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1995年之前的董建華在香港政治舞台上淡出淡入,他本人既不追求名氣,又無意廟堂,因此,可以說他此時正蟄伏在香港商海一隅,還沒顯露出他搏擊長天的一翼,而香港人也並沒太注意他。但是,到了1995年,董建華的名字卻愈來愈響亮了。有人稱他是香港政治舞台上突然出現的一匹黑馬。董建華成為黑馬的說法最早來自香港的報界。1996年1月27日,香港《明報》以《江澤民刻意凸顯董建華地位》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說:特區政府籌委會昨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過成立大典之後,國家主席江澤民、總理李鵬偕一群領導人於早上十時亦在大會堂出現,接見剛剛取得委任狀的新任籌委會委員。當時,籌委會全體委員早已分為五排,每排30多人站在一旁,身為副主任的董建華,站在第一排的角落位置。

江澤民進入會場之後,首先與站在第一排距離入口最近的籌委會另一位安子介握手,再接著與站在安子介後麵的汪明荃握手。然後發表講話。後來要離開時,神情明顯要尋找什麼人,但卻在中間位置遍尋不獲。突然,他看到站在角落的董建華,馬上綻開燦爛的笑容,然後走到董建華身旁,主動伸手與董建華握手,兩個人又親熱地聊了起來。不過,記者因站得太遠,無法聽到他們說些什麼……

本來是很正常的一幕,經過新聞記者的描述,人們的目光唰一下移到了董建華身上,於是,有關他們之間的個人友誼也陸續見諸報端。

綜合各報同類消息,說得最多的是他們的三次握手一一第一次握手是在上海。

1989年3月中旬,董建華乘著父親生前創辦的宇宙學府第一次抵達上海。少小離滬老大回,董建華心情非常激動,於是他決定在船上舉行一個慶祝晚會,邀請上海黨政要人參加。宇宙學府是美國匹茲堡大學主理的,船上的學子們將要和上海各大學進行文化交流,首先要得到上海黨政領導的支持,於是,董建華邀請了當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

江澤民在這次晚會上認識了董建華。幾天後,也就是1989年3月25日,江澤民又在上海虹橋賓館設宴回請了董建華。這一次二人已儼若老朋友了,他們並肩而坐,相握相攜,談了很長時間。當時上海正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建設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作為主要領導人,江澤民談得更多的是上海的經濟建設。江澤民歡迎董建華來上海投資,董建華髙興地答應了。

此後,董建華開始把做生意的興趣轉移到大陸。他在上海投資了上海東方海外食品有限公司,此外,與上海寶鋼集團合資經營輪船公司,其中有寶金企業有限公司和寶聯輪船有限公司。在與中方合資投建的郵輪寶敏號,於1992年由鄧小平的女兒鄧楠命名,1993年又合資生產了寶捷號則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命名。

董建華和祖國內地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對他來講,祖國就是他的根,他的東方海外就是葉。不管枝葉多麼繁茂,顏色多麼嫩綠,但最後的根卻在祖國。回大陸投資,算是綠葉對根的回報。董建華和江澤民的第二次握手是在1993年。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作出姿態,說可以考慮與外商合作王府井舊城區改造工程。

王府井是北京的商業中心,素稱天子的臉蛋,好比上海的南京路,天津的勸業場,沈陽的太原街,武漢的漢正街。更由於它是首都,可謂寸土寸金,是哪個商家都想染指的寶地。

最早瞄準這塊寶地聯手衝擊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和大馬首富郭鶴年。

王府井舊區地皮511公頃,規劃用地327公頃,可規劃建築總麵積14萬平方米,將建成亞洲或世界一流的商業中心。

然而,正當雙方緊鑼密鼓運行時,中央決定實行宏觀調控,壓縮基本建設規模。郭鶴年激流勇退,李嘉誠又拉上了後補隊員董建華上場。

董建華和李嘉誠是好朋友。香港是金錢世界,在商海波濤中沉浮經年,難得有一二知己。而董建華卻被李嘉誠引為知己。李嘉誠這樣評價董建華:人品好。正直、開朗。自從二人聯手後,可謂風正一帆懸,雖然有諸多曲折,伹總能化解。現在,王府井舊城區已被二人順利盤下,正開始實施東方廣場建設計劃。

就在東方廣場舉行奠基禮之後,董建華再次得到了江澤民的接見。