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給自己加油(4)(1 / 2)

值得讚歎的是,劉訊通過在這種難堪的境遇中,始終不泄氣、不自卑,而且經常自我鼓勵。廠報上每登出有關他的“革新成果”,哪怕隻有一個“豆腐塊”、“火柴盒”那麼大,他都要高興地細細品味,然後把這些介紹精心地剪貼起來,一有空閑就翻出來自我欣賞一番。每當這時,他就特有成就感,他也就對自己更有信心。

在自己給自己的掌聲中,劉訊通過實驗搞成功的“小發明”慢慢多起來,“級別”也慢慢高起來了。幾年後,他的“小發明”竟然在世界上獲得了大獎。

給自己加油的做法,促使了劉訊的成功。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不會讚美自己的成功,人就激發不起向上的願望。”是的,別小看這種“自我讚美”,它往往能給你帶來歡樂和信心;信心增強了,又會鼓勵你獲得更大的成功,自信心也就會再度增強。試想,當初劉訊要是不會“給自己鼓掌”,一聽到“你要是……我就……”之類的譏笑,就垂頭喪氣,就看不到燦爛的前:景,哪裏還會有今天的成功呢?

唐代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字字展示著無比的自信。堅信自己的價值,學會為自己加油,學會為自己喝彩,才會擁有一個精彩而有意義的人生。

(佚名)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

充分利用你的每一點時間,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兩山之間有一條溪,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5年。

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

“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然。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5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在工作中,掙薪水就像是挑水;而我們常常會忘記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麵的實力。這樣在將來當我們年紀大了,體力拚不過年輕人了,我們還依然會有水喝,而且還能喝得很悠閑。

一個城郊的居民區住著三戶人家,他們的平房緊緊相鄰著,三個男人都從農村招工進了一家煉鐵廠。

廠裏工作辛苦,工資又不高。下班了,三個人都有自己的活。一個到城裏去蹬三輪車,一個在街邊擺了一個修車攤,還有一個在家裏看書,寫點文字。蹬三輪車的人錢賺得最多,高過工資。修車的也不錯,能對付柴米油鹽的開支。看書寫字的那位雖沒有收入,但也活得從容。

有一天,三個人說起自己的願望。蹬三輪車的人說,我以後天天有車蹬就很滿足了。修車的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城裏開一間修車鋪。喜歡看書寫東西的那個人想了很久才說,我以後要離開煉鐵廠,我想靠我的文字吃飯。其他兩位當然都不信。

5年過去了,他們還是過著同樣的生活。10年後,修車的那位真的在城裏開了一家修車鋪,自己當起了老板。蹬三輪的那位還是下班了去城裏蹬車。15年後,看書寫字的那位發表的一些作品,在地區引起了不少關注。20年後,他的作品被一家出版社看中,調到省城當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