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直麵選擇(1)(1 / 3)

(佚名)

選擇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改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重要杠杆,是撬動地球移動的最佳支點,是決定人生成敗的最重要的因素。

要想實現人生價值,就要勇敢地直麵選擇,千萬不要回避選擇,因為隻有選擇才會給你的生命不斷注入活力:隻有選擇才能使你擁有把握人生命運的偉大力量:隻有選擇才能把你人生的美好夢想變成隨手可及的現實。

願望與現實之間

有人或許要說,已經失敗了多次,所以再試也是徒勞無益。這種想法真是太自暴自棄了!其實,隻要你在失意時,依然堅持再“往下挖一英尺”,你就可以獲得成功了。

每個人都有一大堆的願望,但他們卻很難踏上實現的征程,影響他們作出選擇的因素有時候很簡單,那就是勇氣。他們因為恐懼而害怕選擇自己認為不可能的願望,因此也錯過了成功的機會。

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了。一名記者去采訪林肯,他們有這麼一段對話:

記者: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農奴製,《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拿起筆簽署它。請問總統先生,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下來,讓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記者還沒來得及問下去,林肯的馬車就出發了,因此,他一直都沒弄明白林肯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記者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信裏,林肯談到幼年的一段經曆: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農場裏有許多石頭。正因如此,父親才得以用較低價格買下它。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麵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

“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我們到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人們之所以不去做,隻是他們認為不可能。而許多不可能,隻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那些成功的人們,如果當初都在一個個“不可能”的麵前,因恐懼失敗而退卻,而放棄嚐試的機會,則不可能有所謂成功的降臨,他們也將平凡。沒有勇敢的嚐試,就無從得知事物的深刻內涵,而勇敢作出決斷了,即使失敗,也由於對實際的痛苦親身經曆,而獲得寶貴的體驗,從而在命運的掙紮中,愈發堅強,愈發有力,愈接近成功。

(佚名)

每天都是好日子

隻要你心靈充實,每天都是好日子!

一天,這位商人來到城裏最具智慧的那位老人麵前,說:“先生,我希望您能為我指點迷津。雖然我很富有,但這個城市的人都對我橫眉冷對。生活真像一場充滿爾虞我詐的廝殺,我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呢?”

“那你就停止廝殺唄,這樣好日子就來了!”智者回答他。

商人對這樣的告誡感到無所適從,他帶著失望離開了智者。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商人的情緒變得糟糕透了,他與身邊每一個人爭吵謾罵,由此結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後,他變得心力交瘁,再也無力與人一爭長短了。

“唉,先生,現在我不想跟人家鬥了。但是,生活還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擔子呀,我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呢?”

“那你就把擔子卸掉,這樣好日子就來了!”智者回答。

商人對這樣的回答很氣憤,怒氣衝衝地走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並最終喪失了所有的財富。妻子帶著孩子離他而去,他變得一貧如洗,孤立無援。

於是,他再一次向這位智者討教。

“先生,我現在已經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生活裏隻剩下了悲傷。”

“那就不要悲傷,好日子就來了!,,

商人似乎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回答。這一次,他既沒有失望也沒有生氣,而是選擇待在智者居住的那個城市的一個角落。

有一天,商人突然悲從中來,傷心地號啕大哭了起來——幾天,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地流淚。

最後,商人的眼淚哭幹了。他抬起頭,早晨和煦的陽光正普照著大地。

於是,商人又來到了智者那裏。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麼呢?好日子怎樣才能得到?”

智者抬頭看了看天,微笑著回答道:“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你沒看見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大陽嗎?這就是好日子啊!”

(佚名)

走出過去的陰影

讓我們在心靈的一個角落裏,珍藏起我們走過的路上種種的喜怒哀愁、酸甜苦辣,然後,把更廣闊的心靈空間留給現在,留給此時此刻!

沒有一個人是沒有過失的,如果有了過失能夠決心去修正,即使不能完全改正,隻要繼續不斷地努力下去,也就對得住自己的良心了。徒有感傷而不從事切實的補救工作,那是最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