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璿就是這樣,本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竟然被自卑折磨得一塌糊塗。
王璿在一家大型的日本企業上班,畢業於某著名語言大學。大學期間的王璿是一個十分自信、從容的女孩。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裏名列前茅,是男孩追逐的焦點。然而,最近,王璿的大學同學驚訝地發現,王璿變了,原先活潑可愛、整天嘻嘻哈哈的她,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變得羞羞答答,甚至其行為也變得畏首畏尾,而且說起話來、幹起事來都顯得特別不自信,和大學時判若兩人。每天上班前,她會為了穿衣打扮花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為此她不惜早起,少睡兩個小時。她之所以這麼做,是怕自己打扮不好,遭到同事或上司的取笑。在工作中,她更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甚至到了謹小慎微的地步。
原來到日本公司後,王璿發現日本人的服飾及舉止顯得十分高貴及嚴肅,讓她覺得自己土氣十足,上不了台麵。於是她對自己的服裝及飾物產生了深深的厭惡。第二天,她就跑到服飾精品商場去了。可是,由於還沒有發工資,她買不起那些名牌服裝,隻能悻悻地回來了。
在公司的第一個月,王璿是低著頭度過的。她不敢抬頭看別人穿的正宗的名牌西服、名牌裙子,因為一看,她就會覺得自己窮酸。那些日本女人或早於她進入這家公司的中國女人大多穿著一流的品牌服飾,而自己呢,竟然還是一副窮學生樣。每當這樣比較時,她便感到無地自容,她覺得自己就是混入天鵝群的醜小鴨,心裏充滿了自卑。
服飾還是小事,令王璿更覺得抬不起頭來的,是她的同事們平時用的香水都是洋貨。她們所到之處,處處清香飄逸,而王璿自己用的卻是一種廉價的香水。
女人與女人之間,聊起來無非是生活上的瑣碎小事,主要的當然是衣服、化妝品、首飾,等等。而關於這些,王璿幾乎什麼話題都沒有。這樣,她在同事中間就顯得十分孤立,也十分羞斷。
在工作中,王璿也覺得很不如意。由於剛踏人工作崗位,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不能及時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有時難免受到批評,這讓王璿更加拘束和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此外,王璿剛進公司的時候,她還要負責做清潔工作。看著同事們悠然自得地享用著她倒的開水,她就覺得自己與清潔工無異,這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意識……
像王璿這樣的自卑者,總是一味輕視自己,總感到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麼也比不上別人。怕正麵接觸別人的優點,回避自己的弱項,這種情緒一旦占據心頭,結果是對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猶豫、憂鬱、煩惱、焦慮便紛至遝來。
每一個事物、每一個人都有其優勢,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自卑是一種沒有必要的自我沒落,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他能找到一萬個理由說自己如何如何不如別人,比如:我個矮、我長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條、我嘴大、我有口音、我汗毛太多、我父母沒地位、我學曆太低、我職務不高、我受過處分、我有病,乃至我不會吃西餐,等等,可以找到無數種理由讓自己芻卑。由於自卑而焦慮,於是注意力分散了,從而破壞了自己的成功,導致失敗,即失敗——自卑——焦慮——分散注意力——失敗,這就是自卑者製造的惡性循環。
(佚名)
向往的快樂
從前的孩子們該是多麼愛他們的學校呀!
那天晚上,瑪吉曾在她的日記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在公元2155年5月17日那一頁她寫道:“今天湯姆發現了一本真正的書!”
這是一本年代久遠的舊書。瑪吉的祖父有一次說過,在他小時候,他的祖父告訴他,從前所有的書都印在紙上。
瑪吉和湯姆一頁頁地翻著,這本書又黃又皺,更有趣的是書上的字靜止不動,不像屏幕上的字是動的。然後,他們又往回翻,這些字絲毫不差地跟他們第一次看見的時候一模一樣。
“天哪!多麼浪費!”湯姆叫起來,“那時的人一定是看完一本書就把它丟開。而我們的電視屏幕上有上百萬冊的書,甚至更多,我絕不會丟棄它的。”
“我也是。”瑪吉說。她11歲,沒有湯姆看的傳真書多。因為湯姆已經13歲了。
“你在哪兒發現這本書的?”瑪吉問。
“在我房子裏,”湯姆正忙著看書,看也不看地隨手一指,“在閣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