋笥”等家具製作中審美和實用的關係,屏軸的裱糊懸掛的藝術處理方法,以及茶具、酒具、碗碟、燈燭等器皿用物的陳設、使用的藝術效果。在“位置第二”中,李漁專講器玩物品陳列位置的美學原則。他說:“位置器玩,與位置人才,同一理也。設官授職者,期於人地相宜。安器置物者,務在縱橫得當。”這就要講究“方圓曲直,齊整參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時製宜之法,能於此等處展其才略,使人入其戶,登其堂,見物物皆非苟設,事事具有深情”。講到器玩陳設的一般規律時,李漁提出了兩條:一是“忌排偶”,一是“貴活變”。二者相輔相成,互補互用。其實這兩條原則不僅適用於家具、器玩的陳設,也適用於園林建築的其他設施。它所追求的是去掉人工刻板雕琢的弊病而得自然生氣之美,這已成為我國園林建築中普遍適用的原則。人們總是把刻板排偶視為園林建築中之大忌。我國已故現代園林建築家劉敦楨教授在為《江南園林誌》撰寫的序中,就批評了那種“池求其方,岸求其直,亭榭務求其左右對峙,山石花木如雁行,如鵠立,羅列道旁”等拙劣處理,認為這樣故作“人為之美,反損其自然之趣”。
《種植部》包括“木本第一”、“藤本第二”、“草本第三”、“眾卉第四”、“竹木第五”等五部分。分別論述了各種花木的栽培、特別是它們的審美品格和觀賞價值。第一部分談到牡丹、梅、桃、李、杏、梨、海棠、玉蘭、辛夷、山茶、紫薇、繡球、紫荊、梔子、杜鵑、櫻桃、木槿、桂、合歡、木芙蓉、瑞香、夾竹桃、茉莉等;第二部分談到薔薇、木香、月月紅、姊妹花、玫瑰、素馨、淩霄、珍珠蘭等;第三部分談到芍藥、蘭、蕙、水仙、芙蕖、罌粟、葵、萱、雞冠、玉簪、鳳仙、金錢、金盞、剪春羅、剪秋羅、蝴蝶花、菊、菜等;第四部分談到芭蕉、翠雲、虞美人、書帶草、老少年、天竹、苔、虎刺、萍等;第五部分談到竹、鬆、柏、梧桐、榆、柳、黃楊、棕櫚、楓、桐、冬青等。在我國古代有關園林藝術的理論著作中,像李漁這樣詳細、具體論述花木的美學品格和觀賞價值的並不多見。計成所著《園冶》,誠為園林美學傑作,但它對園林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花木,卻絕少涉及;除稍後於計成的文震亨,在其所著《長物誌》中比較係統地談及花木外,其他談論花木的著作,多從花木如何種植的植物學角度著眼。因此,像李漁這樣從美學、觀賞角度談論園林花木的理論文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